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植物生理学》习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习题及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9:52:52

乙酰COA 苹果酸

24、植物体内有机物长距离运输的部位是 ,运输的方向有 和 两种。

韧皮部筛管 双向运输 横向运输

25、植物筛管中含量最高的奇特是 ,而含量最高的动植物是 。蔗糖 K+ 26、果胶 降解是由 和 两种酶所引起的前者的作用是 ,后者的作用是 。 果胶酯酶 果胶酶 分离甲基(打断酯键) 打断半乳糖醛酸之间的α—1,4—苷键

27、研究有机物运输的途径可采用 和 方法,研究有机物运输形式的最巧妙方法是 。环剥法 同位素示踪法 蚜虫吻刺法

28、类萜是植物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 ,类萜是由 组成的,它是由 经甲羟戌酸等中间化合物而合成的。次生植物物质 异戌二烯 乙酰COA

29、花色素的种类很多,均产于 ,溶解于 中,同一花色素的颜色主要受PH值勤的影响,偏酸性时呈 色,煸碱性时为 色。黄烷衍生物 细胞液 红 蓝 30、写出下列各符号的中文名称

ADPG GDPG VDPG P蛋白

腺苷二磷酸葡糖 乌苷二磷酸葡糖 尿苷二磷酸葡糖 韧皮蛋白

31、植物合成淀粉时,主要的糖基供体是 。B A.CDPG B.ADPG C.GDPG D.TDPG

32、组成寡糖的单糖残基数一般为 。A

A.2至9 B.4至10 C.10至20 D.15至30 33、催化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端将一个葡萄糖残基转移到无机磷酸上形成葡萄糖-1-磷酸这一反应的酶是 。B

A.淀粉合酶 .. B.淀粉磷酸化酶 C.α-淀粉酶 .. D.β-淀粉酶 34、春天树木发芽时,叶片展开前,茎杆内糖分运输的方向是:B

A. 从形态学上端运向下端。 B.从形态学下端运向上端。 C.既不上运也不下运。 35、P蛋白存在于 中。C

A.导管 B.管胞 C.筛管 D.伴胞

36、 主要分布在导管和筛管的两端,它们的功能是将溶质输出或输入导管与筛管。其突出的特点是质膜内陷或折叠以增加其面积。B

A.通道细胞 B.转运细胞 C.保卫细胞 D.靶细胞 37、植物体内有机物转运的方向是 C

A. 只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而不能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转移。 B. 既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移,也能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转移

C. 长距离运输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移,短离运输也可逆浓度方向进行。 D. 转移方向无任何规律

38、温度可影响固化物的运输,当气温高于土温时 B

A.有利于同化特向根部运输 B.有利于同化物向地上顶部运输 C.只影响运输速度,不影响运输方向 D.对同化物运输速度和方向均无影响 39、 实验表明,韧皮部内部具有正压力,这压力流动学说提供发证据。B A.环割 B.蚜虫吻针 C.伤流 D.蒸腾

40、甘薯块根、果实、蔬菜在冬天变甜是由 酶催化淀粉降解为糖的结果。D A.α-淀粉酶 B.β-淀粉酶 C.α和β淀粉酶 D.淀粉磷酸化酶

41、在夏天香蕉迅速变甜,这是由于高温利于 酶的活化,使淀粉水解形成糖的结果。A A. 淀粉酶 B.淀粉磷酸化酶 C.R酶 D.R酶和麦芽糖酶 42、牵牛花的花色变红是由于 。A

37

A.细胞液的PH值偏酸 B.细胞液的PH值偏碱 C.花色素苷合成量的增加 D.花色素苷降解减漫 43、α-淀粉酶又称内淀粉酶,该酶活化时需要 A

2+2+ +2+

A.Ca B.Mg C.K D.Mn

44、在筛管内被运输的有机物质中, 含量最高。B A.葡萄糖 B.蔗糖 C.苹果酸 D.磷酸丙糖

45、以下几种离子中, 在筛管汁液中含量最高。D

3+ - 2+ +

A.Al B.Cl C.Ca D.K

46、木质部中的无机营养只向基部运输,韧皮部中的有机营养却只向上部运输。错

47、植物体内有机物长距离运输时,一般是有机物质从高浓度区域转移到低浓度区域。对

48、昼夜温差大,可减少有机物质的呼吸消耗,促使同化物质向果实中运输,因而使瓜果的含糖量和禾谷类种子的千粒重增加。对

49、单位时间内被运输溶质的部重量称为溶质运输速度。错

50、如果将葫芦科植物的茎从工作出发上部切去,从它的切口处会有很多汁液流出,这说明筛管内有很大的正压力。错

51、玉米接近成熟时,如将其连杆带穗收割后堆放,则茎杆中的有机物仍可继续向籽粒中输送,对籽粒增重作出贡献。对

52、营养生长活跃的白杨,筛管中可溶糖的总浓度是从上到下逐渐降低,而进入落叶后的冬季,则糖的总浓度梯度已不复存在。对

53、有机物运输是指可溶性有机物从植物体的一部分向另一部分的传导。( )对 54、小麦拔节后,无效分蘖死亡,其中的营养物质可撤离运入主穗或有效分蘖 。对 55、蔗糖磷酸合成酶使G-1-P与果糖转化为蔗糖。( )错

56、β-淀粉酶 可作用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切断α—1,4—苷键该酶又称为内淀粉酶 错 57、植物次生物质就是指植物体内存在的次生的不重要的确良代谢的终产物。错

58、在植物的筛管汁液中,被运输的物质全是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蔗糖。筛管不运输无机离子,无机离子是通过导管运输的。错

59、R-酶催化α—1,6-糖苷链断裂而不能催化α—1,4-糖苷链断裂。( )对 60、早春,多年生植物的根部是有机物运输的源。( )对 61、呼吸作用与有机物代谢有何关系?

(1) 呼吸作用为有机物合成提供能量和中间活性物质;

(2) 有机物是呼吸作用的底物,通过呼吸作用有机物在体内发生转变和循环;

(3)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如丙酮酸,乙酰CoA、α- 戌二酸、草酰等一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相联系枢纽作用;

(4)核苷酸的核粮来源于PPP碱基由氨基酸等提供,使核酸代谢一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关系密切;

(5)类萜化合物来源于乙酰CoA酚类和生物碱的碳架由EMP和PPP提供,氨源由氨基酸提供因此与次生物代谢相关。

65、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影响?

(1)温度适度一般20-30℃过低过高温度影响吸收速率,木本酶治理和原生质结构而影响运输,不同地温和气温影响到运输方向;(4分)(2)矿质元素;B能与糖结合形成具极性复合物利于通过质膜,促进糖的运输;P 光合速率 蔗糖转变和ATP形成 运输;K 碳水化合物转变形成淀粉, 糖运输(3分)(3)植物激素如IAA、GA、CTK等提高植物呼吸作用,“吸引”有机物的输入。(1分) 66、试述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途径、方向和形式,可用什么方法证明?

(1)有机物运输的途径:主要为韧皮部的筛管;研究方法;环剥同位素示躁 (3分)

38

(2)运输的方向:同时双向运输,也可横向 研究方法 同位素示躁 (3分)

(3)运输的形式:碳水化合物主要为蔗糖 有些植物中可为毛蕊花糖水苏糖棉子糖及糖醇等。(2分)

亦具少量的氨基酸酰胺,有机酸及微量的生长素等(1分) 研究方法:蚜虫吻刺法组合同位素示躁法。(1分)

67、什么叫次生植物物质?它们在植物生命活动和人类经济生活中有何意义?

由植物初级代谢产物如糖脂肪和氨基酸等衍生的物质如藻类、酸类、生物碱等称为次生物质;(2分)它们贮藏于液泡和细胞壁中,一般为代谢的终产物,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无直接关系;(2分)但某些次生物是植物必需的如植物激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木质素等,使植物具一定的色香味,以吸引昆虫或动物来帮助传粉,利于种的繁衍,有些有御防天敌的作用,(3分)某些次生物质是重要的药物和工业原料如 酸等。(1分)68、举例说明植物体内重要的类萜及其生理作用。

(1)挥发油多为类萜和倍半萜,广布于植物界,存在于腺细胞和表皮中,可引诱昆虫授粉和防止动物的侵袭;(2)树脂的主要成分为倍半萜、双萜和三萜,存在于树脂道和细胞壁,对植物有保护作用和防止病菌感染伤口,可作工业原料和药物;(3)类胡萝卜素是四萜的衍生物,包括胡萝卜、叶黄素、番茄红素等,能决定花果的颜色,类胡萝卜素能吸收光能,参与光合作用;(4)橡胶是多萜,橡胶树皮乳汁的主要成分;(5)混合萜如赤霉素(植物激素)和光合过程的重要电子传递体质体醌。(要求任答三点)

69、试述人幼嫩叶到衰老叶,同化物运输有何变化?

幼嫩叶生长尚未完成时,本身产生的光合产物较小,不向外运出,反而从别处输入光合产物,供幼叶生长用(2分)一俟叶片长成,形成大量光合产物,叶片就向外运送光合产物;(1分)老叶的光合产物形成渐少,输出的数量亦减少,(1分)叶片衰老时,细胞内物质包括组成物降解撤离最后剩下基本上是纤维素骨架,停止输出。(1分) 70、有机物质的运输在植物生活中有何意义?

物质运输,特别是有机物的运输,是维持植物整体生长的前提条件,各器官的分化生长,必须有物质的运输供给来保证。

高等植物是多器官的有机体,各器官之间有着明显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因此各器官之间,必然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流,例如根的生长需要吸收叶片制造的同化物质,而叶的生长也要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质的供给,同时,一些微量的生理卫生活性物质,也是同大量营养物质一起运输的,由于光周期变化的诱导,可以合成促进开花和休眠芽的形成。同时地上地下部之间也有微量活性物质的交流,如根供给地上部的细胞分裂素,而地上部向根部运输生长素类物质,这种交流是维持地上部间的比例生长和发育所必不可少。

72、何谓压力流动假说?它的主要内容和实验依据是什么?该学说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有机物质运输的压力流动假说是德国学者明希(Münch)1930年提出来的,这个学说的基本点是:认为有机物质在筛管内的流动是由于筛管的两端(即供应端和接纳端)所存在的压力差推动的,由于供应端的绿色细胞的光合产物,通过运输细胞向筛管内装载,从而使筛管肉的溶质浓度升高,而输出端由于溶质的输出,浓度降低,,从而造成筛管两端的溶质浓度不同,因而渗透势也不同,呼吸平衡后产生的压力势也就不同,因为这个压力势在筛管内是可以传导的,因而就产生了一个流体静压力,这种压力推动筛管的溶液向输出端流动。

73、如何用实验证明烟草中的烟碱不是叶片本身合成而是根部合成后再运到地上部分来的?

证明烟草烟叶中的烟碱是根部合成后再运到地上部来的最有力证明是嫁接试验。以烟草作砧木,以茄子作接穗进行嫁接,结出的茄子含有烟碱,茄子本来是不含烟碱的,它的烟碱只能来自烟草砧木,以烟草作接穗,则长出的烟叶没有烟碱,这说明烟叶本身不能合成烟碱。烟叶中的烟碱靠烟草的根来供应。

39

另外,将烟草地上部切去,将切口套上橡皮管,收集伤流液,分析其中有无烟碱存在,如果烟草的伤流液中有烟碱,并且在较长时间的伤流液中均有烟碱,也中说明烟草根有合成烟碱的能力,但它不能证明烟叶是否有合成烟碱的功能。 74、乙醛酸循环与TCA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乙醛酸循环中含有某些和三羧酸循环相同的酶,但是二者是不同的体系,乙醛~SCoA首先和草酰乙酸合为柠檬酸,然后转变为异柠檬酸,催化这二步反应的酶和TCA循环是相同的。但是从发生部位看,GAC在乙醛酸体,TCA在线粒体中进行,从发生的范围来看,GAC只有在油料种子及某些其他种子萌发时进行,而TCA在生物界普遍存在。另外,GAC循环一次,接受2个乙酰CoA,形成分子琥珀酸,无CO2释放,而TCA循环一次,接受1个乙酰CoA,放出2个CO2。

GAC具有两个特异的酶即异柠檬酸裂解酶和苹果酸合成酶,TCA无此两种酶。 75、简述油料种子萌发时油脂如何转变为糖的。

(1)种子中贮藏室脂类,在油质体内肪肪酶类的催化下,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等。

(2)在甘油激酶的催化下,甘油转变为α-磷酸酸甘油,进入线粒体,又在磷酸甘油氧化酶催化下,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进入细胞质,逆糖酵解途径转变为已糖,进而转变为蔗糖而运输,或者磷酸二羧丙酮经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而充分氧化分解。

(3)脂肪酸进入乙醛酸体,活化为脂酰辅酸A,再经β-氧化生成大量乙酸-COA,后者经乙醛进入细胞质,逆糖酵解途径异生为已糖,进而转变为蔗糖,运往正在生长的胚。或草酰乙酸脱羧成为烯醇式酮酸后,又返回线粒体,参加三羧酸循环而氧化。

77、为什么香蕉在10℃时不变甜而有些蔬菜只有冬季低温才变甜?

香蕉成熟时主要由淀粉酶催化使贮藏的淀粉水解而变甜,高温利于淀粉酶的活化,10℃时淀粉酶先活,香蕉不会甜;而有些蔬菜是由淀粉磷酸化酶催化淀粉降解,该酶的适温为0-9℃,因此只有在冬季低温下该酶活化催化淀粉降解而变甜。

78、蔗糖是植物体内运输的一种主要有机物质,其原因和优点是什么?

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比较稳定的贮藏能化合物,其水溶性高,非还原末端可保护葡萄糖不被分解,而其糖苷键在水解时产生的自由能又比较多。

蔗糖水溶液的物理特性如密度、粘度、表面张力、电解常数等与葡萄糖相似。 79、试说明有机物运输分配的规律。

总和来说是由源到库,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不同部位组成不同的源库单位,以保证和协调植物的生长发育,总结其运输规律:(1)优先运往生长中心;(2)就近运输;(3)纵向同侧运输(与输导组织的结构有关);(4)同化物的再分配即衰老和过度组织(或器官)内的有机物可撤离以保证生长中心之需。

80、简述淀粉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要点:(1)直链淀粉的合成主要有两条途径,即淀粉磷酸化酶途径与淀粉合酶途径(包括主要途径,即G的供体、交体,加在受体非还原端产物等,以下同)

(2)支链淀粉的合成主要通过Q酶,以直链淀粉为底物形成α-1,6-连接酸极点。

(3)淀粉的分解包括水解(α及β淀粉酶、麦芽糖酶作用)和磷酸解(淀粉磷酸化酶催化)打断α-1,4-连接。

支链淀粉的分支点(α-1,6-糖苷链)由R酶(脱支酶)催化分解。

第六章植物生长物质

1、激素结合分析的平衡透析法

这是运用平衡透析原理测定植物激素与结合蛋白结合力能力的分析方法。平衡透析时,结合蛋白置于半透膜的内侧,放射标记的激素置于膜的外侧,放置一定时间后,分别测定膜两侧的放射性

40

搜索更多关于: 《植物生理学》习题及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乙酰COA 苹果酸 24、植物体内有机物长距离运输的部位是 ,运输的方向有 和 两种。 韧皮部筛管 双向运输 横向运输 25、植物筛管中含量最高的奇特是 ,而含量最高的动植物是 。蔗糖 K+ 26、果胶 降解是由 和 两种酶所引起的前者的作用是 ,后者的作用是 。 果胶酯酶 果胶酶 分离甲基(打断酯键) 打断半乳糖醛酸之间的α—1,4—苷键 27、研究有机物运输的途径可采用 和 方法,研究有机物运输形式的最巧妙方法是 。环剥法 同位素示踪法 蚜虫吻刺法 28、类萜是植物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 ,类萜是由 组成的,它是由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