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咸阳市中考化学四月模拟试卷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若D为单质,则C、D质量比为9:14 C.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D.该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改变
2.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说明水分子分裂变成了原子 B.“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D.等质量的氧气比液氧体积大,说明气体比液体的分子间隔大
3.将0.80g 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CuSO4?H2O B.CuSO4?5H2O在110℃时可以稳定存在
C.CuSO4?5H2O失去结晶水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变化
D.将2.5gCuSO4?5H2O溶于7.5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 4.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2 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C 和 CO2 反应吸收热量 C.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 D.CO 和 CO2 都具有还原性
5.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事实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用普通显微镜观察不到苯分子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 解释 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分子很小 水分子间有空隙 D 金刚石、石墨和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A.A B.B C.C D.D 6.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发生森林大火,火灾夺走了30位救火英雄的生命。下列关于森林火灾应急处理措施或原因不合理的是( )
A.砍掉或清理大火面前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达到隔离可燃物的目的 B.火灾初期,可选用覆土法,达到隔绝空气的目的 C.飞机播撤干冰,达到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的目的
D.紧急疏散火灾周围地区的人群及贵重物品,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
7.教材内有不少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列对图表资料的使用错误的是 A.根据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判断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 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置换出盐酸中的氢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判断元素的化学性质 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项 A B C D 括号内为杂质 CO2(CO) KCl (KClO3) NaCl(CaCO3粉末) Fe(Cu) 方 法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少量MnO2加热 加入足量的水过滤蒸发 加入足量的稀H2SO4后过滤 A.A B.B C.C D.D 9.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合理的是( )
A.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碳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B.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水
C.一定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10.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对于化学的学习非常重要,以下是某同学对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推理,其中正确的是 .
A.剧烈氧化反应有明显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明显发光、放热的变化都为剧烈氧化反应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
C.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D.酸的溶液pH<7,碱的溶液pH>7,但是盐的溶液pH不一定等于7 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由t2℃降温到t1℃,甲饱和溶液比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 C.t2℃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 D.t2℃时,用甲、乙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多 12.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 13.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选项 A B C D 事实 春天细雨绵绵 夏天铁轨之间的缝隙变小 糖是甜的,醋是酸的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 观点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原子之间有间隔 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4.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肥有利农作物生长,应大量使用 B.不能将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C.磷酸二氢铵(NH4H2PO4)是一种复合肥料 D.提倡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
15.为了除去粗盐中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⑤②①④③ D.⑤②④①③ 二、填空题
16.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农业生产对化肥的需求也不断增大。
①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除需要氮、磷、钾元素外,还需要某些微量元素,如“钼”,该元素属于__(选填 “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②现有 NH4NO3、NH4HSO4、K2SO4、KNO3 四种化肥,请按照要求完成下表: 分类方法一 正盐:NH4NO3、K2SO4、KNO3, 酸式盐:NH4HSO4 分类方法二 ____ 分类方法三____
③尿素化学式为 CO(NH2)2,其中碳原子与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1mol 尿素中约含___个氮原子。尿素在高温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xCO(NH2)2→C3H6N5+6NH3↑+3CO2↑,x=__。 ④实验室鉴别 KCl 和 K2SO4 这两种钾肥,选用的试剂的化学式是__。 17.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下列化学原理: (1)工业上用赤铁矿为原料炼铁______; (2)氢氧化钠露置于空气中变质______; (3)新农村建设中以沼气为燃料供能______; (4)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______。
18.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煤燃烧时排放出的_____等污染物会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pH_____5.6(填“>”“=”或“<”)的降雨称为酸雨。 三、简答题
19.能源、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1)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___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___、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__,破坏环境.
(3)现阶段,人们大量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A、B、C三个实验.
①白磷能够燃烧的是实验是(填序号)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对比实验B和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
2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区推广“煤改电(气)工程”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 (1)我区农村传统使用煤取暖,这是把_____能转化为内能。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试写出一种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具体措施_____。 四、实验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