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第1章 蓄电池 - 图文

第1章 蓄电池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9:32:22

第1章 蓄电池

量,如图1—5-2所示,先吸入电解液,使密度计浮起,电解液面所在的刻度即为密度值。应注意,在测量电解液的密度时,应同时测量电解液的温度,并将测得的电解液密度值,按(1—2)式换算成25℃时的密度。

图1—5—1 检查蓄电池液面高度 图1—5—2 测量电解液密度和温度

根据实际经验,密度每降低0.04g/cm3, `相当于蓄电池放电25﹪.一般来说,蓄电池充电终了的电解液密度已知,例如,江淮地区密度为1.28g/cm3 (25℃),据此,可估算蓄电池的放电程度。如某汽车蓄电池充电时的电解液密度为1.28g/cm3(25℃),在电解液密度为-5℃时,实测电解液密度为1.24g/ cm3,问放电程度如何?

密度换算 ρ25℃=1.24g/ cm3+0.00075(-5-25)g/ cm3≈1.22g/ cm3 密度降低值 (1.28-1.22)g/ cm3=0.06g/ cm3

估计放电程度为(0.06×25﹪)/0.04=37.5﹪,已经超过冬季放电程度的规定,必须进行补充充电。为保证所测数据准确,在强电流放电和加注蒸馏水后,不要立即测量电解液密度。

② 用单格电池高效率放电计测量电压 单格电池高率放电计由一个3V电压表和一个定值负载电阻组成,,如图1—5-3所示。测量时,应将两叉尖紧压在单格电池正负极柱上(模拟起动大电流放电),历时5s左右,观察蓄电池所能保持的端电压。一般技术良好的蓄电池,单格电压应在1.5V以上,并在5s内下降到1.7v,说明存电不足;下降到1.6v,说明放电25﹪的额定容量;下降到1.5v,说明放电50﹪的额定容量;若5s内电压迅速下降,或与其他单格电池电压相差0.1v以上时,表明该单格电池有故障,应进行处理。但也应注意高率放电计的厂牌不同,其负荷电阻值也不同,放电电流忽然电压读数也不同。使用时应依据原厂说明书的规定。

5.蓄电池的拆装

(1)蓄电池正负接线柱的识别 ① 新蓄电池上铸有“+”(或P)的接线柱为正极,铸有“-”(或N)的接线柱为负极。修理后蓄电池一般涂红漆的为正极,涂其他漆为

负极。 图1-5—3 单格电池高率放电计

② 看接线柱自然颜色,呈深褐色的为正极,浅灰色的为负极。

③ 检查接线柱表面硬度,用一字旋具在表面接线柱轻划,较坚硬的为正极,反之

13

第1章 蓄电池

为负极。

④ 用万用表电压挡检测,将万用表置于相应的电压挡位,测量蓄电池的电压;当指针偏摆正常时,红表棒对应的为正极,黑表棒对应的为负极。

⑤ 可自制如图1—5-4所示的简易低压试灯测试,判定极性。 (2)蓄电池的拆卸

将点火开关置于断开位置;使全车用电设备与电源断开。拆卸时,应先拆负极柱上的搭铁线,后拆正极柱上的起动机线。若发现蓄电池接线柱螺栓锈蚀难以取出,切莫用手锤或钳子敲打,以避免极柱断裂,极板活性物质脱落。可用热水冲洗后,拧开螺栓,用夹头拉器将夹头取下。取下电池时应小心轻放,避免撞击损坏壳体。

维修带故障自诊功能的电脑系统,在拆蓄电池电线前,应确认故障代码,或在点烟器上插上专用辅助电源,并将

点火开关的“ACC”挡接通。

(3)蓄电池的安装 图1-5—4 蓄电池极性简易试灯 安装蓄电池时,应认清正负极,保证负极搭铁。先接起动机(正极)线,在接(负极)搭铁线,以防扳手跌落搭铁引起蓄电池短路放电。安装接头时,应先用细砂纸清洁接线柱和接头。连接接线柱夹头时,螺栓上应先涂上凡士林或润滑脂,以防氧化生锈,便于以后拆卸。如接线柱小,夹头大,需要加衬垫时,最好用铅皮或铜皮,并且只垫半圈。若要整圈垫,易氧化腐蚀而接触不良。

二、蓄电池的充电

1.充电方法

蓄电池的充电方法有:定流充电、定压充电和快速脉冲充电等。常见充电设备有硅整流充电机、晶闸管(可控硅)充电机或快速脉冲充电机等。

(1)定流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保持充电电流恒定的充电方法就定流充电。硅整流充电机和晶闸管充电机都可方便地实现充电电流恒定的控制。采用定流充电可以将不同电压等级的蓄电池串在一起充电,连接方法如图1—5-5所示,充电电流应按照容量最小的电池来选择,当小容量蓄电池充足垫后,应及时取掉,然后再继续给大容量蓄电池充电。定流充电的优点是充电电流可以选择,因此既适用于蓄电池的初充电,又适用于补充充电和去硫充电,且有益于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缺点是充电时间较长,而且需要经常调整充电电流。

(2)定压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保持充电电压恒定的充电方法称为定压充电。汽车上的充电系采用电压调节器实现对充电电压的恒定的控制。定压充电连接方法如图1—5-6所示。定压充电电压选择:一般每单格电池约为2.5V,即6V电池需要充电电压约为7.5V,12V电池需要充电电压约为15V。定压充电的特点是充电效率高,开始4~5h内,就可获得90℅~95℅的充电量,可大大缩短充电时间。定压充电电压选择合适时,电池充足后,充电电流会自动趋向于零,使充电自动停止,这就不必由人工经常调整和照管。由于定压充电充电电流的大小不能调整,所以不能确保蓄电池完全充足电,也不能用于蓄电池

14

第1章 蓄电池

的初充电和去硫充电。

图1-5—5定流充电 图1-5—6 定压充电

(3)脉冲充电

常规充电(定压、定流充电)完成一初充电需60~70h,补充充电需20h左右,由于充电时间太长,给使用带来不便,用单纯加大电流充电时温升过快,会产生大量气泡,造成活性物质脱落,缩短使用寿命。快速脉冲充电采用自动控制电路对电池进行正反向脉冲充电,可以提高充电效率,新电池初充电一般不超过5h,使用中的电池补充充电只需要0.5~1.5h。

充电初期 采用大电流(相当于0.8Qe~1 Qe电流),使电池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额定容量的60℅左右,当单格电压上升到2.4V,电解液开始分解冒出气泡时,由控制电路作用,停止大电流充电。

脉冲期 先停充24~40ms,接着再放电或反充,使蓄电池反向通过一个较大的脉冲电流(脉冲宽度为1.50~1000μs,脉冲深度为1.5 Qe~3 Qe),以消除活性物质空隙内外浓差影响和极板形成的气泡,然后停止放电25ms。按脉冲期循环充电直到充足。

2.电解液的配制

电解液由蒸馏水和化学纯硫酸按一定体积或质量比配制而成。 (1)电解液密度的选择

电解液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动。各厂生产的蓄电池由于极板结构、成分和工艺不同,需用电解液的密度也不同。使用过程中,必须按规定的密度值配制电解液。各厂说明书中所推荐的电解液都是以15℃为标准的。因此,配制电解液的密度必须根据当时环境温度进行修正。15℃时,电解液的密度与配制成分的百分比如表1—5-1所列。

(2)配制电解液时应注意的事项

配制电解液必须应用耐酸、耐腐蚀的玻璃、陶瓷、硬橡胶或铅质容器,容器、搅拌棒、温度计、密度计等用具均应保持清洁干净;准备好10℅的碳酸钠溶液,以备硫酸或电解液溅在人体时作中和处理用,以免腐蚀操作人员身体和衣服;操作者必须戴防护眼镜、橡皮手套、塑料围裙、高筒胶鞋等安全防护用具,以防烧伤。

表1-5—1 不同密度下硫酸与蒸馏水的配制比

电解液密度/(g/cm ) 1.220 1.230 1.240 1.250 1.260 1 3体积比 浓硫酸 蒸馏水 41 38 36 34 32 质量比 浓硫酸 蒸馏水 23 22 1 21 20 19 电解液密度 /(g/cm) 1.270 1.280 1.290 1.300 1.400 3体积比 浓硫酸 蒸馏水 30 28 1 27 26 19 1 质量比 浓硫酸 蒸馏水 18 17 16 15 10 15

第1章 蓄电池

配制时,须先将蒸馏水放入容器,然后将硫酸缓慢地加入水中,并不断地搅拌。严禁将蒸馏水倒入浓硫酸中!以免发生爆溅,伤害人体和腐蚀设备。待电解液冷却至环境温度后,再进行一次电解液的密度测量与调整。

3.充电种类 (1)初充电

对新蓄电池或更换极板的蓄电池在使用前进行的首次充电,称为初充电。初充电的目的是还原普通极板在存放期间被氧化的活性物质。因此,初充电对蓄电池的使用性能影响很大,若充电不彻底,会导致蓄电池永久性的充电不足,致使蓄电池容量不足、寿命缩短。初充电一般采用定流充电,初充电的一般步骤如下:

先按蓄电池制造厂的规定,加注一定密度的电解液(电解液加入前温度不得超过30℃)静置6-8h,再将液面调整到高于极板10-15mm。电解液温度低于25℃时才能进行充电。接通充电电路,为避免过热,第一阶段应选Qe/15的电流,充电到电解液中开始冒泡,单格电压上升到2.4V为止;第二阶段将充电电流减半,继续充电到电解液剧烈放出气泡(沸腾),单格电压到达2.7V,密度和单格电压连续2-3h稳定不变为止,全部充电时间为60-70h。

充电过程中应经常测量电解液温度,若温度上升到40℃,应将电流减半,如继续上升到45℃,应立即停止充电,并采用人工冷却(可采用强制通风或将蓄电池置于冷却水槽中),待冷至35℃以下再充电。充电过程中,如减少充电电流,应适当延长充电时间。

初充电临近完毕时,应测量电解液密度,如不符合规定,应用蒸馏水或密度为1.40g/cm3的电解液进行调整。调整后,应再充2h,若密度仍不符合规定,应再调整并充电2h,直至密度符合要求为止,然后将加液孔盖拧上,把蓄电池表面清洁干净。

(2)补充充电

蓄电池使用后的充电,称为补充充电。蓄电池再去汽车上由发电机进行的定压充电,由于不能保证蓄电池彻底充足,而使蓄电池容量下降时,为防止产生硫化,每隔两个月应进行一次补充充电。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进行补充充电。

① 电解液密度下降到1.20g/cm3以下;

② 冬季放电超过额定容量的25℅Qe,夏季放电超过50℅Qe; ③ 灯光暗淡、起动无力、喇叭沙哑。

补充充电过程和方法与初充电相同,充电第一阶段以Qe/10的电流充到冒气泡,电压到达2.4V。第二阶段将电流减半,充到“沸腾”,单格电压到达2.7V,电压、密度上升到最高值,且2-3h保持不变,即充电结束。平时补充充电一般需要13-17h。

(3)快速脉冲充电

快速脉冲充电前,应先检查电解液密度,并根据其全充电状态时的密度值计算蓄电池的剩余容量,以确定初充电时间,并将充电设备上的定时器调到相应时间上。多数快速充电设备都装有温度传感器,将其插入蓄电池加液口中,当电解液温度超过50℃时,设备会自动停充。根据密度确定快速充电时间可查表1-5.

表1-5 快速充电时间与电解液密度关系 电解液密度 剩余容量/℅ /(g/cm3 ) 全充电时1.260 高于1.225 1.200~1.225 100 75以上 50 初充电时间/min 0 用小电流充电 15 电解液密度 剩余容量/℅ /(g/cm3 ) 1.175~1.200 1.150~1.175 低于1.150 50 50 25以下 初充电时间/min 30 45 60 下列蓄电池不能进行快速脉冲充电

16

搜索更多关于: 第1章 蓄电池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1章 蓄电池 量,如图1—5-2所示,先吸入电解液,使密度计浮起,电解液面所在的刻度即为密度值。应注意,在测量电解液的密度时,应同时测量电解液的温度,并将测得的电解液密度值,按(1—2)式换算成25℃时的密度。 图1—5—1 检查蓄电池液面高度 图1—5—2 测量电解液密度和温度 根据实际经验,密度每降低0.04g/cm3, `相当于蓄电池放电25﹪.一般来说,蓄电池充电终了的电解液密度已知,例如,江淮地区密度为1.28g/cm3 (25℃),据此,可估算蓄电池的放电程度。如某汽车蓄电池充电时的电解液密度为1.28g/cm3(25℃),在电解液密度为-5℃时,实测电解液密度为1.24g/ cm3,问放电程度如何? 密度换算 ρ25℃=1.24g/ cm3+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