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各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之人物传记(解析版)
试题分析: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文用单音词表达,现代汉语则用双音词表达。双音词是在文言文单音词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学习文言文,就可用组词的办法来确定文言实词的意义。组成双音词后,再根据文意来确定文言实词的含义。D项“穷兵黩武”中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此句意思是:治国好比种树,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可根据句意划分朗读节奏。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闻”在这里是使动用法,翻译时要注意。“谤讥”“夙夜”“惟”是重点字词,要解释准确。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甲文通过齐威王的例子论证了广开言路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乙文则用“治国犹如栽树”论证要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文言文译文】
当年刚刚平定京师,宫中的美女、奇珍玩物,没有一个宫院不是满满的。可隋炀帝还是不满足,横征暴敛搜求不止,加上东征西讨,穷兵黩武,弄得百姓无法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见到的。因此我每天从早到晚辛勤努力、毫无厌倦,只求清净无为,使天下不生事端,从而做到徭役停罢,五谷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国好比种树,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君主能够实行清净无为,百姓怎会不安居乐业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荀攸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①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秉政②,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顒、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 “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③之举也。”事垂就而觉,收颙、攸系狱,颙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是岁,太祖自宛征吕布,至下邳,布败退固守,攻之不拔,连战,士卒疲,太祖欲还。攸与郭嘉说曰:“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
/
意。夫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进急攻之,布可拔也。”乃引沂、泗灌城,城溃,生禽布。
后救刘延于白马,攸画策斩颜良。攸深密有智防,太祖每称曰:“公达外愚内智,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 【注】①殆:大概。 ②秉政:掌握政权。 ③桓文:齐桓公、晋文公。 4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是异也 异:对??感到惊异 B.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 谢:感谢 ..C.会卓死 会:正碰上 D.进急攻之 急:猛烈地 ..46.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吕布勇而无谋”中的“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暮寝而思之 B.引而入塞 C.既济而未成列 D.登轼而望之 ....47.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攸察觉张权脸色不正常,随即告诉了叔叔。
B.荀攸入狱后很善于自保,谈笑自若举动和寻常一样,因此被免罪。 C.吕布的士气还没恢复,曹军趁势攻击,吕布打败被俘。 D.曹操对荀攸赞赏有加,认为他的智慧超过颜子、宁武。 【答案】 45.B 46.C 47.B
参考译文:荀攸字公达,荀彧的侄子。祖父昙,任广陵太守。少年时父亲去世。到昙死的时候,生前的部下张权要求守昙的墓。当时荀攸年仅十三,认为此事可疑,就对他的叔叔荀衢说:“这个官员的脸色不正常,该不会有什么阴谋吧?”荀衢醒悟过来,于是向张权追问原因,果然查出他是杀人后亡命天下。荀衢由此以荀攸为异。后来大将军何进当权,征集荀攸等国内有名气的人士二十多人。等到到达后,被任命为黄门侍郎。后来董卓作乱,虎牢关以东的诸侯起兵讨伐,董卓被迫迁都长安。于是荀攸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人谋划说:董卓无道,比之于古时的商纣夏桀有过之而无不及,天下之人都怨恨他,虽然他有强兵保护,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匹夫罢了。如今应当杀了他来谢百姓,然后占据肴关、函谷关来辅佐皇上号令天下,这是齐桓公和晋文公一样的义举啊。”后来事情眼看就要成功时被发觉了,何颙、荀攸被捕入狱,何颙畏罪自杀,而荀攸谈笑自若举动和寻常一样,正赶上董卓死了被免罪。这一年,曹操又领军讨伐吕布,一直推进到下邳,吕布战败退守在下邳城里,曹操的军队久攻不下,因为连续的作战士兵都很疲惫,曹操准备放弃进攻返回许都。荀攸和郭嘉对曹操说:“吕布有勇无谋,如今他连续三场战斗都失败了,现在是他的士气最低落的时候。三军士气已主将为主,如果主将的的斗志都没有了他的军队就更加不用说了。虽然吕布的军师陈宫也有些才华但是太晚了,吕布的士气还没有恢复,而陈宫得的计策还没有决定,趁现在我们全力进攻吕布的军队,一定可以将它打败。”曹操大军引沂水、泗水,水淹下邳,城墙崩溃,吕布大败被俘虏。 后来荀攸在白马救了刘延,用计策杀死了颜良。看的出荀攸的计策有攻有守,曹操每次称赞荀攸的时候都说:“荀攸表面看起来很笨,
/
其实他是很聪明的,没用用什么力气,全部用他的智慧就可以解决了,颜子、宁武都比不果他。”
【解析】
45.试题分析:谢:告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6.试题分析:“吕布勇而无谋”中的“而”是转折关系。故选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7.试题分析:被免罪的原因是:董卓死了。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阅读文言语段《蒲松龄著书》,完成后面题目。(14分)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蕴藉。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
②
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中贮苦茗,具
③
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
④
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故笔法超绝。 (节选自清?邹弢《三借庐笔谈》,有删改。)
【注】①落拓:贫困失意,景况凄凉。②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 ③淡巴菰:烟草。④蒇(chǎn):完成。 4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字词。(4分)
①为村中童子师( ) ②置行人大道旁( ) ..③如是二十余年( ) ④此书方告蒇(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归而粉饰之 .A.至之市,而忘操之(《郑人买履》) B.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刻舟求剑》) ..C.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梵天寺木塔》) 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4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相 传 先 生 居 乡 里 5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食贫自给,不求于人。(2分)
(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2分)
51.文中许多地方都表现了《聊斋志异》“笔法超绝”的原因,请你概括出两点。(2分)
/
①
【答案】 48.(1)①做,成为,担任。②放,安放,放置。③这,这样。④才。(2)D 49. 相 传/ 先 生 /居 乡 里 50.(1)饮食贫乏,自给自足,不向别人求助。(2)略 51. ①用笔精简,寓意蕴藉(语言简洁,含义深刻);②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搜罗奇妙的故事和一些奇异的传说);③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长期从民间大量地搜集整理素材);④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持之以恒,著书立说)。(用原文回答或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出2点即可,答对1点给1分) 【解析】 48.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注意“是”的意思:这,这样。文言实词的理解,一定要结合句子意思,平时学习注意积累整理,古今意思差别较大的,更应注意识别。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例句中的“而” “而”表示顺承关系,可翻译为“就”“便”。答案A中的“而”是表转折的连词,却。B中的“而”是 \然而,却\的意思,C中的“而”是“但是”的意思。所以答案为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9.
试题分析:文言文句子节奏的确定方法有五个: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二、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三、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四、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五、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还是要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内在的逻辑意义。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0.
试题分析: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1.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全文,理解文章内容,用原文回答或用自己的语言答出《聊斋志异》“笔法超绝”的原因即可。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5分)
万历末,詹懋举者,守颍州,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
耳。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甚妙。詹大惊异,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