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边坡锚索脚手架计算书
高边坡锚索脚手架计算书
一、参考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 《直缝电焊钢管》GB/T 12793-1992 《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2006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二、设计参数:
设计最大坡比 钢管规格(mm) 脚手板材料 钢材品种 屈服强度(N/mm2) 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φ48×3.5 竹跳板 钢材Q235钢 235 120 1.2:1 间距(m) 自重标准值 弹性模量(N/mm2) 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端面承压强度设计值(N/mm2) l×b×h=1.2×1.2×1.5 0.35KN/m2 206000 205 325
1.计算参数
(1)脚手架参数:脚手架搭设高度为9m,立杆采用单立杆;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为增加安全系数,计算时重量按Φ48×3.5取值。计算立杆强度及稳定性时按最大荷载发生位置取中间立杆计算。
(2)搭设几何尺寸:立杆的横距为1.5m,立杆的纵距为1.5m,随边坡坡面布置。大小横杆的步距为1.5m;小横杆上不搭大横杆;
小横杆每边伸出立杆尺寸按0.15米计算。
(3)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1.00;
2.活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00 kN/m2;脚手架用途锚索钻孔及锚索注浆;同时施水平按2孔计算,,上下1孔,间距3米;
3.风荷载参数
本工程地处贵州省盘州市,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基本风压0.35 kN/m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按B类(城市郊区),取1;风荷载体型系数μs按密目安全网封闭,背靠山体,计算取值为1.3。
4.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取值:0.1823(kN/m)。
竹跳板自重标准值按木脚手板(KN/m2):0.35;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0.150;
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2):0.005; 脚手板铺设总层数:1层; 5.地基参数
本工程按实际情况,脚手架搭设位置为已按设计图纸开挖好的边坡坪,立杆下脚采用木板垫板,为保证稳定性,每根立杆下部均采用Φ25螺纹钢筋作为连壁锚筋,L=1.0m,入边坡0.7m,与立管焊接。
4、施工荷载按照纵向350m,高程方向9m,脚手架范围铺设1
层竹跳板,同时作业1层,每层布置4台钻机,连续5跨内布置1台钻机作业,最多布置8台钻机进行考虑,单台钻机主机重0.85t,施工人员3人,重255kg,施工荷载计算:
QK=(850+255)/(1.2×1.2)=0.77KN/m2
5、施工脚手架设计尺寸
施工脚手架采用钢管扣件综合爬坡脚手架体系,脚手架间排距结合坡面锚杆布置形式以及结构稳定性进行布置,采用满堂架搭设,其立杆横距Lb=1.2m,横杆间距L=1.2m,立杆纵距La=1.2m,横杆步距h=1.50m,最大搭设高度9m,
7、地面设横向、纵向扫地杆,贴坡面亦设置扫地杆,扫地杆均离地面(坡面30cm);并布置必要的斜撑,横向支撑与剪刀撑进行加固,沿纵向每4跨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剪刀撑沿高度方向连续设置;横向每2跨设置一道横向剪刀撑,剪刀撑沿高程方向连续设置,以确保脚手架整体稳定。 三、设计计算
q=(1.2Qp+1.4Qk)×L
q —作用于横向水平杆的线荷载设计值 Qp—脚手架自重,0.35KN/m2
Qk—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0.77KN/m2, qk=(Qp+Qk)×L
qk—作用于水平杆的线荷载标准值 L —小横杆间距,1.2m(计算时取最大值)
Lb—立杆横距,1.2m(计算时取最大值) h —横杆步距,1.5m
F —由横向水平杆传给纵向水平杆的集中力设计值 Fk—由横向水平杆传给纵向水平杆的集中力设计值 四、锚索施工脚手架
1.大横杆(垂直于边坡方向)计算:
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及现场实际情况,大横杆(操作平台斜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将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计算单元简图如下: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1823kN/m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