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职创业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职创业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当前高职创业课程体系混乱,针对性不强;创业课程局限于文本教学,忽视实践课程教学;创业课程设置只针对少数学生,异化为精英教育。为此,高职在开设创业课程时必须优化创业教育课程结构,注重生成性课程教学模式;整合教育资源,重视创业实践教学;实行分层教学,循序渐进开展创业教育。
[关键词]高职 创业教育 存在问题 对策分析
作为创业教育的核心环节,创业课程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为促进创业课程建设,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本科院校将创业类基础课程纳入学生必修内容。在教育部门的重视与社会创业浪潮的带动下,高职院校也十分重视创业课程建设。当前高职创业教育成效不佳,笔者就其课程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有助于完善高职创业课程,有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发展创业教育。
一、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混乱,针对性不强。创业类课程涉及范围比较广,强调创业实务操作与创业案例的讲解,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精神,还要使学生掌握经济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科相关知识。由于涉及学科门类多,其学科类别归属还未界定清楚。学科门类中几乎都没有创业相关专业,目前高职创业课程尚处于自发探索阶段。在开设创业类课程的高职中,大多数院校以公共选修课作为主要形式开展创业教育,其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也有一些高职成立创业学院,将创业教育定位于培养学生老板,以财务管理、KAB创业基础课等课程作为创业专业课的有机组成部分。
创业学科涉及内容多,创业课程体系比较庞大,其课程体系尚未建立完整,课程针对性不强,教学内容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创业中的问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创业案例讲解,创业课程杂乱无序,使创业教育成效大打折扣。很多高职学生原本对创业很感兴趣,但在接受创业课程后,反而丧失创业热情。创业教材总体空洞,过于突出课程的严谨性与系统性。
2.课程教学局限于理论传授,轻视实践教学开展。创业教育注重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这一点与传统教育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传统教育在理论传授方面极具优势,却轻视甚至打压学生的实践教学。当前高职创业课程过于重视创业知识传授,忽视创业实践课程开展。创业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形成与发展,课堂理论教学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然而,实践教学难于管理,教学效果难以测评。高职创业实践活动普遍存在经费短缺、场地得不到保障、缺乏活动长期延续的机制等问题,导致大学生缺乏创业的实践经验,创业实践能力不能得到充分锻炼。中国教育模式在理论课程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