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如东中学、栟茶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情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如东中学、栟茶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情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20:21:29

江苏省如东中学·栟茶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检测

高 二 历 史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 6 页,包含选择题(第 1 题~第 20 题,共 60 分)、非选择题(第 21~25 题,共 60 分)。本次考试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20 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考试证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 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并将考试证号用 2B 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答题时请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易经·文言》中提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 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由此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 A.知性理性合一的特征 B.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特征 C.注重对真善美的追求 D.注重对科学与真理的追求 2.《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英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 之。”此话强调,君主应

A.加强集权 B.独尊儒术 C.推行教化 D.顺应天意

3.北宋士人根据政治发展的需要,对儒家学说原有内容进行全面反思与批判,并大胆地从佛、道 学说中汲取思想精华。这一做法

A.使儒学进入思辨化、哲理化的新阶段 B.巩固了秦汉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D.扩充了教育的内容并提高了官员素质

4.下图是江西吉安为纪念一位明代思想家按原貌复建的书院一隅,中有一联,据对联内容判断, 下列属于该思想家主张的是

A.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 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 C. 故君子之学,惟求得其心 D. 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5.李贽讲“人必有私”,并说“势利之心,亦吾人禀赋之自然”“天下尽市道之交也”;黄宗羲 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盖皆本也。”这两种观点都

A. 体现了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 B. 表达了反对君主专制的主观愿望 C. 批判了理学家们的虚假说教 D.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6.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关于下图 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彩 B.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C.表现了市民阶层的文化追求 D.反映书法艺术追求得意忘形 7.李鸿章凭淮军实力日渐强盛。一次,他在游孔林时说道:“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李 鸿章这样评价孔子,其背景最可能是

A.“师夷长技”思想萌发 B.“中体西用”思潮兴起 C.“托古改制”思想产生 D.“尊孔复古”思潮泛滥 8.“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 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有用。”这说明

A.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9.1894 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 1912 年 1 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 他则倡导包括满族在内的“五族共和”。这种转变说明

A. 孙中山民族国家构想走向成熟 B. 民权主义内涵发生变化 C. 孙中山提倡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D. 民族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10.1957 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 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 是为了

A.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B.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主义 C.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D.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

11.阿尔及利亚《人民报》曾这样评论我国的一项科技成就:“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国之外的 中国人民,从 1949 年就开始向社会主义奋勇前进,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东方红’ 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这项科技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C.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 5 号”飞船发射成功 12.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了大量建设人才。下表数据的变化得益于

年代 1949 1978 文盲占人口总数 80% 18.5% 每万人大学生数 2.2 8.9

A.义务教育的普及 B.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 C.希望工程的推动 D.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13.1979 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加拿大国际友人的谈话中,谈到了“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 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 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主张

A. 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 推动安徽、四川开始农业生产责任制 C. 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D. 有利于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及其建设

14.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 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 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内部文化”是指

A.智者学派 B.文艺夏兴 C.启蒙思想 D.宗教改革

15.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称:“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 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这段话反映路德

A.主张摆脱宗教的束缚 B.主张打破神学的禁锢 C.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 D.否定《圣经》的权威 16.“实际上,自然界好像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 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对自然界的这种解释

A.揭开了天体运行的神秘面纱 B.推动了启蒙运动的产生发展 C.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 的不足 D.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演变规律

17.“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 19 世 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下列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科技成果是

A.哥白尼创立日心说 B.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理论 C.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D.法拉第创立电磁感应理论 18.“它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使人们感受到畸形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压迫。它按照自己的美 学观选择新的表现对象和方法,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悲观主义,与此相关联的异化观念和表现自我, 是它的基本主题。”与材料中“它”的风格特征相吻合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大卫·科波菲尔》 C.《日出·印象》 D.《等待戈多》 19.右图是毕沙罗的《瓦赞村口》。画中充满阳光、空气,散发 着清新、明净、温暖的乡村生活气息。这种以光和色彩来描绘 世界的画派是

A. 现代主义画派 B. 印象主义画派 C. 现实主义画派 D. 浪漫主义画派

20.在打开的电视机面前,我们退返到无邪的婴儿状态,我们的头脑成为一个受动而直通的频道, 不经过大脑的思维转换,连绵不尽的直观形象不断直接轰击我们的视网膜。该材料表明电视

A.加快了信息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 B.满足了人们的审美和精神需求 C.使人们成为被动接受信息的工具 D.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 5 题,第 21 题 13 分,22 题 15 分,23 题 12 分,24 题、25 题各 10 分, 共计 60 分。 21.(13 分)20 世纪以来,我国的民生思想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 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

——《孙文学说·第八章“有志竟成”》 材料二 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鉴于苏联和我们自己的经验,今后务必 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 逐步有所改进。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 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关 于工资,最近决定增加一些,主要加在下面,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缩小上下两方面的距离。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 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 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1986 年 9 月)

材料四 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 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 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 ,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什么时候 突 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 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 年 1 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认为欧洲“犹有社会革命”的原因是什么?为避免类 似革命的发生,他先后提出过哪些具体举措?(4 分)

(2)据材料二,概述毛泽东改善民生的基本主张。(3 分)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改善民生的主张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2 分)

(4)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防止两极分化的主要策略。综合上述材料,对百年以来解决民生 问题的思想发展历程,你有何认识?(4 分)

22.(15 分)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1915 年,在民主和科学 的大旗下,中国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 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 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 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编写 材料二 创建合众国的那一代人——华盛顿、杰克逊与富兰克林等,无一不是启蒙思想的继 承者。他们把新大陆作为“自由与自治”的实验场。接着,理性与自由的信念推动了工业革命的

深入。到 19 世纪后半期,科学知识的进步推动了技术发明与创造的空前增长。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江苏省如东中学·栟茶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检测 高 二 历 史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 6 页,包含选择题(第 1 题~第 20 题,共 60 分)、非选择题(第 21~25 题,共 60 分)。本次考试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20 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考试证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 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并将考试证号用 2B 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答题时请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