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经选读》习题要点
1
07be17efb7bd5f95
《内经选读》习题库及标准答案
绪论 一、单选题
1、《黄帝内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B 经太素》
(B)
)
A、《史记·扁鹊传》 B、《七略》 C、王叔和《脉经》 D、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E、杨上善《黄帝内
2、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的著作是(A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温病条辨》
3、《黄帝内经》的作者是(
B)
A、黄帝 B、战国至秦汉时期众多医家的著作汇编 C、刘歆
D、刘向
E、王冰
4、《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是(D )
A、战国
B、东汉
C、西汉
D、战国至秦汉
E、秦汉之际
5、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黄帝内经》的是(A )
A、班固的《汉书·艺文志》 B、刘歆的《七略》 C、司马迁的《史记》
D、《后汉书》
E、《吕氏春秋》
6、《灵枢》最早被称为“九卷”,始见于( E) A、《黄帝内经》
B、《针灸甲乙经》 C、《难经》 D、《伤寒杂病论》 E、《脉经》
7、《灵枢》之名始自( A)
A、唐朝王冰
B、东汉张仲景 C、晋代皇甫谧 D、西汉刘向
E、西汉刘歆
8、《素问》之名最早见于(B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难经》
D、《针灸甲乙经》 E、《脉经》
9、梁代全元起所注的《素问》名为《素问全元起注》,又叫做(A )
A、《素问训解》
B、《黄帝内经素问》 C、《素问直解》
D、《太素》
E、《素问吴注》
10、现存最早的研究《内经》的著作是(D ) A、《素问训解》
B、《黄帝内经素问》
C、《类经》
D、《黄帝内经太素》
E、《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11、《黄帝内经素问》是学习《内经》的重要参考书,其注家是(B ) A、杨上善
B、王冰
C、张介宾
D、马莳
E、林亿
12、由唐·王冰注,经宋·林亿等新校正的《素问》注本名为(C
)
A、《素问训解》
B、《黄帝内经素问》
C、《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D、《黄帝内经太素》 E、《类经》
(A)
(B)
(A)
(D)
(A)
(B)
(A)
(D)
(B)
(C)
(D)2
13、《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 ) A、马莳
B、李中梓
C、吴崑 D、滑寿
E、高士宗
(A)
14、《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的作者是( ) A、王冰
B、张介宾
C、吴崑
)
D、马莳
E、杨上善
(E)
16、《类经》的作者是( ) A、王冰
B、张介宾
C、张志聪
) C、林亿等
D、李中梓等
E、马莳等
(A)
18、《素问直解》的作者是( ) A、张志聪
B、王冰
C、高世栻
D、全元起
E、滑寿
(C)
19、《内经知要》的作者是( ) A、李中梓
B、丹波元简
C、汪昂
)
D、吴崑
)
D、《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E)
22、唐·王冰整理注释《素问》,于唐·宝应元年撰成,即世称( A、新校正
B、次注本
C、首注本
D、全注本 ) D、杨上善 )
D、医学经典
E、经方典籍
(D)
25、《七略》是我国第一部( A、目录学书籍
)
C、图书分类目录
D、医学经典
E、经方
(C)
26、被称为中医理论体系奠基之作的经典是( ) A、《难经》
B、《中藏经》 C、《神农本草经》 D、《黄帝内经》
E、《脉经》
(D)
27、当前国际医学界出现了“中医热”,中国医学走向世界,其先导是(
)
B、医学词典
E、马莳
(E)
24、《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 A、目录学书籍
B、医学词典
C、百科大全
)
(B)
23、被称为《灵枢》第一注家的医家是( A、王冰
B、张介宾
C、全元起
E、节注本
E、杨上善
(B)
21、现存全部分类注释《内经》最完整的书是( A、《内经知要》
E、《类经》
B、《黄帝内经素问》
C、《黄帝内经太素》 D、吴崑
E、杨上善
(A)
20、《素问识》、《灵枢识》的作者是( A、姚止庵
B、丹波元简
C、汪昂
D、马莳
E、高士宗
(B)
17、《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的作者是( A、张志聪等
B、张介宾等
D、马莳
E、高士宗
(D)
15、《黄帝内经太素》的作者是( A、王冰
B、张介宾
C、吴崑
3
A、《黄帝内经》
B、中草药
C、养生
D、针灸 )
D、五脏统一
E、全身统一
(C)
29、《黄帝内经》中所认识的生命规律是( A、心身统一,形神一体 D、言行统一,道德高尚
)
C、形神合一,五脏一体
(E)
30、气一元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又称( A、精气论
二、多选题
1、全面注释《内经》的医家是(
)
① 王冰 ② 马莳 ③ 李中梓 ④ 张介宾 ⑤ 张志聪
(②④⑤)
2、《灵枢》之名又叫做( )
① 汉书 ② 针经 ③ 易经 ④ 九卷 ⑤ 七略
(②④)
3、对《内经》进行分类研究的著作有( ①《类经》
)
④《内经知要》
⑤《素问绍识》
②《黄帝内经太素》 ③《素问直解》
)
(①②④⑤)
5、《灵枢》侧重论述(
)
① 经络腧穴 ② 运气 ③ 刺灸法 ④ 藏象 ⑤ 养生
(①③)
6、《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条件是( )
① 社会的变革,巫术的衰落 ② 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③ 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④ 直觉领悟
⑤ 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发展的影响
(①②③⑤)
7、构建《内经》理论的重要方法有(
)
① 阴阳五行 ② 司外揣内 ③ 援物比类 ④ 直觉领悟 ⑤ 揆度奇恒
(②③④⑤)
8、《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点是( )
① 详于针刺,略于方药 ② 四诊合参,辨证论治 ③ 天人合一,五脏一体 ④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⑤ 候之所始,道之所生
(③④⑤)
9、《内经》的学术价值是(
)
② 确立了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 ③ 一部治病的法书 ⑤ 创立经络学说,发明针灸疗法
① 奠定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④ 树立了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
B、元气论
C、黄老学
D、形气论
) E、阴阳论
(B)
B、动静统一,法于阴阳 E、天人合一,五脏一体
E、疗效
(D)
28、《黄帝内经》中体现出了中医学的生命观是( A、心身统一
B、动静统一
C、形神合一
(①②④)
4、《内经》载五运六气的篇章有(
① 天元纪大论、至真要大论 ② 五运行大论、五常政大论 ③ 四气调神大论 ④ 六微旨大论、六元正纪大论 ⑤ 气交变大论
4
(①②③④⑤)
10、《内经》中所涉及到的学科有(
)
(①②③④⑤)
三、简答题
1、《内经》的成书年代及作者是怎样的?
通观《内经》诸篇,可以看到不同篇章中所反映的社会背景、纪时纪年、学术思想、医理粗精、诊疗技术的运用以及文章笔法、文字使用、篇幅大小等存在着一定差异,这说明在《内经》成书之前,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术论文,甚至学术流派,早已产生并且历代流传着,经过不同时代不同医家们的整理、加工、补充和完善而编辑成册,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内经》决不是一个时代的成就,决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上限为战国,下限为西汉)各医学家们经验的总结汇编。书名冠以“黄帝”,亦不过是托名而已,并不是黄帝时代由黄帝所著。
因此,《内经》并非一时一人之手笔,大约是战国至秦汉时期,许多医家进行搜集整理、综合而成,其中甚至包括东汉至隋唐时期某些医家的修订和补充。
2、简述《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各九卷,八十一篇,计十八卷,一百六十二篇。所载内容十分丰富,除了医学知识外,还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理、心理、生物等多学科的内容。就医学知识而言,又可分为基本理论和医疗技术两大类。历代医家曾经采用分类的方法对《内经》加以注释研究,就其理论知识部分,借鉴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养生、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精神、病因病机、病证、诊法、论治、运气等十类。
3、简述《素问》和《灵枢》的内容。 《素问》和《灵枢》各九卷、八十一篇。
《素问》内容包括人体(解剖生理)藏象、经络等中医理论及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养生以及人与自然、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运用、运气学说等多方面内容。
《灵枢》的内容与《素问》相近,尤详于经络、针灸而略于运气学说。 二者在介绍基础理论与临床方面内容互有补充阐发。
4、简述《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点。
《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点,归纳起来有三,即:天人合一,五脏一体——整体地把握生命规律;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辨证地对待生命活动;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从功能概括生命本质。
5、简述《内经》的学术价值。
第一,奠定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第二,确立了“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第三,《内经》是一部治病的法书;第四,树立了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第五,创建经络学说,发明针灸疗法;第六,确立了中医学在世界医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一单元 宝命全形
一、名词术语
1、宝命全形:保养生命之意,又称摄生、养生。宝命,珍惜生命的意思;全形,保全形体。 2、天真:先天之真气。
3、法于阴阳:遵循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法,效法、遵循。 ① 天文学 ② 历法学 ③ 气象学 ④ 心理学 ⑤ 生物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