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Juniper网络技术方案-v2.0 - 图文
DiffServ数据流映射到MPLS\管道\上相对来说比较简单。IETF的MPLS工作组目前推出的MPLS和DiffServ结合的方案是将DiffServ行为聚合BA映射到LSP,根据BA的PHB来转发LSP上的数据包LSP与BA的映射有两种方式:
E-LSP(Exp-inferred-PSC LSP):E-LSP用MPLS垫片头部的EXP字段把多个BA指派到一条LSP上,使用MPLS垫层头的EXP字段表示一个包的PHB。最多可以把8个BA映射到EXP字段中。
Fig6。 E-LSP示意图
L-LSP(Label-only-inferred-PSC LSP):把一条LSP指派给一个BA(表现出多个包丢弃优先级),根据MPLS标签确定包的调度策略,根据MPLS垫片头或二层包丢弃机制确定丢弃优先级。
为了支持DiffServ的逐跳行为模型,MPLS网络操作员需要在每个MPLS路由器中为每个DiffServ转发类分配一定的网络资源和标签。同时,LSR还需要将特定的丢弃优先级与数据包相关联起来。
Juniper支持以下MPLS DS-TE草案和RFC:
Juniper Networks,Inc. Page 33 of 98
RFC 3270,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 Support of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RFC 3564, Requirements for Support of Differentiated Services-aware MPLS Traffic Engineering
Internet draft draft-ietf-tewg-diff-te-proto-05。txt, Protocol Extensions for Support of Differentiated Services-aware MPLS Traffic Engineering
Internet draft draft-ietf-tewg-diff-te-mam-00。txt, Max Allocation Bandwidth Constraints Model for DS-aware MPLS TE
1.6 组播
1.6.1 组播技术原理
单播(Unicast)传输:发送方和每一接收方需要单独的数据通道。在这种通信方式下,源IP主机向指定的目标IP主机发送数据包,从一台主机送出的每个数据包只能传送给一个目标主机,通过路由器或交换机将这些IP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在单播方式下,如果有另外的多个用户希望同时获得这个数据包的拷贝是不可能的。发送信息的主机必须向每个希望接收此数据包的用户发送一份单独的数据包拷贝。这种巨大的冗余会带来很大的代价,首先,会给发送数据的源主机带来沉重的负担,因为它必须对每个要求都做出响应,这使得主机的响应会大大延长;其次对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被迫购买本来不必要的硬件和带宽来保证一定的服务质量。
广播(Broadcast)传输:发送方和每一接收方共享一个数据通道。在这种通信方式下,源IP主机向一个直接广播地址发送数据包,这意味着目标网络中的所有主机不论是否需要该数据都必须处理此广播数据包,对于不需要此数据的主机来说是一种负担。组播(Multicast)传输:在发送者和每一接收者之间实现点对多点网络连接。如果一个发送者同时给多个接收者传输相同的数据,也只需复制一份相同的数据包。它提高了数据传送效率,减少了骨干网络出现拥塞的可能性,同时不会对其他主机造成影响。
组播(Multicast)传输:它提高了数据传送效率。减少了主干网出现拥塞的可能性。组播组中的主机可以是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也可以来自不同的
Juniper Networks,Inc. Page 34 of 98
物理网络(如果有组播路由器的支持)。
综上所述,组播与单播相比,使用IP组播技术分发信息常常能从本质上减少整个网络带宽的需求;与广播相比,IP组播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对联网主机性能的影响,尤其是在多媒体流应用中组播的优势更加明显。
其一是带宽优势:对于音频与视频网来说,大量的用户经常要在大致相同的时间里访问相同的信息,如果使用IP单播,网络带宽的消耗就会呈线性增长需求,由于典型的MPEG-2视频信息流需要大约1~5 Mbps的带宽用于流畅且逼真的影像,显然用IP组播来发送节目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重复数据流被单一传送所代替,从而使得网络带宽得到了更有效地使用。
其二是服务器负载优势:如果音频与视频网的网络运营商继续使用单播传送机制,随着用户的增长,它将需要不断增加它的实时音频服务器的能力和数量以满足连接用户的增长需求。当服务器负载增加到一定程度,服务器就不能再发出信息流。如果运营商使用IP组播来发布它们的节目,就不需要购买越来越多高性能的服务器以满足客户数目的增长。很明显IP组播的主要优势在于通过大大减少需要转发和处理的数据量,从而降低了所需服务器性能。
其三是分布式应用优势:在IP单播的情况下,随着需求与应用的增长,多点应用对资源的要求过高,而组播在解决这类问题有独有的优势。
1.6.1.1 实现IP组播的前提条件
实现IP组播传输,则组播源和接收者以及两者之间的下层网络都必须支持组播。这包括以下几方面:
●主机的TCP/IP实现支持发送和接收IP组播; ●主机的网络接口支持组播;
●有一套用于加入、离开、查询的组管理协议,即IGMP(v1,v2);
●有一套IP地址分配策略,并能将第三层IP组播地址映射到第二层MAC地址; ●支持IP组播的应用软件; ●网络设备的支持;
1.6.1.2 组播地址
Juniper Networks,Inc. Page 35 of 98
在组播通信中,我们需要两种地址:一个IP组播地址和一个Ethernet组播地址。其中,IP组播地址标识一个组播组。由于所有IP数据包都封装在Ethernet帧中,所以还需要一个组播Ethernet地址。为使组播正常工作,主机应能同时接收单播和组播数据,这意味着主机需要多个IP和Ethernet地址。
IP地址方案专门为组播划出一个地址范围,在IPv4中为D类地址,范围是224.0.0.0到239.255.255.255,并将D类地址划分为局部链接组播地址、预留组播地址、管理权限组播地址;在IPv6中为组播地址提供了许多新的标识功能,
下图为IPv4和IPv6的组播地址格式:
其中IPv6中特殊域的定义见下表。
局部链接地址:224.0.0.0~224.0.0.255,用于局域网,路由器不转发属于此范围的IP包;
预留组播地址:224.0.1.0~238.255.255.255,用于全球范围或网络协议; 管理权限地址:239.0.0.0~239.255.255.255,组织内部使用,用于限制组播范围;
Juniper Networks,Inc. Page 36 of 9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