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1]
二、 改变农村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完善评价机制
要想改变当前的这种音乐教育状况,必须要改变长期以来影响音乐教育发展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大力倡导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更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严格的执行《音乐教育大纲》和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清除“主科”与“副科”的意识,真正把农村的音乐教育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起来,把欢乐和美的享受还给孩子们,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力,树立让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培养的思想。还要鼓励学生家长参加一些社会艺术活动或民间艺术节,使家长切身体会到艺术的美和音乐的美,使他们明白音乐教育在孩子身心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塑造孩子心灵的重要作用。当他们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时,便不会再以单一文化课成绩来衡量学生和评价学校,这样才会激发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 2、要配置专职的音乐教师
现在的学生今后将面临的是处处充满竞争的复杂社会,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完善的综合能力是他们必备的参与社会竞争的条件。音乐教育在这方面的功能虽不是万能的,但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例如:歌唱的音调对语调的影响,合唱对团队精神的培养,舞台表演对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的培养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音乐教师身上,有了好的老师才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所以我们要发动高等师范、中等师范院校的的毕业学生积极参加农村特岗支教等教育支援活动,帮
5
助他们树立到农村去的观念,帮助他们克服思想上的负担和困惑。鼓励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到农村的学校去教学。另外,相关部门对这样的毕业生在生活上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有了专职音乐教师,以及教育部门对音乐教学的重视,教师主观上就会对音乐教学负责,就会尽职尽责地干好此项工作。我们的音乐教学发展将会蒸蒸日上,学生也可以从中学到更多更专业的音乐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提升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加大对农村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教育需要投资,音乐教育更是如此。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对地方财政不足的部分进行补贴,改善办学条件,使我国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充分发展。学校应有计划、多渠道筹措音乐教学设备专用资金,逐年添置必备的音乐教学用具。尤其要加大对音乐方面的教辅资料的投入,这样可以让老师了解更多的最新音乐消息,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完善教学设施的同时还要提高农村音乐教师的福利待遇。这样,一些音乐教师才会安心扎根于农村,在农村音乐教育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保证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得到真正的发展。 4、因地制宜,改革音乐教材
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要从传统型向研究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尊重学生爱好,因势利导;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同时制定因地制宜的音乐课程标准,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一些拥有生活气息的优秀民间音乐
6
艺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另外还应适当舍弃教材中超出农村学生接受能力的内容。 例如:本人在中学任教以来一直使用的人教版音乐教科书,虽说现在的音乐课本已经改版更新到相对科学完美的境界,使音乐内容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着,但是由于农村音乐教育的诸多漏洞,使音乐课很难完全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教学,所以本人的音乐课从来不会盲目地以课本为主,而是结合基本乐理知识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相应得复制一些课外歌曲进行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习最常见的乐理知识(如;反复记号,拍子记号,小结线,和简单的简谱试唱等)
总之,我国的音乐教育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乡村音乐教育任重道远。作为教育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关心、支持音乐教育,尤其要关注相对落后的农村音乐教育,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善,从而与城市学校音乐教育并进,只有这样,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才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