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代史高考五步式快速复习4
中国古代史高考五步式快速复习4
中国古代史高考五步式快速复习
第三单元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一.阶段特征及其表现:
特征: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的高潮 具体表现:
政治:国家分裂,战争频繁;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加快;统一的趋势不断加强。
经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北方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民族关系:各民族在相互征战、交往、杂居过程中逐渐实现了民族大融合。
文化:各民族文化交融,科技成就显著,文学承上启下,艺术大放光彩。
二.考点知识专题板块自主归纳: 政治 经济:
特点:、、、。
江南农业的开发:原因:、、、、 表现:、。
特点: 意义:
北方农业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手工业的发展: 特点:
成就:丝织业:、、。冶炼技术:、、。制瓷业:、。 造纸中心:、、、。 民族关系 文化:
科技:运用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将圆周率精确地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并著有 ;著述的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裴秀绘制出,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郦道元著有。
宗教与哲学:结合儒家思想改造了道教;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反佛思想中最著名的是的《神灭论》。 文学:建安文学的代表作有、、;陶渊明的代表作有、;民歌中的代表作有、、。
艺术:书法家有、、、等;画家有、;著名的石窟艺术有和。
三.知识点内涵阐释:
魏晋南北朝经济发展的特点:2、魏晋南北朝寺院经济形成的原因及影响:3、魏晋南北朝人口迁移的趋势和原因:
4、魏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的特点及原因: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或宗教思想流派和它们之间的的关系:四.纵横联系知识的分析与归纳:
我国古代与现代人口流动的共同影响:2、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在文化上的反映:五.单元基础知识过关训练: 选择题
宗教是一种文化载体,宗教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历史状况。据此回答1—7题
.道教从民间兴起和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分别始于
A.战国和西汉B.西汉和东汉c.东汉和东晋D.东汉和南朝
2.结合佛教教义和等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神仙体系的是
A.张角B.张陵c.葛洪D.陶弘景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社会动荡,政治黑暗B.佛教使百姓找到了精神解脱的道路
c.佛教适合统治者控制思想的需要D.异域文化对人们的吸引
.历史上曾有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三武
灭佛”的故事。造成佛教与世俗政权严重对立的主要原因是 A.佛教传播危及儒学正统地位B.佛教教义不符合中国传统习俗
c.佛教势力的发展危及封建统治D.佛教成为农民斗争的工具
.佛教在中国始终没有占据统治地位,主要是因为 A.教义不符合中国国情B.道教的抵制c.无神论思想家的批判D.儒家的正统地位巩固 .关于云冈石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映佛教的兴盛B.开凿于北朝末期
c.位于今天山西大同D.已被联合国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恒山悬空寺内,有一个大殿供奉着老子、孔子、佛祖,被称为三教殿,这说明了
A.该地佛教徒同时也信奉道教和儒学B.儒、佛、道三教没什么本质区别
c.儒、佛、道三教之间没有矛盾D.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包容
.受佛教盛行的影响,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呈现的特点是
A.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B.寺院经济膨胀 c.北方畜牧业迅速发展D.游牧地区发展农耕经济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错误的一项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