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草药在化妆品中的运用研究发展

中草药在化妆品中的运用研究发展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3 10:23:37

理活性,中草药精油成分以萜类化合物为多,如桔皮、芍药、紫苏、海藻、香附、丁香等均含萜类化合物。

第二章 中草药化妆品的研制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草药化妆品的类别。第一类为传统型中草药化妆品,确切的是指中国历代医家编著的医书收录的古代化妆品配方或民间流传的美容密方,如在《普济方》第52卷列有“泽面”“面膏”、“澡豆”等配方,隋代有中药化妆品专著《妆台方》。据统计,历代美容配方多达两千余首,不仅品类齐全,且剂型多样,其特点是具有天然性,但在配方、设计、剂型选取和使用方法方面都与现代化妆品的理念不同,往往是突出其功效,而不注重其产品外观、使用感觉和安全性,故需要以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筛选,如“官粉含铅,宫粉含汞”,都会造成人体伤害,再如《神农本草经》载有“白芷,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但现已验证白芷具有光致敏性,而禁用于化妆品中。第二类为现代型中草药化妆品,该类化妆品需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中药组方,要体现中医辨证论治,君臣佐使等用药原则和整合药效作用,将中药组方提取物添加到各类化妆品基质中而制成的。其功效性、使用感觉和产品外观均可为广大消费者接受。如设计中草药祛斑化妆品时,首先应根据中医理论,分析生斑原因。中医认为色斑是气滞血瘀、肝肾阴虚、脾虚湿蕴、外感风邪等多方面的原因所致,故在中药组方时,往往要选取活血化瘀药、滋补肝肾药、补脾渗湿药、祛风解表药等,而现代医学的观点认为祛斑在于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等方面。现通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草药如当归能抑制

5

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二者不谋而合。第三类化妆品是以现代研究为基础,根据中草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理化特性,常以单体成分添加到各类现代化妆品基质中配制而成的,如添加了人参皂甙成分的人参抗皱霜,添加了黑芝麻提取物的洗发水等,功效性较弱。这类产品虽然无中医理论指导,但由于添加的是中草药有效成分,因而有的产品也常冠以“中草药化妆品”,但称其为含天然本草成分的化妆品更为确切。

配方中的中药方剂由丹参、益母草、人参、黄芪、栀子、赤药、当归、苦参适量组成,全方益气养血,活血祛斑。丹参的活性成分为丹参酮、丹参醇、维生素E等,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可改善微循环,配合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中药,如苦参、当归等。该组方具有防治色斑的功效。

配方中的乳化剂MG319为羧基聚亚甲基、石蜡油、支链烷烃聚乙二醇酯和烷醇胺等组成的复合物,具有优良的亲水亲油性,特别适合制备稳定的O/W型护肤乳液,可在室温下进行乳化。

在研制产品过程中,不论中草药是以单体或是方剂作为有效成分添加到化妆品中,它们都决定了化妆品的安全系数和特定功效,不可选用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列为禁用物质的75种中药。此外,在研制这类产品过程中应同时制定出中草药添加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如中草药制剂功效成分的检测,可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G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测定功效成分的含量;亦可采用薄层层析分析手段,通过薄层扫描仪进行高速薄

6

层扫描定性。还应同步进行产品的安全性和功效作用的检验和评价,以达到预期目标。

第三章:中草药化妆品的发展

3.1 中草药系列化妆品的历史沿革

中草药系列化妆品是以现代中医中药研究的最新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高科技生物技术,在古代“御方”原方的基础上,根据其中草药有效生物元素特性和效果配方组成中草药御方的化妆品。在中草药御方基础上的研究力求返本归真,达到高质高效,对单味中药与御方配伍在化妆品中所起作用进行了重点研究。在实验设计时,重点针对御方中单味中草药和方剂配伍进行研究,重点围绕中草药御方功效与皮肤病产生过程进行实验设计。

3.2 发展我国中草药化妆品的优势

1.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中国是传统中医中药的发祥地,对中草药在保健美容方面的应用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在历代医学经典著作如战国时期的《山海经》,秦汉三国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宋代陈昭遇、王怀隐等编著的《太平圣惠方》,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朝张璐《千金方衍义》、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等都设有美容专篇,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深刻的阐述,并辑录了大量中药美容化妆的实例和产品配方。古代医书中中药美容内容浩博,是祖先遗留给现代人的宝贵财富。中医中药――国之瑰宝,我们应继承和发扬,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发挥多学科力量,研发生产出安全性好、功效性高的含中草药的美容化妆品。

7

2.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中国地域辽阔,有得天独厚的立体自然条件,有着丰富的绿色资源,是中草药的宝库,据统计。我国目前天然药用植物有1万余种,特有种类占50%以上,人工栽培的药用植物有近400种,经科学界定,可添加到化妆品中的中草药有300余种之多。目前,能应用于化妆品的中草药提取物也有百种以上,有的是纯度很高的单一化合物,如甘草黄酮、大豆异黄酮、人参皂甙、白藜芦醇等,含量可高达95%以上;也有的是多组分混合物,如三七总皂甙、银杏黄酮、积雪草提取物等;更多的是经水煮醇提未加分离的提取物。近年来,细胞级粉碎中草药的问世(如灵芝)又为化妆品增加了一种高活性的中草药添加原料。

3.良好的经济大环境。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拉动了我国美容化妆品业的飞速发展,2003年我国化妆品销售额已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在今后5~10年,也将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据预测到2010年销售额可望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目前全国化妆品生产企业已超过3000家,其中生产“美容专业线”产品的企业约有500余家,年销售额约60亿元。现全国有美容院(店)约154.2万家,从事美容行业人员有1120万人,全年总收入为1680.4亿元人民币。美容院大都采用“一对一”服务方式,因此要求产品针对性、功能性强,安全性要求也更高,对中草药型化妆品的需求很为迫切,我国美容化妆品市场的空间极为广阔。

3.3 中草药应用于现代化妆品中的发展

现在,许多化妆品企业利用现代科技将传统中草药成分融入现代

8

搜索更多关于: 中草药在化妆品中的运用研究发展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理活性,中草药精油成分以萜类化合物为多,如桔皮、芍药、紫苏、海藻、香附、丁香等均含萜类化合物。 第二章 中草药化妆品的研制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草药化妆品的类别。第一类为传统型中草药化妆品,确切的是指中国历代医家编著的医书收录的古代化妆品配方或民间流传的美容密方,如在《普济方》第52卷列有“泽面”“面膏”、“澡豆”等配方,隋代有中药化妆品专著《妆台方》。据统计,历代美容配方多达两千余首,不仅品类齐全,且剂型多样,其特点是具有天然性,但在配方、设计、剂型选取和使用方法方面都与现代化妆品的理念不同,往往是突出其功效,而不注重其产品外观、使用感觉和安全性,故需要以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筛选,如“官粉含铅,宫粉含汞”,都会造成人体伤害,再如《神农本草经》载有“白芷,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但现已验证白芷具有光致敏性,而禁用于化妆品中。第二类为现代型中草药化妆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