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文言文120实词和18虚词
6时有患疟疾者(生病)
7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六国论》)(忧虑,担心) 译文:所以,秦国很想得到的,诸侯很担忧的,本来就不在于作战阿。 8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危害) 译文:国君对军队的危害有三种 9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讳忌) 译文:这几项都是用兵的忌讳
10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祸害,灾祸) 《伶官传序》
译文: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
或
1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有人) 有人说:“梅以枝干弯曲为美,笔直了就没有风姿;
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相当\\\有的---,有的---) 有人认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逃走了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偶或) 马能日行千里的,吃一顿也许得造上它一石粮 4云霞明灭或目睹(也许,或许) 云霞忽明忽暗,有时能够目睹 5*贼公行,莫之或止;(《论积贮疏》)(用在动词前,加强不定语气) 这两种大害公然盛行,没有谁制止它
6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如果)
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 7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或者) 疾
1君有疾在腠理(疾病)
2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疾苦,痛苦) 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痛心,痛恨) 4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缺点,毛病) 5庞涓恐其贤于已,疾之(通\\\嫉\\\妒忌) 6举疾首而相告曰(疾首:头痛)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速、捷)
8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中,而闻者彰(强、猛烈) 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锐利) 及
1怀王悔,追张仪,不及(赶上,追上) 2烧北船,延及岸上营落(等到,到) 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到达) 4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涉及,牵连) 5其贤不及孔子(比得上) 6及说备使抚表众(和,并)
7及第:科举考试考中
8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9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接近)
10卒不去,故及于难(遭受)
11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难已(表他转,至于) 即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近,接近)
2项伯即入见沛公(立即,马上)
3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当,当时)
4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倘若,如果)
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与\\\则\\\的用法相同,相当于\\\那就\\\的意思) 6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竟成痼疾。 (即使)
那些在捆绑时受了伤的,即使侥幸保留了性命,也要病上好几个月才能痊愈,有的竟然成为残废。
7闻鸡鸣。即起盥栉(就,就是) 听见鸣叫,就起身梳洗, 8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登上帝位) 既
1言未既(尽,完)
2既克,公问其故(已经,---以后) 3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4三军既惑且疑(既----又---并列关系)
5既而得其尸于井(既而:不久)
6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全、都) 菜肴和果品都吃完了,空杯、空盘杂乱地放着 7壬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的下面游览。 假
1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侯以西击荥阳。《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于是就以吴广为代理王,督率各将领向西进攻荥阳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3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宽容) 大臣触犯法律,是不能宽容的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不真,与\\\真\\\相对)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5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假令:假如) 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象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 6汉人未可假大兵权(给与) 汉人,不能给他们大大的兵权。 7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如果、假如) 《报任安书》 译文: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象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 8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借) 译文: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 9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假借:宽容原谅)《荆轲刺秦王》 译文:希望大王稍稍原谅他,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间
1凡天地之间(两事物的当中) 2奉命于危难之间(中间,期间) 3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 4安得广厦千万间(指房屋的间数) 5彼节者有间(间隙,空隙) 6遂与外人间隔(隔离) 7间以诗记所遭(间或)
8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离间)
9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都是得高官厚禄的人,又为什么要参与呢?” 10骨微伤,病间月(间月:隔月,一个月以上) 11间关莺语花底滑(间关:形容鸟声宛转) 12秦间来人,赵奢善食而遣之(间谍)
秦军间谍潜入赵军营地,赵奢用饮食好好款待后把他遣送回去 13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表时间有时、偶然) 14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表状态,从小路) 15侯生乃屏人间语曰(表情态,秘密地、悄悄地) 见
1事不目见耳闻(看见)
2项伯即入见沛公(拜见,会见) 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召见,接见)
4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见解,见识)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6冀君实或见恕也(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已怎么样,可译\\\我\\\) 7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同\\\现\\\出现) 8军无见粮(现成的)
9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看见的东西) 解
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剖开,分解动物的肢体) 2悉埋于地,解其棕缚(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3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解开,使分开)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释,解答) 5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理解,懂得)
6解手:1分手,道别2指大小便3解除危难的方法 7天下土崩瓦解(分裂、涣散)
8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军之仇者,何如(解救、消除) 9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消散、离散) 10胡虏益解(通“懈”,松解,懈怠) 就
1金就砺则利(接近,依*) 2连辟公府不就(赴任,就职)
3轲自知事不就(完成,达到目的) 4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成就) 5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即,随即) 6若无罪而就死地(走向,走上) 7荆轲遂就车而去(上车、上路) 举
1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 译文:选拔贤良的人辅佐自己
2举类迩而见义远(举出,提出)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举行)
4永元中,举孝廉不行(推荐,推举)
5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总合,聚合拿) 《赤壁之战》
译文:我不能拿全东吴的土地,十万将士,来受人控制
6大喜,笼归,举家庆贺。《促织》(全)
7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全,皆) 译文:全都头痛,互相转告说
8卒叫,函谷举(攻占、占领) 译文:戍边的士卒揭竿而起,函谷关被攻破 9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复合词 举言:发言) 10荣禄密谋,全在天津阅兵之举(举动) 1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包举:并吞) 12兔起凫举(飞)
13主人不问,客不先举(动问) 译文:主人不发问,客人不应该先发问 14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尽) 《鸿门宴》 译文: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
15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举事:作事情) 《察今》
译文: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根据法令制度来进行,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16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举起,抬起) 译文:(到)江中挂起船帆,其余船只都依次前进 绝
1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断绝) 2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停止,消失)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阻绝)
4佛印绝类弥勒(极,最,非常)
5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完全,绝对,全然) 《促织》
译文:然而心力、视力、耳力都用尽了,结果还是一点蟋蟀的踪迹响声都没有 6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陡峭的) 7绝代:1久远的年代2当代独一无二 8绝伦:独一无二,超越同等 9不如早与之绝(绝交) 10抢呼欲绝(绝命) 11以为妙绝(达到极点)
1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劝学》 译文: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13曹操智计,殊绝于人(超越)《后出师表》 译文:曹操的智慧计谋,远远地超过一般人 1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 译文: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堪
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经得起,忍受)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能够,可以)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能够,可以) 4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胜任)
克
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能够) 译文: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天下大势可以决定了 2然操遂能克绍(战胜,攻破)
3克已复礼为仁(克制) 译文: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就是仁 4子克家(肩负,引申为担当、胜任,担当家务)
5克已奉公(克制、约束)
6与克期俱至(限定、约定) 译文:与他们约定了日期全到达(目的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