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体积与容积
【教学过程】
课前:放映《猫和老鼠》的动画片。
一、创设情境
1.师:《猫和老鼠》好看吗?看到同学们刚才开心地样子,老师想到了一
个问题,“为什么每到一个地方,老鼠能轻易的通过,而猫却被撞的非常惨?”
生:因为老鼠的体型小一些,猫的体型大一些。
2.师:现在请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寻找一下在生活中,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还有那些?)师举例子,文具盒和橡皮谁大?老师和你谁大?教室和课桌谁大?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看来所有的物体都是------(有大有小的)。板书: 物体
大小 二、探究什么是体积
师:所有的物体都是有大有小的,同意不同意?
1、师:老师带来了两个东西,大家认识一下,这个是?(土豆)这个是?(红薯)。它们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坚持你的观点。)
生:……(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三种情况)
师:(手比划)有的同学认为土豆大,有的同学认为红薯大,还有的同学认为他们是同样大,总之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对不对? 但用眼睛看很难做出判断。那么有没有一个好的方法,来验证一下他们到底谁大一些?谁小一些?(瞧,有的同学马上举手)
生:用测量的方法。……
2、师:确实需要用测量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难题。老师这里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小故事《乌鸦喝水》,(出示大屏幕)目的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把同学们好的想法能够引发出来,注意,观看时老师有一个要求,因为这是在数学课堂上,请你站在数学的角度思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好不好?(放映)
师:好,故事看完了,这只小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生:我认为乌鸦把小石子放到瓶子里,水就能升。 师:那为什么小石子放到瓶子里,水就能升?
生:因为石头的大小占了水的空间,就把水给挤上来了。
师:那说明石头是占有一定的空间的,同意吗?那么受《乌鸦喝水》的故事的启发,结合老师这里的教具,你如何验证土豆和红薯谁大一些,谁小一些?
生:可以用两个量杯,盛上一些水,再把这两个物体分别放进两个杯子,再
看水上升的情况,谁上升的高,谁就大一些。
师:量杯和水有什么要求?(同样大,同样多。)好,我就准备两个同样大的量杯,前面的同学见证,水都达到了多少毫升?(三百)。好了,我们一起见证这一奇迹的时刻。老师先把土豆放入这个量杯,你发现了什么?(土豆占了水的空间,水上升了。)水上升了多少?好,记住了。老师再把红薯放入另一个量杯,……
师:好了,现在你们说,到底谁大一些?(红薯)
3、师:(手举相册)大家请看,这是什么?(相册)仔细看,当我把这个相册抽出来后,你发现留下了什么?(空洞)这个空洞是谁留下来的?(相册) 这个空洞是相册所占的什么?(空间)。是的,这个空洞是相册所占的空间,再想一下,我把这个相册放在你的书包里,你的书包会怎么样?(相册会占了书包的空间),我把书包放在你的书桌里,你说?……那你再想想,书桌就摆在教室里?那么再往大里想一想?(学校,地球,宇宙)这么大了,那你再往小里想想?(橡皮占了文具盒的空间……)由此可说明,所有的东西,无论大与小,他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板书:空间)而且有的占得空间(大),有的占得空间(小)。 (举例子) ,那么大家说,橡皮和文具盒谁占得空间大?老师和你谁占得空间大?……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数学里有一个专门的词,谁来说,叫做物体的什么?(体积)(板书:体积)
师:好,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说红薯的什么比土豆大?文具盒的什么比橡皮大?那么大家比划一下,文具盒的体积有多大?橡皮的体积有多大?现在谁来说说,什么是土豆的体积?什么是红薯的体积?文具盒的体积呢?橡皮的体积呢?数学书的体积呢?
孩子们,在生活中想一个你喜欢的物体,大声地告诉你的同桌,它的体积是什么?开始! (指名)你告诉同桌什么?你呢?那么什么和什么,谁的体积大?
师:同学们,那么,到底什么是物体的体积?(课件) 4、练一练.
(1)、有两个小朋友,他们各摆了一个长方体,就要比比谁摆的体积大,我们帮帮他们好不好?请看!(课件)
(指名),(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因为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是相等的,谁用的小方块的个数多,这些小方块所占的空间就大,搭出的长方体的体积就大。那么我要问了,体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体积的大小与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有关)。 (2)老师有体积吗?(有)什么是老师的体积?老师刚才站在那儿,现在又站在这儿,老师的体积变了吗? 那我的什么变了?说明了什么?”(物体的体积与位置没有关系。)
(3)瞧,这是什么?(一团橡皮泥,)看,老师把它捏成了什么?(长方体),就这块橡皮泥,看老师又把它捏成了什么?(球)那么,谁来说,捏成刚才的长方体和这个球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一样大,因为用的是同一块橡皮泥,,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橡皮泥所占空间的大小没变,)那么我们说体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体积的大小只与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有关,与它的形状和位置是没有关系的。)
三、教学容积
1.刚才老师把相册拿出来,现在再把它收起来,装在什么里?(相册盒里)看来这个盒子能装相册。这是什么?(量杯),可以装什么?(水)。量杯可以装水,盒子可以装东西,我们说它们都是能够装东西的器具,也就是能够容纳东西的器具。(板书:容纳)我们把能够容纳东西的器具,叫做什么?大家给一个词语,老师告诉大家,这叫容器。(板书:容器)
2.像盒子,杯子都是容器,大家想想生活中有哪些容器?(指名)文具盒,碗,书包,冰箱,教室,油桶……
同学们举了这么多的例子,发现这些容器,有的容纳的东西怎么样?(多一些)有的容纳的东西怎么样?(少一些)老师这里除了量杯以外,还有一样,大家想不想看?(举起塑料桶)这是什么?这两个都叫做什么?(容器)这两个容器谁容纳的水多一些,谁容纳的水少一些?(……)
3.又是三种不同的答案,这一回老师不想给你们任何启发,把这个权力交给你们自己,现在小组合作,想想用什么方法能迅速验证出它们谁容纳的水多一些?(课件)开始!
想好了的把手举起来,(指名:我认为……)这个办法好不好?那么把这个实验交给你来完成。好吗?(师配合)这个时候答案很明了了,谁来说?(谁容纳的水多一些?)
事实胜于雄辩,好了,答案是塑料桶容纳的水多一些,也就是塑料桶的容积比量杯大。(板书:容积)
同学们那么什么是塑料桶的容积呢?那么老师想问,(举起量杯)这时候水的体积是不是这个塑料桶的容积?(不是),为什么?(因为没有装满。)太对了!也就是装满了的水的体积才是这个塑料桶的容积。所以说,对于一个容器而言,必须把他刚好装满时,所容纳的最大容量才是这个容器的容积。(实践)老师这儿有一个水杯,装进沙子,这杯沙子的体积是不是这个水杯的体积……也就是刚好装满,不多也不少。那么,什么是书包的容积呢?(强调所能容纳文具的体积是书包的容积)那么概括的说什么是容积?说说你的理解?……
3.(课件)小结: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谁的体积是容器的容积呢?是所容纳的物体的体积。(板书:体积)
一起来再说一遍,什么是容积?(手指大屏幕)
4. (手指板书)刚才我们说了,体积是与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有关,那么
容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容积的大小与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的大小有关。) 四、进行辨析,促进深化理解(课件)
同学们,对于体积与容积你懂了吗?那好,老师再考验考验。
1. 仔细观察:
(1)、魔方和木盒谁的体积大?
(木盒的体积大。)
(2)、魔方和木盒都有容积吗?为什么? (木盒有容积,因为只有容器才有容积) (3)、盒子的体积与盒子的容积哪个大 ?
对于同一个容器,它的体积一定比容积大,因为它有厚度。 2、学校买了两箱科学实验仪器,从外面看两个箱子同样大。它们的体积相等吗?容积呢?
也就是说体积相等的物体,容积不一定相等。
3、同一瓶饮料,如用小红的杯子装能 装2杯,用小明的杯子装能装3杯,这是怎么回事?
小红杯子的容积大,小明杯子的容积小。如果每个杯子的 大小不同,那么3杯就可能等于2杯 。 四、总结反思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体积与容积,)(板书:与)你有什么收获?体积与容积一样吗?有什么区别?(生1:不一样。生2:容积说的是里面,体积说的是外面。生3:容积是所容纳物体的多少,体积是占空间的大小。)同学们说得很好!
师:这一节老师发现大家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表现的都很棒,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留心观察,一起读出来!“留心观察,善于发现,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下课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