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7:32:22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p1-11

1、微生物的定义:通常是指那些微小、简单、肉眼难以观察的生物。

2、微生物学的定义:就是研究微生物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包括微生物的多样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3、为什么说巴斯德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答: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证实发酵由微生物引起;发明了狂犬病毒减毒疫苗制备方法;发明巴氏消毒法。

4、为什么说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答:发明培养基并用其纯化微生物等一系列研究方法的创立;证实炭疽病因 — 炭

疽杆菌;发现结核病原菌—结杆菌;柯赫氏法则。

5、什么是柯赫氏法则: 6、微生物的特点是什么?

答:大多数微生物肉眼难以直接观察;微生物通常以独立的增殖单位存在;微生物结构较不复杂;微生物生长快速;微生物几乎无所不在。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生长繁殖快,代谢能力强 ,遗传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变异

第三章 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p13-73

1、简述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

比较项目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细胞大小 较大 较小

细胞壁成分 纤维素、几丁质 肽聚糖

细胞器 有 只有核糖体

有核膜,核仁、无核膜、核仁等、有核区、

细胞核 染色体数大于染色体数大于一

氧化磷酸化部位 线粒体 细胞膜

光合作用部位 叶绿体 细胞膜

生物固氮能力 无 有

专性厌氧生活 罕见 常见

化能合成作用 无 有些有

遗传重组方式 有性、准性生殖 转化、转导、接合等

繁殖方式 有性、无性多种 一般为无性 2、试理顺染色

质、组蛋白、核小体、螺线管、超螺线环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答:核小体:当细胞处在分裂间期时,细胞内由DNA、组蛋白、其他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一种线性复合构造,其基本单位是核小体;因可被碱性染料染色,故称染色质;染色质中的蛋白质有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两类,富含碱性氨基酸的为组蛋白。

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染色质经盘绕、折叠、浓缩后,变成在光

学显微镜下可见的染色体;先折叠成外径约30nm、内径10nm、螺距11nm的中空螺线管;螺线管进一步折叠成超螺线环。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p75-95

1、微生物生长需要哪五大类营养物质,各自的作用如何?

答:(1)碳源 (2)氮源(3)无机盐(4)生长因子(4)水分(water) (1) 碳源,指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为微生物提供碳素来源的物质。作用:经过

化学变化后,合成微生物的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作为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2) 氮源,指为微生物提供氮素来源的物质。作用:合成细胞中的含氮物质;

少数微生物能利用铵盐、硝酸盐同时作为能源和氮源。

(3) 无机盐作用:作为酶活性中心的组成成分、维持生物大分子河和细胞结构

的稳定性、调节并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平衡、控制细胞的氧化还原电位、作为某些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4) 生长因子:维生素,作为酶的辅基或辅酶参与新陈代谢;氨基酸,参与微

生物蛋白质的合成;嘌呤及嘧啶,作为酶的辅酶或辅基,以及用来合成核苷、核苷酸、核酸。

(5) 水:溶剂与运输介质;参与细胞内化学反应;维持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

分子稳定的天然构象;由于比热高,能有效控制细胞内温度的变化;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微生物通过水合和脱水作用控制多亚基的结构。

2、区别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中扩散、促进扩散和主动运输之间的异同。 比较项目 扩散 促进扩散 主动运输 是否需要ATP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 是否需 要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载体蛋白 载体蛋白 是否发生 不发生 发生 构象变化 运输速率 与膜外浓度 正比 正比 没有一定关系 关系 能否逆浓度运输 不能 不能 能 3、根据碳源可将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划分为哪两类? 自养型:以CO2为唯一或主要碳源;异养型:以有机物为碳源。 4、根据能源可将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划分为哪两类?

光能自养型:以光为能源;化能自养型:以有机物氧化释放的化学能为能源。 5、根据电子供体可将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划分为哪两类?

无机自养型:以还原性无机物为电子供体;有机自养型:以有机物为电子供体。 6、植物病原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属于4个类型中的哪一类?

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p96-127

1、什么是微生物的分解代谢?

分解代谢的定义:复杂的有机物,经过一系列分解代谢酶系的催化,产生能量和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分解代谢。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蛋白质、多糖及脂类等大分子营养物质降解成氨基酸、单糖及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第二阶段:进一步降解成乙酰辅酶A、丙酮酸及能进入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第三阶段:通过三羧酸循环将第二阶段产物完全降解成二氧化碳,并产生ATP、NADPH等。 2、什么是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合成代谢是指细胞利用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合成复杂大分子的过程。

3、光合细菌共分几类?细菌的光合作用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之间有何不同? 答:光合细菌共有:紫色细菌、绿色细菌、嗜细菌。

细菌与植物光合作用的不同,主要在于能量来源不同,细菌的能量来源是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化学能;植物的能量来源是光能,其他没有区别。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p128-156

1、细菌的生长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各是什么? 1) 迟缓期:细菌处于一个新的环境,不立即分裂,细菌数量维持恒定,细胞内的RNA、

蛋白质等物质含量有所增加,细胞体积最大,细菌并不处于完全静止的状态。 2) 对数期:细菌以最大的速率生长和分裂,细菌数目呈对数增加,此时细菌是平衡

生长,对数期细菌代谢活跃、酶活性高而稳定。

3) 稳定生长期: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细菌生长速率降低至零,此时活菌数目

最高并且维持稳定。

4) 衰亡期;细菌代谢活性降低,细菌衰老并出现自溶,死亡的细菌以对数方式增加。 2、细菌的生长繁殖与高等动植物的有何异同?丝状真菌的又有哪些异同?

答:细菌是无性繁殖,方法有二分法和产生芽孢,染色体为自我复制,高等动植物有性繁殖,染色体在繁殖过程中有拆分。

丝状真菌的生长繁殖:1)断裂增殖2)无性孢子繁殖3)有性孢子繁殖。 3、定义:世代、生活史、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三基点温度。

世代:指单个细胞从新生细胞生长到再次产生新的个体细胞所需要的时间;生活史: 一般是指生物个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部过程。生活史全部变化过程,往往构成一个循环,叫做生活环;有性生殖:通过具有可亲和性的细胞核的结合进行的一种繁殖方式。首先形成性器官(或配子),经过配子融合,然后细胞核融合;无性繁殖:不经过两种性细胞的结合,便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三基点温度:最低生长温度、最高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

第七章 病毒p157-193

1、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是什么?根据你的理解,病毒应如何定义? 病毒特征:没有细胞结构;只含有DNA或RNA一类核酸;不以二分分裂繁殖,只能在特定的寄主细胞内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没有核糖体,不含与能量代谢有关的酶,在活体外没有生命特征。

病毒定义:病毒是一类既具有化学大分子属性,又具有生物体基本特征;既具有细胞外的感染性颗粒形式,又具有细胞内的繁殖性基因形式的独特生物类群。 2、病毒壳体有哪几种对称形式?毒粒的主要结构类型有哪些? 答:螺旋对称壳体、二十面体对称壳体、双对称结构。

毒粒的主要结构类型:根据有无包膜及壳体的对称形式分类,可分为裸露的二十面体毒粒、裸露的螺旋毒粒、有包膜的二十面体毒粒、有包膜的螺旋毒粒。 3、病毒复制循环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过程如何?

答:吸附;侵入;脱壳;病毒大分子的合成,包括病毒基因组的表达与复制;装配与释放。

具体过程:吸附,病毒表面蛋白与细胞受体特异性结合,导致病毒附着于细胞表面 4、噬菌体是如何感染宿主细胞的?叙述它与宿主细胞间的相互关系。

答: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细菌与细胞受体特异性结合,附着于细胞表面;采用注射方式将噬菌体核酸注入细胞内,同时噬菌体脱壳;噬菌体基因在细胞内转录,合成噬菌体自身的大分子物质,同时停止宿主基因表达,并为噬菌体合成各种物质提供前体;合成的物质自我装配,裂解细胞并且释放子代噬菌体。 5、亚病毒有哪几类?各自有何特点?

6、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卫星病毒、朊病毒的定义

亚病毒:亚病毒是一类比病毒更为简单,仅具有某种核酸不具有蛋白质,或仅具有蛋白质而不具有核酸,能够侵染动植物的微小病原体。他不具有完整的病毒结构的一类病毒称之为亚病毒,包括类病毒、卫星RNA、朊病毒。

类病毒:已知的最小病原物,无外壳蛋白,对植物有侵染性的闭合环状单链RNA分子。

拟病毒:类似类病毒的环状单链RNA。 卫星病毒:卫星病毒是一类基因组缺损、需要依赖辅助病毒,基因才能复制和表达,才能完成增殖的亚病毒,不单独存在,常伴随着其他病毒一起出现。 朊病毒:无活性核酸,有侵染性的蛋白质颗粒。 疯牛病。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p194-237

1、哪三个典型的微生物学实验证实了DNA和R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答:Griffith的转化实验、T2噬菌体的感染实验、拆分和重建含RNA的烟草花叶病毒实验。

2、简述细菌的结合、转导和转化的含义。

答:结合: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遗传信息的转移和重组过程。细菌的结合是由F因子介导的,其过程分为结合配对的形成和DNA的转移两步。

转导:由噬菌体将一个细胞的基因传递给另一细胞的过程。它是细菌之间传递遗传物质的方式之一。其具体含义是指一个细胞的DNA或RNA通过病毒载体的感染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中。

第十章 微生物与基因工程p255-287

1、何为基因文库?何为cDNA文库,有何优点?建库对于分离目的基因有何重要作用? 答:基因文库:携带某一生物全部基因组DNA的一群细菌或噬菌体(或克隆)。 cDNA文库:携带某一生物全部mRNA合成的cDNA的一群细菌或噬菌体克隆。 cDNA文库优点:(1)基因组含有的基因在特定的组织细胞中只有一部分表达,而且处在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分化时期的细胞其基因表达的种类和强度也不尽相同,所以cDNA文库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2)cDNA文库显然比基因组DNA文库小得多,能够比较容易从中筛选克隆得到细胞特异表达的基因。(3)DNA文库所含的是带有内含子和外显子的基因组基因,而从cDNA文库中获得的是已经过剪接、去除了内含子的cDNA 2、克隆载体与表达载体有何不同?它们各起什么作用?各须具备哪些遗传元件? 答:克隆载体只是携带外源基因,使其在宿主细胞内扩增;表达载体不仅是外源基因扩增,还使其表达。

克隆载体作用:负责将外源基因运送到宿主细胞中的运输工具( λ-噬菌体,柯斯质粒、噬菌体M13、病毒、染色体。它们的受体细胞都是大肠杆菌) 表达载体作用:

克隆载体具备哪些元件:启动子、核糖体的结合位点、转录终止信号、密码子偏爱性等。

表达载体元件:

3、克隆载体对宿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能高效吸收外源DNA;具有使外源DNA进行高效复制的酶系统;不具有限制性修饰系统;一般为重组缺陷性菌株;便于进行基因操作和筛选;具有安全性。

4、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有何不同?真核生物基因必须处于什么条件下才能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表达?

搜索更多关于: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p1-11 1、微生物的定义:通常是指那些微小、简单、肉眼难以观察的生物。 2、微生物学的定义:就是研究微生物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包括微生物的多样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3、为什么说巴斯德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答: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证实发酵由微生物引起;发明了狂犬病毒减毒疫苗制备方法;发明巴氏消毒法。 4、为什么说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答:发明培养基并用其纯化微生物等一系列研究方法的创立;证实炭疽病因 — 炭疽杆菌;发现结核病原菌—结杆菌;柯赫氏法则。 5、什么是柯赫氏法则: 6、微生物的特点是什么? 答:大多数微生物肉眼难以直接观察;微生物通常以独立的增殖单位存在;微生物结构较不复杂;微生物生长快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