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教学大纲
.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教学大纲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 年级专业: 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 授课教师: 李玲玲
审批签字 系(部)主任 年 月 日 教务处长
..
年 月 日 .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学分:40/2 开设学期:3 开设单位:教育系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说明 1.课程性质 专业核心课 2.课程说明
《学前游戏理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与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及各领域教育联系紧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游戏的分类、发展、价值,理解和掌握各类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本门课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能力,又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游戏的基本理论 2.幼儿游戏的分类与发展
3.了解幼儿园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创设 4.幼儿游戏的观察和评价
5.理解与掌握幼儿园游戏的分类指导 6.游戏治疗的理论与实施 (二)能力目标:
1.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来分析游戏的地位 2.合作学习的能力
3.组织和指导游戏的实践能力
..
.
4.观察和评价游戏的能力
5.初步学会用游戏治疗的方法解决幼儿的某些问题 (三)情感和态度:
激发对幼儿游戏的热情,真正意识到幼儿游戏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获得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和分析幼儿园游戏的乐趣,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感情。
先修后续课程:本课程是在讲授过《普通心理学》、《教育原理》、《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主要后续课程是《学前儿童学科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管理》等。
三、学时分配表
章 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合计 四、教学教法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和实际操作为主,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及学生实际需要,主要采取问答、演示、讨论、教学实践、活动分析、课前阅读、练习游戏和网络信息查询等多种教学方式。
..
教学内容 幼儿游戏概论 游戏与幼儿发展 幼儿游戏环境规划 幼儿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角色游戏活动 表演游戏活动 结构(建构)游戏活动 规则游戏活动 亲子游戏活动 音乐游戏活动 体育游戏活动 民间传统活动 幼儿游戏的观察与评价 幼儿游戏案例 复习 总学时 6 4 4 4 2 2 2 2 2 2 2 2 2 2 2 40 .
1.重点讨论法。围绕某个教学内容教师提出问题,给学生约5-10分钟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进行演讲,教师给予点评,以提高学生理解水平和表达能力,体现师范性特点。
2.活动分析法。要求学生利用学前教育学原理,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要求从目标、准备、过程作出评价和分析,培养学生对学前教育学理论的应用能力。
3.案例法。就教育教学中的典型问题或学生关心的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从学前教育学视角进行分析思考,形成多视角学前教育学观念,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4.教育实践法。在讲到幼儿园教学和游戏等内容时,要求学生根据幼儿园教学原则和方法,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并实践参与,以丰富课程学习内容,使学生提前感受幼儿教师角色意识,接受专业思想的教育,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5.鼓励或吸引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以科研促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促进学生能掌握扎实宽厚的学前教育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激发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发挥特长与潜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手段:本课程积极应用多媒体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 五、课程考核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 2.成绩评定:
计分制:百分制(√);两级分制( )
成绩构成:总成绩=平时考核(20 )%+实践考核(40 )%+期末考核(40 )%
本文
第一章 幼儿游戏概论
教学内容:
【目的要求】了解人们对于有“游戏”有不同的定义;理解游戏的结构和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价值;掌握游戏概念、游戏的本质特征。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游戏的本质特征,教学难点是幼儿游戏的价值。 【主要内容】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节 游戏的概念 第二节游戏的特征
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游戏是一种假想的活动、游戏是愉快的活动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