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00份发动机复习资料2014.6(1)
2、四冲程发动机工作特点: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720°),每一行程曲轴转半周(180°)。 3、曲柄连杆机构是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三部分组成。 4、上曲轴箱基本结构形式:平分式、龙门式和隧道式三种。
5、连杆其功用是将活塞承受的力传给曲轴,使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6、配气机构是由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两部分组成。
7、气门材料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耐高温性和耐磨损性。
8、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的辅助空气阀有两种:双金属片式和石蜡式。 9、电动汽油泵按其安装位置分为外装泵和内装泵两种。 10、发动机上采用的机油泵分为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种。 11、汽车发动机上采用的冷却方式有水冷却和风冷却两种。 12、热机有内燃机和外燃机两种。
13、压缩比是指汽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14、评价发动机工作性能的指标有指示指标和有效指标。 15、活塞环按其主要功用可分为气环和油环。
16、曲轴飞轮组主要是由曲轴、飞轮、扭转减振器、正时齿轮和曲轴带轮等组成。 17、曲柄连杆机构是在高温、高压、高速和有化学腐蚀的条件下工作的。 18、汽油机燃烧室是由活塞顶部和汽缸盖上相应的凹坑所组成。
19、配气相位就是用曲轴转角来表示的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和开启的持续时间。 20、气门锥角是指气门密封锥面与顶平面之间的夹角。 21、挺柱常见的形式有筒式和滚轮式两种。
22、气门间隙是指在气门组与气门传动组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
23、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可以满足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要求。
24、冷却系是利用冷却液冷却高温零件,并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 25、喷油器按驱动方式可分为电流驱动和电压驱动两种。
26、车速传感器信号主要用于发动机怠速和汽车加减速时的空燃比控制。 27、线性输出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接线形式有4线制和3线制两种。 28、柴油机的柴油与空气在缸内混合,因此需要有较大的供油提前角。 29、现代汽车发动机多采用压力润滑与飞溅润滑的综合润滑方式。 30、直流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设备。
31、节温器的作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自动控制冷却液的循环路线。
32、凸轮轴主要是由凸轮、轴颈等组成,凸轮轴上还设有分电器驱动齿轮和偏心轮。
33、冷却水温度传感器采用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制成,当水温升高时,其电阻值减小。 34、怠速控制阀常见形式有步进电动机式和旋转滑阀式。
35、汽车维护工艺是指汽车维护的各种作业按一定方式组合、协调、有序地进行的过程。
四、判断改正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划“√ ”错误的划“× ” 并加以改正。 1、二冲程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共转二周。 (×改为“一周”) 2、汽油机的组成部分有点火系统,而柴油机没有点火系统。 (√) 3、活塞裙部膨胀槽一般开在受侧压力较大的一面。 (×改为“较小”) 4、各种形式曲轴的曲拐数都与汽缸数相同。 ( ×改为“不一定”) 5、气门重叠角越大越好。 (×改为“适当为宜”) 6、为了获得较大的充气系数,一般发动机进气门锥角大多采用45°。 (×改为“30°”) 7、燃油压力调节器的作用是使燃油分配管内压力保持不变,不受节气门开度的影响。 (√) 8、当发动机在高转速运行下节气门突然关闭时,将切断喷油。 (√) 9、更换发动机机油时,应同时更换或清洗机油滤清器。 (√) 10、为了保证风扇、水泵的转速,要求风扇带越紧越好。 (×)改为“松紧适中”
- 5 -
11、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是由进气、压缩、换气和排气4个行程组成。(× 改为“作功”) 12、汽油机可燃混合气用电火花点燃,柴油机则是在高温高压下自然。 ( √ ) 13、二冲程柴油机由于没有混合气损失,经济性比二冲程汽油机要差。 (× 改为“要好”) 14、汽缸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良好的塑性及耐腐蚀性等。 (× 改为“耐热性”) 15、1E65F表示单缸,二冲程,缸径65mm,风冷,基本型。 (× 改为“通用型”) 16、气门杆身用来在气门开闭过程中起定位作用。 (× 改为“导向”) 17、连杆轴承是由钢背和减磨层组成的分开式薄壁轴承。 (√) 18、喷油压力是指喷油器喷孔内外的压力差。 (√)
19、活塞环环高方向上与环槽之间的间隙称为背隙。 (× 改为“侧隙”) 20、凸轮是凸轮轴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 21、飞轮上通常刻有点火正时或供油正时记号,以便校准供油时间。(× 改为“点火时间”) 22、非增压发动机实际充气量通常大于理论充气量。 (× 改为“小于”) 23、电压驱动是指ECU驱动喷油器喷油电脉冲的电压是变化的。 (× 改为“恒定”) 24、发动机曲轴位置及转速传感器是控制系统中的修正参数之一。 (× 改为“主控”) 25、氧传感器是发动机燃油喷射开环控制的重要检测元件。 (× 改为“闭环”) 26、气门弹簧是圆锥形的螺旋弹簧,位于缸盖与气门尾端弹簧座之间。 (× 改为“圆柱形”) 27、对于发动机不太重要、分散部位,采取不定期加注润滑脂的方式进行润滑。(×改“定期”) 28、汽车发动机采用的水冷却系都是采用自然循环方式。 (× 改为“强制”) 29、爆震传感器提供爆震信号,用来确定点火提前角。 (× 改为“修正”) 30、汽车维护应贯彻“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原则。 ( √)
31、发动机排量是指所有汽缸工作客积的总和。 (√ ) 32、气门间隙过大、过小不会影响发动机配气相位的变化。 (× 改为“会”) 33、区别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L型还是D型,主要看是否使用了空气流量计。( √ ) 34、喷油正时控制就是电子控制单元(ECU)对喷油器开始喷油时刻的控制。 (√ ) 35、为了保证风扇、水泵的转速,要求风扇带越紧越好。 (× 改为“松紧适中”) 五、名词解释
1、曲柄半径:是指与连杆大端相连接的曲柄销的中心线到曲轴回转中心线的距离。 2、燃烧室容积:是指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面上部与汽缸盖所围空间的容积。 3、活塞环背隙:是指活塞和活塞环装入汽缸后,活塞环背面与环槽底部间的间隙。
4、全浮式活塞销:是指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时,能在连杆衬套和活塞销座孔中自由转动的活塞销。 5、充气效率:每循环实际进入汽缸内的新鲜充气量与在进气状态下充满汽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充气量的比值。
6、气门锥角:是指气门密封锥面与顶平面之间的夹角。
7、同步喷射:汽油的喷射与发动机运转同步,电控单元(ECU)根据曲轴的转角位置来控制开始喷射时刻。
8、异步喷射:电控单元(ECU)只是根据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控制开始喷射的时刻,与曲轴转角位置无关。
9、压力润滑: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送到摩擦面间的润滑方式。
10、冷却液小循环:冷却液不经过散热器只在发动机水套和水泵之间流动的循环。 11、上止点:是指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 12、下止点:是指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
13、汽缸工作容积: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让出空间的容积。 14、发动机工作容积:是指发动机所有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 15、可燃混合气:是指空气与燃料的混合物。
16、活塞环端隙:是活塞环在冷态下装入汽缸后开口处的间隙。
- 6 -
17、非全支承曲轴:主轴颈少于连杆轴颈的曲轴。
18、半浮式活塞销:是指销与座孔或连杆小头两处,一处固定,一处浮动的活塞销。 19、汽缸圆度误差:是指同一横截面上不同方向所测得的最大与最小直径差值之半。 20、气门座:是指汽缸盖上与气门密封锥面直接贴合的部位。
21、换气过程:发动机排出废气和冲入新气(空气或可燃混合气)的全过程。 22、排气持续角:整个排气过程中,排气门开启持续时间的曲轴转角。 23、喷油正时:是指喷油器开始喷油的时刻。
24、减速断油控制:发动机在高速运行时,节气门突然关闭为了避免混合气过浓,喷油器暂时停止工作。
25、超速断油控制:为了避免发动机超速运行而造成损坏,限制发动机最高转速,喷油器暂时停止工作。
26、进气状态:是指空气滤清器后进气管内的气体状态。
27、喷油提前角:是指喷油始点至活塞上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28、飞溅润滑:是利用发动机工作时某些运动零件旋转时,飞溅起的或专设油孔喷出的油滴和油雾,对摩擦表面润滑方式。
29、点火提前角:是指从火花塞跳火开始到活塞压缩行程上止点为止时间内的曲轴转角。
30、发动机维护:是维持发动机良好的技术状况,提高经济性和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而进行的技术作业。
31、内燃机:直接以燃料燃烧所生成的燃烧产物为工质的热机称为内燃机。 32、活塞行程:上、下止点间的距离称为活塞行程。
33、气缸偏置:在气缸体结构设计中使上部气缸中心线与下部曲轴中心线相离而不相交,这样的结构
特征称为气缸偏置。
34、柴油机供油提前角:泵油始点至活塞上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35、着火延迟期:喷油后,混合气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着火,形成着火延迟期。 六、简答题
1、简述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行程。答:进气行程结束时,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汽缸内容积逐渐减小,由于进、排气门均关闭,可燃混合气被压缩,至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行程结束。
2、简述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不同之处。答:⑴、汽油机可燃混合气在汽缸外部形成,时间较长;汽油机可燃混合气在汽缸内部形成,时间较短。⑵、汽油机靠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柴油机可燃混合气则是在高温、高压下自燃。
3、简述汽油机总体构造。答:汽油机主要是由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组成。即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起动系所组成。
4、简述湿式汽缸套的优缺点。答:⑴、优点:缸体上没有封闭的水套,铸造较容易,又便于修理更换且散热效果较好。⑵、缺点:缸体的刚度差,易产生穴蚀且易漏气漏水。
5、简述制造连杆的材料及处理方法。答:连杆一般采用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经模锻或辊锻而成,也有一些采用球墨铸铁制造。为了提高连杆的疲劳强度,通常还采用表面喷丸处理。
6、简述气门采用密封锥面的优势。答:⑴、能提高密封性和导热性;⑵、气门落座时,有自定位作用;⑶、避免气流拐弯过大而降低流速;⑷、能挤掉气门与气门座接触面的沉淀物,起自洁作用。 7、简述凸轮轴的功用。答:用来驱动和控制各缸气门的开启和关闭,使其符合发动机的工作顺序、配气相位及气门开度的变化规律等要求。此外,还可以用来驱动分电器、机油泵和汽油泵等。
8、简述冷起动喷油器的控制方式。答:冷起动喷油器控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冷起动温度开关直接控制;另一种是由电控单元(ECU)根据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来控制。
9、简述发动机曲轴位置及转速传感器的功用。答:它是控制系统中的主控参数之一,其作用是检测发动机转速、识别活塞上止点位置,提供电控单元(ECU)选取合适的喷油时刻和点火时刻。
- 7 -
10、简述何谓飞溅润滑方式。答:是利用发动机工作时某些运动零件旋转时,飞溅起的或从专设油孔喷出的油滴和油雾,对摩擦表面进行润滑的方式。
11、简述冷却系冷却强度调节方式。答:冷却强度调节方式有两种:一是改变通过散热器的空气量,靠百叶窗和风扇离合器来完成;二是改变通过散热器的冷却液量,靠节温器来完成。
12、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及作用。 答:曲柄连杆机构是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三部分组成,其作用是将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能,经机构由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13、简述曲轴的工作条件及其性能要求。答:曲轴在工作时,要承受周期性变化的气体压力、往复惯性力和离心力,以及它们产生的转矩和弯矩的共同作用。因此,要求曲轴用韧性和耐磨性都比较高的材料制造,一般采用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模锻。
14、简述活塞环的选配要求。答:活塞环的选配要求是:与汽缸、活塞的修理尺寸一致;具有规定的弹力,以保证汽缸的密封性:活塞环的漏光度、端隙、侧隙和背隙应符合原厂规定。
15、简述活塞销的选配原则。答:活塞销的选配原则是:同一台发动机应选用同一厂牌、同一修理尺寸的成组活塞销;活塞销表面应无任何锈蚀和斑点;质量差在10g范围内。
16、简述汽缸垫性能及使用要求。答:汽缸垫要耐热、耐蚀,具有足够的强度、一定的弹性和导热性,从而保持可靠的密封性。另外,还要求汽缸垫能较方便地拆卸和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17、简述气门弹簧的功用。答:是使气门自动回位关闭,并保证气门与气门座的座合压力;还用于吸收气门在关闭过程中各传动零件所产生的惯性力,以防止各个传动件彼此分离而破坏配气机构正常工作。
18、简述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的措施。答:(1)、减小进气系统的流动损失。(2)、减少对新鲜充气量的热传导。(3)、减少排气系统对气流的阻力。(4)、合理选择配气正时。(5)、利用进、排气管内的动态效应。
19、简述气门间隙的逐缸调整法。答:(1)、打开气门室盖,检查哪一缸的进、排气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如果凸轮轴上置式,则看哪一缸进、排气门凸轮的基圆对准气门杆)。(2)、可检查与调整该缸进、排气门的间隙。(3)、转动曲轴,以同样方法检查其余的各缸气门间隙。 20、简述配气相位失准的原因。答:(1)、维修质量的影响。(2)、使用中配气相位的变化。(3)、动态变形引起配气相位偏移。(4)、使用条件的影响。
21、简述点火系的组成及作用。答:汽油机点火系是由电源(蓄电池和发电机)、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花塞等组成,其作用是按一定时刻向汽缸内提供电火花以点燃缸内可燃混合气。
22、简述空气供给系统的功用。答:是向发动机提供与负荷相适应的清洁的空气,同时测量和控制进入发动机汽缸的空气量,使它们在系统中与喷油器喷出的汽油形成空燃比符合要求的可燃混合气。 23、简述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过程。答:发动机工作时,电动汽油泵把汽油从油箱中泵送出去,经汽油滤清器除去杂质和水分后,流入燃油分配管,然后分送至各个喷油器和冷起动喷油器。燃油分配管上装有油压调节器,对燃油压力进行调整,多余的燃油经油压调节器流回油箱。
24、简述喷油器常见故障及其影响。答:喷油器常见故障有:电磁线圈不良或断路,导线和连接器接触不良和控制电路故障。喷油器故障将导致发动机不能起动以及发动机运转不正常等问题。 25、简述电控共轨燃油系统的优点。答:(1)、自由调节喷油压力(共轨压力)。(2)、自由调节喷油量。(3)、自由调节喷油率形状。(4)、自由调节喷油时间。
26、简述霍尔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答:当电流通过放在磁场中的半导体基片,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在垂直于电流与磁场的半导体基片的横向侧面上,即产生一个与电流和磁场强度成正比的霍尔电压。
27、简述起动系的组成及作用。答:起动系是由起动机和起动继电器等组成,其作用是带动飞轮旋转以获得必要的动能和起动转速,使静止的发动机起动并转入自行运转状态。
28、简述压力润滑及其主要润滑部位。答:压力润滑就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源源不断地送到零件的摩擦面间,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并能承受一定机械负荷的油膜,尽量将两摩擦零件完全隔开,实现
- 8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