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四轮基础专项练23古代文化知识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四轮基础专项练23古代文化知识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8:56:12

基础专项练23 古代文化知识

1.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祭酒”是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孟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B.“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C.“三牲”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也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D.“膜拜”是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 答案 A

解析 “孟子”应为“荀子”。

2.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最早见于诸子散文中,后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称“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

B.“九拜”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C.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

D.“会试”是明清两代每四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答案 D

解析 “会试”是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

3.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辞》运用楚地的方言声韵,叙写了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B.“土官”是相对于“流官”而言的,是封建王朝封赐的独霸一方能世袭的官员或统治者。 C.“漕运”指从水路运粮食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等,这种粮食称漕粮。

D.“游宴”也作“游燕”,指游乐时饮的酒,古书有“上欲遵武帝故事,与近臣游宴”之句。 答案 D

解析 “游宴”指游乐,嬉游宴饮。

4.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授,古职官名,宋、元以后府、州、县学的学官,掌管学校的课试等职务。 B.酬唱,亦作“唱酬”“唱和”,指用诗词与别人相互酬答唱和。 C.稽首,跪下并拱手至地,古代汉族跪拜礼,为“九拜”之一。

D.墓志铭,是放在墓中以备稽考的石刻文字,记录死者姓名、生平等和对死者的称颂、悼念等。 答案 C

解析 “稽首”指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5.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鼎”,形制多为圆腹三足两耳,主要用于煮肉盛肉,腹下可烧火。后来常用“钟鸣鼎食”形容贵族生活奢侈豪华。

B.“齐宣王”,春秋时齐国国君,与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合称“春秋五霸”。 C.古代的座次坐西向东为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是坐东朝西。 D.古人见面常用的礼仪是拜礼和揖礼。前者主要以叩头跪拜为主,后者则以拱手示意为主。 答案 B

解析 “齐宣王”应改为“齐桓公”。

6.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坐”指定罪,获罪。在中国古代,连坐是指一人犯罪而使其整个家族遭牵连受罚或被诛灭的制度。

B.“博士”是官名,秦汉时为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檄书”指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D.“从子”是亲属称谓词,原本将血缘隔得较远的子侄辈笼统地称为从子,后将亲兄弟之子(即侄子)称为从子。

答案 A

解析 “连坐”,中国古代因一人犯罪而使有一定关系的人(如亲属、邻里或主管者)连带受刑的制度。又称“相坐”“随坐”“从坐”“缘坐”。 7.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谥号:谥号是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的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B.仁义:“仁”是儒家的一种含义广泛的道德观念,是各种善的品德的概括,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义”,儒家学说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准则。

C.大夫:先秦时代职官等级名。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家:大夫的封邑。封邑是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地。

D.孝悌忠信:儒家八德中的内容。儒家八德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儒家倡导的做人的根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孝悌”指的是对父母要孝顺。 答案 D

解析 “悌”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相互帮助。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基础专项练23 古代文化知识 1.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祭酒”是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孟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B.“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C.“三牲”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也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D.“膜拜”是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 答案 A 解析 “孟子”应为“荀子”。 2.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最早见于诸子散文中,后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