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桥梁毕业设计预应力T梁DOC
第一章 桥型选择
1.1、 方案比选的原则:
在桥梁设计中必须遵从适用、经济、安全和美观的基本原则。具体应满足以下各项要求:①.安全可靠的原则,即所设计的桥梁结构在强度、稳定和耐久性方面应有足够的安全储备;防撞栏杆应具有足够的高度和强度,人与车流之间应设防护栏,防止车辆撞人人行道或撞坏栏杆而落到桥下。②.适用耐久的原则,即 桥梁结构在通过设计荷载时不出现过大的变形和过宽的裂缝;桥跨结构的下方要有利于泄洪;桥梁的两端要便于车辆的进入和疏散,而不致产生交通堵塞现象等;考虑综合利用,方便各种管线(水、电气、通信等)的搭载。③.经济合理的原则,即桥梁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和方便施工的原则;经济的桥型应该是造价和养护费用综合最省的桥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维修的方便和维修费用少,维修时尽可能不中断交通,或使中断交通的时间最短。④.技术先进的原则,即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桥梁设计应尽可能采用成熟的新结构、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在注意认真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充分利用最新科学技术成就的同时,努力创新,淘汰和摒弃原来落后和不合理的设计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贯彻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提高我国的桥梁建设水平,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桥梁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桥位选择、桥跨布置、基础方案、墩身外形、上部结构施工方法、施工组织设计等全面考虑环境要求,采取必要的工程控制措施,并建立环境监测保护体系,将不利影响减至最小。
1.2、方案比选
方案一:(3×3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
本桥的横截面采用最基本的T型截面。T型梁的翼板构成桥梁的行车道板,直接承受车辆和人群荷载的作用,又是主梁的受压翼缘,在预应力混凝土梁中,受拉翼缘部分做成加宽的马蹄形,以满足承受压应力和布置预应力钢筋的需要。它的优点是:外形简单,制造方便,肋内配筋可做成刚劲的钢筋骨架,主梁之间借助横隔梁连接,整体性较好,接头也较方便。但构件的截面形状不稳定,运输和安装较麻烦;横向接头正好位于桥面板的跨中,对板的受力不利。 桥采用装配式施工,根据经济因素及现场的吊装能力,主梁间距一般在1.8—
1
2.2m之间,本方案选用2.4m,整个横桥向共6片主梁,设计主梁宽均为2.4m。预制时,主梁宽1.8m。T梁翼缘板边缘厚16cm,在与腹板相接根部厚25cm,腹板厚度20cm,底部逐渐变宽为马蹄形,马蹄宽为44cm。为增加桥梁的整体稳定性,每片T梁分别设5道横隔板与相邻T梁横向连接,翼缘之间采用60cm宽湿接缝填实连接为整体,以使各片梁共同受力。主梁高2.0m。
采用后张法施工,根据简支梁的受力特点采用曲线配筋的形式。预应力筋全部弯至梁端锚固的布置形式,这样布置可使张拉操作简便,预应力筋的弯起角度不大(一般都小于20°的限制),对减小摩阻损失有利。
方案二:(28+34+2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作为超静定结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由于预应力结构能充分发挥高强材料的特性,促使结构轻型化,以致具有比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大得多的跨越能力,同时它还可以有效地避免混凝土开裂,特别是处于负弯矩区的桥面板的开裂。连续梁桥的伸缩缝少,变形缓和,行车平稳的同时,它的材料要求高,采用悬臂法分段施工时,会导致内力的变化,故在设计中还应计及连续梁在施工中的结构体系转化问题;模板支架安装较为复杂,而且后期养护较为复杂。
横截面采用箱型截面,便于顶、底板内布置预应力筋;梁高取跨径的1/16~1/26,本设计梁高取2m。本桥采用单箱单室(如图3)的截面形式及立面图(如图4),因为跨度较大(对连续梁桥),在外载和自重作用下,支点截面将出现较大的负弯矩,
2
从绝对值来看,支点截面的负弯矩大于跨中截面的正弯矩,因此,采用变截面梁能符合梁的内力分布规律,变截面梁的变化规律采用二次抛物线。
施工方法:采用顶推法施工,预应力筋布置形式为直线型。上、下的通束使截面接近轴心受压,以抵抗顶推过程中各截面承受的正负弯矩。待顶推完成后,再在跨中的底部和支点的顶部增加局部预应力筋,用来满足运营荷载下相应的内力要求。
方案三:(82)m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
本方案桥梁主跨为预应力混凝土斜腿刚构,斜腿支点间距为82m。结构兼有拱和梁的特点,斜腿与跨中形成拱的作用,承受较大的轴向压力,但只分担较小的弯矩。由于是超静定结构,还须考虑预应力、混凝土收缩徐变、温度变化等因素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并尽量予以减小。在梁端设活动支座,腿趾处设铰支座而形成为三次超
3
静定结构。
在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由于赘余约束的存在,在预加张拉力作用时将产生次应力,它可能增加结构某些部分的负担;其次中跨存在较大的轴向压力,而边跨对中跨有卸载作用;此外梁端支座对梁的上翘是没有约束的,所以应尽量避免梁端出现负反力。基于上述因素,对边跨与中跨及梁高的比值作了多种选择,最后选定的尺寸是张拉应力最小,梁体各部受力比较合理,梁端基本上不出现负反力。
为了减小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对结构内力的影响,预应力配筋采用“吻合索”,就是使钢束群重心线与实际的预应力线相吻合。斜腿按偏心压杆设计。施工时要安装支架,现场浇筑等工作时尽量对称进行,使支架受力均匀,变形小,施工工艺较简单,安全可靠。 方案比选表 方案 设计方案一 设计方案二 设计方案三 斜腿刚构,兼有梁和拱的外形简单,制造方便,伸缩缝少,变形缓和,行受力特点,而且能充分利适用性 整体性较好,接头也车平稳。 用材料,构件外形简单,较方便,行车较舒适。 结构安全可靠。 全桥线条简洁明快,与周 美观性 构造简单,线条简洁 围环境协调好,因此,桥 全桥线条简洁,较美观 型美观 可以机械化施工,预对施工精细化要求高,相对于简支T型梁和连 施工难制件运输和安装较预应力筋布设较为麻续箱形梁施工复杂,支易 麻烦,施工较为方烦,相对方案一困难 便。 经济性 等截面形式能大量连续梁刚度大,变形小,伸充分发挥了高强材料的 节约模板,加快建桥缝少,能充分利用高强材料特性,而且提高了混凝 进度,简易经济,但特性,促使结构轻型化,跨的抗裂性,促使结构轻 不能充分利用截面能力强。 作用,基础设计量大。
4
架模板安装困难。 型化。后期养护成本较 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