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0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 地理试题 附答案
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 地 理 2020.5
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 选择题(共6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北京故宫养心殿院内,存有一架清代日晷,属赤道日晷,即晷面与赤道平行。晷盘两面都有刻度,冬夏须分别视不同盘面,阳光照射铁针,针影投于盘面,视针影变化而知时刻。读图回答1~2题。
1. a、b、c所示为二分二至日正午时刻太阳方位,a表示的节气为(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2. 下列有关该地日晷说法正确的是( ) A. 针影长度和针影方位均随时光变化 B. 一天有12个时辰,卯时是指6时
C. 清明至谷雨期间每天针影在盘面上的移动的角度变小 D. 五一劳动节当天日出时,针影偏盘面下方
澳大利亚威廉湾国家公园绿水潭以其碧绿的海水和花岗岩巨石环绕的海滩而享有盛名。下图为绿水潭景区局部景观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 图示景区的岩石( ) A. 由变质作用形而 B. 可能含有化石 C. 由岩浆冷凝形成 D. 多气孔构造
4. 图示岩体景观的形成过程大致是( ) A. 变质作用→地壳抬升→沉积作用 B. 沉积作用→外力侵略→地壳抬升 C.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 岩浆喷发→地壳下沉→沉积作用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流域部分地区地层分布图,图中实线为地层分界线,虚线为等地下水位线。据此回答5~6题。
5. 下面四幅地层剖面图能正确反映沿甲、乙线地层分布状况的是( )
6. 图示区域内地下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为( ) A. 东岸河流补给给地下水 B. 河流补给给两岸地下水 C. 两岸地下水均补给给河流
D. 西岸补给给河流,东岸河流补给给地下水
读亚洲东部某月16日18时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7~8题。 7. 图中P气压中心正日益增强,推测该月是( ) A. 1月 B. 5月 C. 7月 D. 9月
8. 此时各地天气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 A. 银川晴朗少云
B. 马尼拉可能发布暴雨警报 C. 广州将经历冷锋天气过程 D. 平壤风力较上海大
下图为某岛国四处山地植被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常绿林、落叶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读图回答9~10题。
9. 该国最有可能是( ) A. 菲律宾 B. 日本 C. 英国 D. 冰岛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丙山所处纬度最高
B. 同时体现了沿海向内陆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 植被分界线倾斜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 D. 海拔2 000米以上无阔叶树种
木核楞(图甲)选材自然,以原木搭接排列成墙,有棱有角。垒原木时一般都垫上苔藓(图乙),房门多数朝北开,留出南墙开窗户,以增加采光面积;木刻楞民居有调节温度、水分和平衡情绪的作用,冬暖夏凉,被誉为“长寿木屋”。据此回答11~12题。
11. 据图文推测,建造木刻楞的居民最有可能为( ) A. 壮族 B. 傣族 C. 俄罗斯族 D. 藏族
12. 建造木刻楞时原木缝隙间垫上苔藓的主要目的是( ) A. 吸水防潮 B. 防风保暖 C. 加固墙体 D. 绿化美化
出生地与登记地发生分离的人口被称为终身迁移人口。下图为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抽样数据)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 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主要来自( ) A. 西南地区 B. 华东地区 C. 北方地区 D. 周边省(区、市)
14. 安徽、河南两省迁往武汉市的终身迁移人口数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发展程度差异 B. 地域开放程度差异 C. 人口迁出数量差异
D. 与沿海较发达地区距离远近差异
读我国主要特色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15~16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