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系统工程复习要点
Ⅰ故障率ⅡⅢ2.可靠度和故障率关系:R(t)=e-λt
其中λ为故障率,为常数。R为可靠度。 3.串联系统:Rs=R1×R2×R3?×Rn
4.并联系统:Rs=1-(1-R1)(1-R2)(1-R3)?(1-Rn) 考点:结合串联,并联形式算可靠度 例如
以汽车制动系统为例,计算其可靠度。下图为其可靠性框图:
A2液压系统●●●前轮系统A1脚踏装置λ﹙τ﹚早期故障期偶然故障期损耗故障期运行寿命(a)电子部件故障率ⅠⅡⅢ●●B1手控杆B2手闸系统λ﹙τ﹚损耗故障期早期故障期偶然故障期运行寿命(b)机械部件
A2主控缸●●A3液压管路●●●C1左前轮●●C2右前轮●●●●●B2机械联动装置●●D1左后轮●●D2右后轮后轮系统
- 9 -
从图可看出,该系统有两套部分独立的子系统,一套是脚踏操作式液压系统A,另一套是手控式机械系统B,二者是并联关系。液压系统由三个单元组成:脚踏装置(A1)、主控缸(A2)和液压管路(A3),他们之间是串联关系。手闸系统由两个单元组成:手控杆(B1)和机械联动装置(B2),二者之间亦是串联关系。两个子系统控制同一套闸瓦,为了安全运行起见,或是两个前轮C,或是两个后轮D必须同时作用,否则汽车就会失控。因此,控制系统与前后轮系统之间是串联系统,车轮系统分前轮和后轮两个子系统,他们是并联关系。前后轮子系统均由两个轮子组成,如前轮C1和C2,后轮D1和D2,他们均是串联关系。
给定图中各单元的可靠度分别为: R(A1)=0.995,R(A2)=0.975,R(A3)=0.972
R(B1)=0.990,R(B2)=0.980 R(C1)=R(C2)=R(D1)=R(D2)=0.980
欲算整个系统的可靠度,先计算出各个子系统的可靠度:
(1)液压系统
R(A)=R(A1)R(A2)R(A3) =0.995×0.975×0.972 =0.942 (2)手闸系统
R(B)=R(B1)R(B2)=0.990×0.980=0.970
- 10 -
(3)前轮系统
R(C)=R(C1)R(C2)=0.980×0.980=0.960 (4)后轮系统
R(D)=R(D1)R(D2)=R(C)=0.960 (5)A、B并联系统
R(AB)=1-[1-R(A)][1-R(B)] =1-(1-0.942)(1-0.970) =0.998 (6)C、D并联系统
R(CD)=1-[1-R(C)][1-R(D)] =1-(1-0.96)(1-0.96) =0.998
最后计算整个制作系统的可靠度为:
Rs =R(AB)R(CD)=0.998×0.998=0.996
计算结果表明:如果有1000辆行驶着的汽车,则有4辆可能因车闸故障而造成灾祸。
第五章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1.故障模式:是从不同表现形态来描述故障的,是故障现象的一种表征,即由故障机理发生的结果—故障状态。 2.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的特点:
(1)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是通过原因来分析系统故障(结果)。 (2)系统发生故障便可能丧失其能力(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是以功
- 11 -
能为中心,以逻辑推理为重点的分析方法)。
(3)该方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不需要数据作为预测依据,只要有理论知识和过去故障的经验积累就可以了,因而便于掌握。当个人知识不够时,可采用集思广益的办法进行分析。
(4)该方法适用于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装备设计和预防维修等环节。
3.故障:所谓故障,一般是指元件、子系统、系统在规定的运行时间、条件内,达不到设计规定的功能。(讨论故障不能离开“功能”、“时间”、“条件”三个因素)
4.故障的功能:若从可靠性定义来说,一般可从五个方面来考虑:运行过程中的故障;提前动作;在规定的时间不动作;在规定的时间不停止;运行能力降低、超量或受阻。
5.故障的条件:
外因:外部应力、人员差错、环境条件、使用 条件变化
6.时间:故障不具有时间性,故障发生的难易程度是随时间变化的。 7.故障原因:
(1)内在原因:①系统、产品的硬件设计不合理或存在潜在的缺陷,如设计水平低,未采取防震、防湿、减荷、安全装置、冗余等设计对策;
②统、产品中零、部件有缺陷;
- 12 -
内因:内部原因、缺陷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