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系统工程复习要点
3级:危险的——会造成伤害,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 4级:破坏性的——会造成灾难性事故 6.危险性控制
1)防止能量的破坏性作用
①限制能量的集中和蓄积 a.防止能量的逸散 ②控制能量的释放
b.延缓能量的释放 c.另辟能量释放
a.在能源上采取措施
③隔离能量
④其他措施
2)降低损失程度的措施 3)防止人的失误
第三章 安全检查表
1.安全检查表的功用(优点)
(1)安全检查人员能根据检查表预定的目的、要求和检查要点进行检查,做到突出重点,避免疏忽、遗漏和盲目性,及时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
(2)针对不同的对象和要求编制相对应的安全检查表,可实现安全检查的标准化、规范化。同时也可为设计新系统、新工艺、新装备提供安全设计的有用资料。
- 5 -
b.在能源和人与物之间设防护屏障 c.设置安全区,安全标志等
(3)依据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是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和纠正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有效方式。它能克服因人而异的检查结果,提高检查水平,同时也是进行安全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4)可作为安全检查人员或现场作业人员履行职责的凭据,有利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也可为新老安全员顺利交接安全检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安全检查表的种类 ①设计审查用安全检查表 ②厂级安全检查表 ③车间用安全检查表 ④工段及岗位用安全检查表 ⑤专业性安全检查表
3.安全检查表的编制:①有关规程、规范、规定、标准与手册 ②国内外事故情报 ③本单位的经验 4.编制安全检查表应注意的问题
①编制安全检查表的过程,实质是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系统化的过程,一个高水平的安全检查表需要专业技术的全面性、多学科的综合性和对实际经验的统一性。为此,应组织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安技人员深入现场共同编制。
②按查隐患要求列出的检查项目应齐全、具体、明确,突出重点,抓住要害。为了避免重复,尽可能将同类性质的问题列在一起,系统地列出问题或状态。另外应规定检查方法,并有合格标准。防止检查表
- 6 -
笼统化、行政化。
③各类检查表都有其适用对象,各有侧重,是不宜通用的。如专业检查表与日常检查表要加以区分,专业检查表应详细,而日常检查表则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④危险性部位应详细检查,确保一切隐患在可能发生事故之前就被发现。
⑤编制安全检查表应将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危险性预先分析和可操作性研究等方法结合进行,把一些基本事件列入检查项目中。 考点:自己编制检查表
第四章 可靠性问题
一.概念
1.可靠性: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功能的能力。
2.可靠度: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规定的条件下和预期的使用期内,完成其功能的概率。
主要因素:①具体的对象 ②所规定的功能及失效现象 ③规定的条件 ④规定的时间 ⑤概率
3.安全性:人们在某一种环境中工作或生活感受到的危险或危害是已知的,并且是可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
4.风险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的可能性,其程度可用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大小的乘积表示。
- 7 -
5.有效度:是在某种使用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系统或产品保持正常使用状态的概率。
6.维修度: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对可修复的产品系统或零件的维修,能完成的概率。
有效度、可靠度和维修度的关系: A(t,τ) =R(t)+[1-R(t)]*M(t)
有效度 可靠度 维修度
7.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MTTF):是指不可修复的产品,由开始工作直到发生故障前连续的正常工作时间(平均寿命)
8.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指产品发生故障后经修理或更换零件仍能正常工作,其在两次相邻故障间的平均工作时间(平均正常工作时间)
9.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指产品出现故障后到回复正常工作时需要的时间(维修度) 二.公式 1.故障曲线
- 8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