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21:59:12

的“一面”的印象,逼真地勾画了鲁迅先生真切动人的形象,从而写出了“一面”的力量、“一面”的意义,从一个侧面深刻地反映了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一面》是一篇回忆鲁迅的文章,最初发表在1936年11月5日出版的《中流》杂志一卷五期上,当时离鲁迅逝世只有半个月时间,第二年收入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先生纪念集》。在这以后的四十多年中,多次被收入各地结集出版的鲁迅回忆录里。

三、初读课文:

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读完以后,合上课本,讲述出故事情节。(要求:抓住叙述事件的六要素。)

时间:1932年秋天的一天 地点:内山书店

人物:我,鲁迅,内山完造

起因:因接班还要等半个钟头,到内山书店躲雨、歇歇。

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 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的鼓舞和影响。 简单概括:四年前,“我”在内山书店和鲁迅有过一面之缘,在先生的推荐下,我用一元钱买下了两本书,同时也被先生的崇高人格所感动。

研读课文:

细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一共对鲁迅先生的外貌进行了几次描写,完成下表。 明确:一共三次。 第一次 鲁 迅 外 貌 特 征 瘦瘦的,五十上下,穿牙黄长衫,咬着烟嘴 咬着烟嘴,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精神很好;头发约莫一寸长,一根一根直竖着;胡须很打眼,第二次 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正直而慈祥的眼光;竹枝似的手指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第三次 手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微笑;点头 提问①:这几次描写,作者的观察角度有什么不同呢? 明确: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局部。

提问②:作者写鲁迅的外貌,重点展示的是他的什么特征?作者为什么要反复突出他的“瘦”? 明确:很瘦,但精神很好,借以反映鲁迅把整个身心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我”对先生无限爱戴、敬仰之情。

提问③:能不能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以鲁迅的一句诗来描述出自画像? 明确:“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提问④:因此鲁迅才是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师傅、战士”,那么对于这些称呼,你是怎么样理解的呢?

明确:见教参。

除了对鲁迅的外貌描写,本文还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能不能模仿老师的例子进行简单的赏析?

例如: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赏析:“费力”表明我生活艰难,但还是拥有着高尚的精神追求,我是一名追求进步的青年。“——他的手多瘦啊!”是从我的观察得出的结论,在此也有强调的作用,突出了鲁迅的瘦,表现了我对鲁迅的关心,既写出了作者为鲁迅的崇高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也表达出作者对鲁迅由衷的感谢和崇敬之情。

明确: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

(老师在此重点指导。)

c)通过对鲁迅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谦虚、奉献、慈爱、爱憎分明、精神矍铄、坚强刚毅、关心支持追求进步青年的老人。

第二课时

导入:首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过的内容,通过描写手法的运用,鲁迅先生的形象可以说已经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脑海里了。我们本节课再从我的感情的角度进一步感受鲁迅的形象。

快速搜索:

请大家默读或分角色朗读课文,假如你就是阿累,你能找出哪些是他当时内心的感受的句子吗?并做以简单的分析。

二、学会质疑:

导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感悟,并能提出问题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例如老师读完课文以后有这样的疑问:

1、先生明明去世了,我们本该十分悲痛,但作者却不愿恣情悲痛,还写到“这还不是恣情悲痛的时候”,这不是矛盾的吗?

明确:“不愿恣情悲痛”表示在鲁迅逝世后,仅仅感到无限悲痛是不够的,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不是时候”是指当时社会太黑暗,要赶快顽强战斗。因此“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迹,继续前进”这儿又进一步显示了“一面”给“我”的精神力量。

2、明确:例如:“结结巴巴,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那个名字在我心里乱蹦”说明作者见到鲁迅心里非常高兴,但没有把他的名字说出来,这符合常理吗?

明确:“结结巴巴”显示出作者突然发现自己崇敬热爱的鲁迅先生站在身旁,一种深切的感动的神态和幸福的心情,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向四周望了望”表现出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与险恶,作者有意强压自己激动兴奋的感情,竭力保护鲁迅。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由衷的敬爱和爱护之情。

(老师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质疑。) 三、学会写作:

(一)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明确:①题材典型,以小见大。本文所写的事情是极其平常的,但具有典型意义,小中见大,于细微之处见鲁迅的伟大人格。

②抓住特征描写外貌,并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通过外貌描写,突出了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③词语的感情色彩强烈。例如:“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这句话中的词语充满了尊敬、爱戴的感情。

(二)拓展延伸:

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出和某人的“一面”之缘。 课后练习(可以选择):

通过学习本文,你对鲁迅先生有了些什么新的认识,写一段话阐述一下自己的理解。 你还知道鲁迅先生的故事、名言……或后人对鲁迅的评价与纪念吗?请写一则。

第三课:我的老师(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并掌握记叙的要素。

2、能概括出文中七件事例及其选材角度。

3、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导入: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有哪些是终生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也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的。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

一、检查预习: 1、生字词:

焚香(fén) 褪色(tuì) 磕头(kē) 占卜(bǔ) 2、解释:

模仿: 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纯真: 纯洁真挚。

狡猾: 诡计多端,不可信任。 纠纷: 争执的事情。

作者简介: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1920年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1938年四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写作缘起:这篇文章系节选,原文有四千多字,写了三个教师。作者说过:该文“是《教师报》一个熟人热情索稿‘逼’出来的。然而,又不能说是‘逼’出来的,‘硬’写出来的。因为在动笔之前,我确实回到我的童年,或者说沉入到我的童年,对那时的儿童世界作了一番遨游。这样,童年时遇到的几个老师,便浮现在我的眼前。尤其是我写的那位蔡老师,又重新激动着我的感情。可以说,那篇文章是真情实感。”

二、导读思考:

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明确:本文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共记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课外教我们跳舞;③带我们观察蜜蜂;④教我们读诗;⑤我们对老师的依恋;⑥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睡梦中去找老师。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三、加深印象: 1、口头复述:

(1)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 (2)“睡梦中找老师”的故事。

(要求:说清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所选择的事件表达了师生之间怎样的感情?

明确:前五个事例写蔡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真挚感情。后两个事例,写“我”对蔡老师的依恋。后两个事例是在前五个事例的基础上写的,是爱戴、依恋蔡老师感情的步步加深。

所以全文贯穿始终的一条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

第二课时

导入:作者通过回忆七件小事,抒发了对蔡老师的爱戴、依恋、思念之情,感情步步加深,使文章有

巨大的感染力。那么这节课我们再来仔细研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一、温故:

1、指名朗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明确: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有:“难忘”、“温柔和美丽”、“慈爱”、“公平”、“伟大”、“依恋”、“想念”、“可惜”等等。

2、同学们刚才找出了表达作者感情的部分词语,仅从这些词语,能否体现作者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为什么呢?

学生充分讨论、争辩。

教师归纳:这些词语确实可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但是,如果离开一定的语言环境,离开具体的描述语句,就无从体现作者对老师的热爱、怀念之情。

二、知新:

1、细读课文,想一想蔡老师教的是什么学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证明? 明确:蔡教师是教语文(当时称国文)学科的。文中有这几处地方可以说明:(1)“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2)“让我们观察蜜蜂”。(3)“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4)“我用石板一迎”(注:“石板”,是旧时私塾和50年代小学生练习毛笔字、听写生字词用的学习用品。有的地方称之为“粉板”。用石片或木板制成)。

2、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都认为蔡老师是一位好老师。请大家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蔡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明确: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热爱学生的好老师。

三、明察秋毫:

导入:本文的感情波澜不是荡漾在字面上,而是蕴含在平实的文字里,好像一股涓涓细流,绵长深远。 例如: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老师的分析是:“仅仅”限定“有一次”,说明是仅有一次。“好像”,意思是不过做做样子,不是真打。“落”的速度慢,手里有控制,与“抽”“挥”大不一样。“迎”与“落”相当,说明不是真打。“敲”,又是在“边上”,也说明不是真打,用词极有分寸。全句表现了蔡老师爱学生,师生关系亲密、融洽。

你觉得哪些词句用的好呢?

明确分析:1、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明确:文中的“狡猾”,是调皮、机灵的意思。它形象地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深刻理解和爱戴。

2、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

明确:一般的情况下,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这里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

( 老师根据学生的分析详细讲解。) 抛砖引玉:

根据全文内容,结合预习提示,引导学生就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1)详略得当、疏密相间的结构。

(2)自然朴素的语言,深沉丰富的感情。 (3)神态及心理的逼真描写。 (4)围绕中心,精心选材。 课后巩固:

1、写一段话,送给你最喜爱的老师。 2、背诵文中的诗。

3、学完本课,你还有哪些疑问,请写下来,并询问老师。 (例如蔡老师明明是女的,可为什么作者称她为先生呢?)

第四课: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两课时)

搜索更多关于: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的“一面”的印象,逼真地勾画了鲁迅先生真切动人的形象,从而写出了“一面”的力量、“一面”的意义,从一个侧面深刻地反映了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一面》是一篇回忆鲁迅的文章,最初发表在1936年11月5日出版的《中流》杂志一卷五期上,当时离鲁迅逝世只有半个月时间,第二年收入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先生纪念集》。在这以后的四十多年中,多次被收入各地结集出版的鲁迅回忆录里。 三、初读课文: 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读完以后,合上课本,讲述出故事情节。(要求:抓住叙述事件的六要素。) 时间:1932年秋天的一天 地点:内山书店 人物:我,鲁迅,内山完造 起因:因接班还要等半个钟头,到内山书店躲雨、歇歇。 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 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的鼓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