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吉林省松原市物理高一(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1
6.蹦极是一项户外休闲活动,跳跃者站在约40米以上高度的位置,用橡皮绳固定住后跳下,落地前弹起。如图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至B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C点时合力为零,到达最低点D后弹起。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在这个过程中
A.经过B点时,运动员的速度最大
B.从O点到C点,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不变 C.从B点到C点,运动员的速度不断增大 D.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7.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由此可知,当极短
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加速度,上面用到的物理方法分别是( ) A.控制变量法;微元法 B.假设法;等效法 C.微元法;类比法 D.极限法;类比法
8.如图甲所示,在杂技表演中,猴子沿竖直杆向上运动,其v-t图像如图乙所示。人顶杆沿水平地面运动的x-t图像如图丙所示。若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猴子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B.猴子在2 s内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t=1时猴子的速度大小为4m/s D.t=2 s时猴子的加速度大小为0 m/s 9.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流表上( )
A.串联一个15kΩ的电阻 B.串联一个14.5kΩ的电阻 C.并联一个15kΩ的电阻 D.并联一个14.5kΩ的电阻
10.被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是测出引力常量的物理学家( ) A.伽里略
B.卡文迪许 C.牛顿
D.开普勒
11.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3所示.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可能的是 ( )
、内阻
,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5V的电压表,应在电
2
A.t′=t1,d=S C.t′=
B.t′=D.t′=
11t1,d=S
4213t1,d=S 2411t1,d=S 2212.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是
A.焦耳(J) B.瓦特(W) C.千克(kg) D.牛顿(N) 二、填空题
13.地球表面的平均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用上述物理量估算出来的地球平均密度是_________。
14.一物体在水平面内沿半径 R=20cm的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V=0.2m/s,那么,它的向心加速度为______ m/s,它的周期为______s.
15.用相同的水平拉力F分别使质量为m和2m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移动相同位移s,若拉力F对两个物体做功分别为W1和W2,则W1和W2之间的关系为W1 W2.(填=、>、<)
16.细胞膜的厚度约等于800nm(1nm=10-9m),当膜的内外层之间的电压达0.4V时,即可让一价钠离子渗透。设细胞膜内的电场为匀强电场,则钠离子在渗透时, 膜内电场强度约为 ________ V/m, 每个钠离子沿电场方向透过膜时电场力做的功等于 ____________J.
17.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4N、6N、7N ,若这三个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上,则该物体所受三力的合力的最大值为 _______ N,最小值为 ___________ N。 三、实验题
18.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中 (1)下列仪器需要用到的有____
2
(2)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步骤,其中有误的步骤是______ ..A.将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一端,并接在220V交流电源上 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后,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3)在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电源频率为50 Hz,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测量出x5=4.44cm、x6=4.78cm,则打下“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