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分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研究进展 - 图文
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相应产生的废弃物较少,但是各国政府对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仍很重视。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已被公认为解决塑料污染的有效途径。
2.2国内高分子废弃物循环利用现状
国内废塑料回收业作为一新兴产业,已经为我国废旧塑料资源再生、治理“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了一定的成绩。突出的有:以浙江省东阳废塑城为首的七大废旧塑料集散地;大连、成都、重庆、沈阳、株洲、青岛、邯郸、张家口、北京、郑州等地分别从日本、德国引进了20余套熔融再生利用废旧塑料生产装置;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用废旧塑料制编织袋加工基地等。另外,还有各地塑料加工企业或引进或开发的不同生产规模的各类废旧塑料回收加工装置等。这些废旧塑料集散地、加工基地、回收加工装置等已经初步形成了我国的废旧塑料加工业,消耗掉相当数量的“白色垃圾”。如山东省的桑村镇塑料编织袋加工基地,拥有塑料颗粒加厂201家,塑料编织厂23家,形成了废旧塑料的收购、运输、加工、印刷一条龙,每年吃掉“白色垃圾”12万吨,年产编织袋5亿条,年销售额3.5亿元。
但是,与国外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加工业相比,无论从技术、规模、回收率以及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我国在总体上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例如: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废旧塑料回收率为9%,20世纪末达到35%以上;而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约在5%左右,20世纪末仍不足20%。在一些重视能源回收利用的国家,其塑料回收率极高,如瑞典高达91%,其中78%用于能源回收;丹麦的回收率为85%,其中76%用于能源回收。德国、奥地利、瑞士、荷兰、比利时等这些欧盟国家都有相当高的回收利用率。
1992年我国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中国塑料工业协会成立了全国废旧塑料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来指导全国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工作。据农业部和中国轻工业总会等部门估计,我国1994年产生废塑料的量达400万吨,约占当年塑料消费(810万吨)的50%左右,这一数量还将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中国目前一年生的废塑料达500万吨,其中只有10%加以回收利用,20~30%被焚烧或填埋,60~70%被堆放、任意丢弃或倒入江河湖海。废塑料的组成中聚乙烯的比例最大,其次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我国废塑料的再生利用起步较早,到80年代初,废塑料的再生利用率(指再生树脂占塑料制品生产的比例)已超过20%,高于当时有些欧美国家。目前,每年约有130万吨的废塑料(包括进口废塑料和国内回收的废塑料)用于再生利用。1994年810万吨塑料消费中就有16%为再生塑料制品。虽然从绝对数量上看废塑料的回收和再生利用有很显著的增长,回收量从1980年24万吨增加到了1994年73万吨,但比较而言,国内废塑料的回收率(即回收量占消费量的比例)和再生利用率都有明显下降的趋势[8][9]。
10
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经过了近20年的探索,有一定的进展,回收利用企业也初具规模。但技术的发展局限性很大,回收方式单一,目前仅在熔融再生利用方法上具备一定的基础,而在热分解回收油和气、回收化工原料、焚烧回收热能等利用方面进展较缓慢,可以说才刚刚起步。至于混合废塑料的分选分离技术,更是落后,基本上还未涉足。而且,废塑料回收利用的加工企业,绝大部分是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甚至很多是个体企业。由于条件所限,普遍存在工艺技术落后,生产设备简陋,工人素质差,产品质量低等现象,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相继从日本、德国引进20余台熔融法再生加工利用废塑料的装置,这些设备的进口,促进了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在相当程度上加强了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装备力量。但从应用情况来看,大部分引进设备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能耗高,直接增大了运行费用,影响回收利用效益;吞吐量大,因回收环节的原因,造成一些设备“吃不饱”,处于半开机或停机状态,易损件配套跟不上,致使整机性能难于充分发挥,影响着产品质量;不适合国情,因国内废塑料品种、成分等与国外有差异,设备的运用效果受影响[10]。
我国政府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促进废弃资源回收利用。修订《环境保护法》, 在总则中对循环经济做出原则性规定,在分则中单列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回收、再 利用、再生利用规定。或将其分散到污染防治、资源与生态保护的章节之中。制定与《清洁生产促进法》相衔接的《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循环经济的基本方针、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的法律制度和责任。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等专门性的环境法律,对资源的节约、回收、再用做出特殊的规定;修订《政策采购法》、《税收征管法》和《商业银行法》等法律,在其中纳入政府扶持和经济刺激的内容。我国政府正在努力营造一个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的法律环境,但是,国家缺乏对废弃塑料回收利用行业和再加工企业扶持的具体政策,针对废弃热固塑料回收的法律法规以及经济激励政策更是处于真空状态。
我国废弃塑料的回收主要依靠传统的物资回收系统进行,辅助以人工从垃圾 或其他渠道回收,集中后再进行分类、然后再进行加工处理的模式,到目前为止 这种模式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完全市场化。但是,目前的家电产品以及汽 车所使用的塑料种类不尽相同,同一产品中由于厂家不同所用塑料原料的种类也 不同,有时塑料原料种类相同而所使用的添加剂或者配方和功能母料不同,传统 的物资回收系统无论在回收网络建设还是分类技术开发方面都远远不能适应,回收压力较大。
2.3 高分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国内外废弃热固塑料的回收现状的分析不难看出,目一前我国废弃塑
11
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料回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全社会对这个行业缺少理性认识和政策扶持。主要表现在,人们环保意识普遍不强,对废旧塑料回收利用认识不足;民众普遍认为用再生塑料制成的产品是劣质产品;国家缺乏对废弃塑料回收利用行业和再加工企业扶持的具体政策。
(2)缺少完善的废弃塑料回收体系。我国传统的物资回收系统缺乏规划和管理,在管理和专业技术方面存在很大缺陷。
(3)借鉴国外技术、专利,直接从事塑料回收利用应用技术试验的研究较多,缺少逆着塑料合成路线探索塑料裂解机理的理论探索。没有足够的理论指导,是我国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缺少根本性进展的一大原因。
(4)国内各地各单位在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研究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复性,总体上缺乏系统性。如:从事单一品种废塑料回收技术研究的多,从事混合废旧塑料研究的少;从事废旧塑料再生或裂解技术研究的多,从事混合废旧塑料分拣技术研究的少;从事废旧塑料焚烧回收能源技术的少,从事废旧塑料裂解催化剂研究的少;从事实验室技术试验的多,进行配套工艺设备研究开发的少等。
(5)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技术工业化应用重视不够,许多实验室成果并没有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6)对于污染最严重、收集最困难的居民家庭废弃塑料的回收应用技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能进行技术研究,而这类废弃塑料恰恰是污染最严重的。
(7)我国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业规模仍然相对较小,与我国这个塑料生产、消费大国每年产生大量废旧塑料的规模极不相称,且简单加工的多,技术含量低。
(8)我国废旧塑料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引起像欧美国家那样的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国民环保意识不够,国家重视不够,环保立法不够。
2.4 本论文研究内容
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作为全篇的开端,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介绍高分子废弃物的来源及影响,通过这些介绍,提出了高分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意义。
第二部分为第二章,系统介绍了国内外高分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现状,通过对比国内外的一些情况,提出了国内高分子废弃物回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三章为第三部分,作为是本论文的主题部分,从高分子废弃物的前期处理、物理回收方法、化学回收方法、热能再生四个方面介绍了高分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技术,并对每种方法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评价,
第四部分为第四章,通过对前面各种方法和技术的总结,提出了高分子废弃物回收利用新见解,对高分子废弃物回收利用进行展望。
12
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3章 高分子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进展
高分子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主要有前期处理、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热能再生技术。
图3-1 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
3.1 高分子废弃物的前期处理
3.1.1 高分子废弃物的收集
废弃塑料的收集是回收过程的第一步,由于废弃塑料分散在各个地方,收集措施、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收集效率、收集成本。我国的塑料生产工业近几年发展很快,但废弃塑料的回收工作相对落后[11],我国废弃塑料的回收率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原因是我们的收集方法落后,收集成本高、效率低,民众环境意识差等。
1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