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青蛙写诗》 人教(部编版)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课《青蛙写诗》 【教材分析】
《青蛙写诗》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作家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拟人化,并把它们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号、省略号,从而组合成了一首生动有趣的小诗。借这样生动、具体的事物来认识标点,富有情趣,适合儿童学习语言,认识事物。
诗歌末尾青蛙“呱呱呱”的叫声,让人读后浮想联翩,回味无穷,更是指导学生朗读不可多得的好素材。因此,教学时要紧扣这首诗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2个部首“冖”和“灬”,会写“下、个”等4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教学目标制定说明:本课的教学目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以认识生字、感情朗读为重点,从学生的实际年龄和心理特点出发,结合教材内容和人文价值制定,体现可行性、可操作性、阶段性和科学性原则。)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难点:读好儿化音“雨点儿”;会正确书写“雨”。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揭题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快看,(课件出示)我们的黑板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呢?(荷叶、荷花、小蝌蚪、小水珠、蜻蜓)
1
师引导说完整句,如:荷花池里有绿绿的荷叶;荷花池里有美丽的荷花;荷花池里有可爱的蜻蜓,它停在水草上休息……
一只小青蛙就生活在这美丽的荷花池里。有一天,这只青蛙居然成了一位诗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板书课题:青蛙写诗
3.认识新部首“冖”和生字“诗”。
师:同学们,请看这个“写”字,它的部首叫秃宝盖,因为比宝盖头少了什么?(点);这个“诗”字,要注意它是翘舌音。 4.齐读课题。
5.你们读过哪首诗?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犹如一台戏的序幕。利用生动活泼的图画,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讲故事般引出课题,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之中入情、移情、陶情,并随文认识了生字“写、诗”,分散了识字的量,降低了识字的难度。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过渡: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青蛙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
2.出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懂的字圈出来,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指名5位同学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顺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4.师范读,指导读好句子的停顿。
师:你们读得真不错,老师也想读读这首有趣的儿歌。同学们认真听,看谁的耳朵最灵,能听出老师在哪些地方停顿了。拿起笔,作个记号吧!
5.出示几个需要停顿的句子,指名读。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指导朗读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在初读课文时,教师要强调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指导处理好句子的停顿,这对学生初步掌握朗读技巧有重要的作用。
三、深入研读,随文识字
过渡:你们已经能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了,要是理解了这首儿歌,一定会读得更生动!
2
(一)学习第一节,体会心情
1.师:这一天,天空下起了小雨,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落在青蛙身上。 ⑴指导读准儿化音:雨点儿。
⑵识记生字“点”,认识新偏旁“灬”。” (四点底一般表示火的意思,“点”的字形就像在火的上面放了一口锅,有人拿着勺子在搅拌。)
⑶指导读“淅沥沥,沙啦啦”,读出雨点又细又小的味道。 ⑷启发想象:
①雨点儿一滴一滴落到了水里,落到了荷叶上,落到了……快把你想到的告诉大家。
预设:生1: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的。
生2:雨点儿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 生3:水里的小蝌蚪们都来啦,它们都把小脑袋露出来了。 ②如果你是青蛙,想想雨点儿落到了你的身上,你会是什么感觉? ③如果你是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会怎么样啊? 预设:觉得景色太美了!高兴极了!
2.瞧,它跳出来说……(课件出示“我要写诗。”)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老师写错了)
3.出示两句话,对比句子,体会青蛙青蛙写诗时兴奋、愉快的心情。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对比读:a“我要写诗。”
b“我要写诗啦!”
两句话哪里不同?你觉得哪句好?为什么?
4.多种形式朗读第一节,相机评价,指导学生读出高兴的语气。 【设计意图】一是通过对比句子,引导学生感受青蛙写诗时高兴的心情,体会叹词“啦”和感叹号对强调语气所起的作用,从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二是指导读准儿化音“雨点儿”,突破学生发儿化音的难点。三是随文认识“点”的部首“灬”,并引导学生结合字理,理解“灬”一般表示 “火”的意思,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识字的方法。
(二)聚焦结尾,巧设障碍
出示不带标点的诗,体会标点符号在句子中的重要作用。
3
师:青蛙要写诗啦,它是多么高兴啊!今天,老师把青蛙的诗带过来了(在黑板贴出14个呱),读一读,说说你读后的感受?(太累了,快喘不过气来了……)是啊,跟你们一样,青蛙也读得气喘吁吁的。青蛙的好朋友们看到它有困难,都来帮忙了!到底是谁来帮忙了呢?它们又是怎样帮助青蛙的?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一口气读完十四个“呱”,让学生感受到句子缺少标点符号的不足,为下文认识标点符号的重要作用做铺垫,同时可激发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
(三)学习2-4小节,随文识字
1.认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1)师:青蛙写诗的时候,都有谁来帮忙了?用“ ”画出来。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张贴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词卡。快跟
他们打声招呼吧!(指名读,齐读)
师:听到你们热情地喊它们的名字,瞧,它们都来到了黑板上。(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图片)
【设计意图】“找出明显的信息”是本课安排的一个语文要素的训练点,也是本册教材对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第一个训练点。在教学中应培养渗透这样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分别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交流识字方法。 (1)学习第2小节,认识逗号。
①师:先来看看小蝌蚪是怎样帮助青蛙的?(指名读第二小节。) ②引导发现:在这一节中藏着3个生字宝宝,你能找到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课件显示生字)
③指名回答,小结方法
过:辶+寸=过。 给:纟+合=给。 当:(每当)(当时)(当心)
(小结:这几个生字我们可以用加一加或组词的方法来记。) ④送字回文,巩固强化(齐读第2小节) ⑤建立联系,加深印象
师:这就是逗号(贴出逗号),你们发现了什么?(逗号像小蝌蚪) 小结:以后同学们遇到形状像小蝌蚪的符号,我们就叫它逗号。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