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坚持勘查开发一体化方向,实现地勘单位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勘查开发一体化方向,实现地勘单位又好又快发展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9 19:32:18

坚持勘查开发一体化方向 实现地勘单位又好又快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迫切要求加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地质勘查新体制。迄今为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地质勘查新体制尚未完全建立,阻碍了地质勘查生产力的发展,限制了地勘单位资源保障能力的提高。因此,探索和实施勘查开发一体化,是技术与资本、资源的结合,是建立矿业新体制、新机制的必然要求,也是地勘单位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资源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当前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向

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以来,我国地质勘查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长达10年的市场经济过渡期。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基本趋向主要有:一是地质勘查单位属地化管理并逐步实现企业化经营。属地化管理,是将原中央部委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地勘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之后,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逐步转变事业体制,建立健全企业体制,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二是公益性地质勘查和商业性地质勘查分体运行,其中,国家负责出资并组织实施公益性(包括基础性、战略性)地质勘查,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地质勘查的公益性需要,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矿产

-1-

资源勘查、开发和其它基本建设的需要。商业性地质勘查由企业自主投资,主要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建设前期的地质勘查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逐步成为地质勘查的投资主体,利用市场机制,投资地质勘查、矿业开发以及依法流转探矿权、采矿权,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三是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紧缺,有些省份将地质勘查单位重新纳入了纯事业单位编制,政府拨付地质勘查经费,地质勘查成果归政府所有并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也有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将地质勘查单位直接推向市场,彻底实现企业化经营。不过,已实现企业化经营的这部分地质勘查单位的主业都已经发生了改变,单纯靠地质勘查主业实现企业化经营且能自负盈亏的寥寥无几。总体上还是实行“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四是从地质勘查产业布局看,从过去单纯的地质勘查逐步向勘查开发一体化过渡已成为地质勘查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勘查开发一体化是地勘单位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正处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阶段,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而强劲的资源需求又迫切需要一度削弱的地质工作得到加强。尤其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实施以来,关于国有地勘单位走勘查开发一体化道路的话题一直热议不断,并逐渐在地勘单位中形成了“要做大做强地勘经济,必须坚持走勘查开发一体化道路”的共识。

首先,勘查开发一体化是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甚至到九十年代初期,我国主要是由国家特别是中央财

-2-

政包揽地质工作的,且商业性、公益性不分。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钟自然曾把国有地勘单位和国有矿山企业形象地比喻成一个工厂的两个车间,一个负责找矿,一个负责开矿,都是国家出资。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不可能也不必要包揽全部商业性矿产勘查和开发。因此,《决定》提出: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商业性矿产勘查,培育和壮大商业性矿产勘查主体,确立企业在商业性矿产勘查中的主体地位。地勘单位如果一如既往地等靠要,以吃“皇粮”过日子,不但吃不好,而且出不饱甚至吃不上。在现有体制下,地勘单位要成为商业性矿产勘查主体,就必须从上游向下游发展,从勘查向开发拓展。也就是说从勘查到开发都由地勘单位这一个主体来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拉长产业链条,持续发展。如果勘查不走向开发,我们身份就只能是一个为别人服务的打工者。这也正像人们所说的“捧着金饭碗要饭吃”,只能糊口,永远不可能有大发展。

其次,勘查开发一体化是地勘单位自我发展的要求。一直以来,地勘单位都是以找矿为生的,其技术与手段也都脱离不了找矿。在地质工作被削弱的那些年,一些地勘单位为了生存,广开门路。结果是:凡是以安臵效益为主上的项目,几乎都没能存活下来;凡是脱离地勘单位优势开辟的产业,几乎都没有发展起来;凡是不切实际上的项目,基本上都倒闭了。而那些一直扛着主业大旗的单位都实现了长足发展。这说明什么?说明地勘单位的发展不能脱离地质找矿,在地质找矿领域发展,地质工作者才有用武之地。现如今,地勘单位体制机制都发生了变化,地质找矿已

-3-

不能满足地勘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向何领域挺进?毫无疑问,开发。地勘单位拥有技术、人才、资料信息和矿业权优势,熟悉矿区及外围地质条件,擅长探边摸底增储,有助于把握开采规模、延长矿山寿命,这些都是走向开发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其三,勘查开发一体化是地勘单位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地勘单位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拉长产业链条。坚持开发反哺勘查的政策导向,以采扶勘、以采养勘、勘采结合,提高矿业及地勘业的可持续性,这是“做长”、“拉长” 产业链条的最佳选择。况且,矿业开发可以使地勘单位获取高额回报和长期效益。纵观我国地勘行业的发展,凡是发展迅速、经济效益显著的单位,都是走勘查开发一体化道路的。如省地矿局三勘院、四勘院,省有色局四队,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始终坚持走勘查开发一体化的道路,经济效益在省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三、坚持勘查开发一体化道路

地质勘查是矿业开发的基础和保证,地质勘查与矿业开发应该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对地勘单位来说,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矿业开发,而矿业开发的根基是地质找矿。找不到矿,开发无从谈起,找到矿实施不了开发就不能获得大发展。

首先,要发挥资料优势,获得有价值的矿权。矿业权是矿业开发的前提和保证,要进一步利用地质大调查和资料二次开发成果,查找有价值的矿异常,依法申办矿权,确保手中有矿。对现有矿权要进行清理排队,对资源前景较好的要加大勘查投入,迅速提升矿权价值,防止简单的一卖了之;对具有远景意义的要做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坚持勘查开发一体化方向 实现地勘单位又好又快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迫切要求加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地质勘查新体制。迄今为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地质勘查新体制尚未完全建立,阻碍了地质勘查生产力的发展,限制了地勘单位资源保障能力的提高。因此,探索和实施勘查开发一体化,是技术与资本、资源的结合,是建立矿业新体制、新机制的必然要求,也是地勘单位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资源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当前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向 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以来,我国地质勘查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长达10年的市场经济过渡期。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基本趋向主要有:一是地质勘查单位属地化管理并逐步实现企业化经营。属地化管理,是将原中央部委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