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测试)
候未到!凡是贪恋无度或生活奢靡者,必然遭到报应!
⑩敬畏自然,最重要的是应该敬畏生命和珍爱生命,每当看到学生一边享受着国家优惠的教育资源:两免一补,班班通……一边碌碌无为,浑浑噩噩混日子,我就会有一种特别的失望、特别无奈的心痛:人生苦短!生命脆弱!多少次,我对他们说:“你们的时间、生命、健康、身体不仅仅属于你自己,还属于所有你爱的和爱你的人,你自己无权挥霍和践踏他们!你们应该敬畏他们,珍爱自己!”
?其次,人应当畏惧法律。毕淑敏曾说过:“世界和宇宙这两个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在城市里可以知道什么叫世界,但你不会懂得什么叫宇宙,宇宙必须是大自然直接教会给你的非常悲壮的感觉。记得电视剧《天下粮仓》中米河的父亲临终前对儿子说的话:““无畏’不是什么都不怕,而是怕该怕的!”我觉得特别经典,怕该怕的,不去触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想做的事。人之所以不知道畏惧,其中有一个原因或许是因为长期生活在优裕舒适的都市和和平安逸的年代,即使一些小波折,也不足以让人们担惊受怕。
?所以,要培养自己“有所畏惧”的素养,必须经历大的磨难和挫折或者通过适当的途径体验宇宙的广袤、自然的复杂、心灵的震撼。
9 .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0 . 文章第?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1 .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12 . 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其中“勇者不惧”即勇敢的人是无所畏惧的,这是否与本文的观点相矛盾呢?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本文观点的理解。
三、句子默写
13 . 根据课文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③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④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⑥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第 5 页 共 11 页
⑦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一句话历来广为流传,很好地道出了他宏伟的抱负,这句脍炙人口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楚有养由基者①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②曰:“善射,可教射也矣③。”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④。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⑤,少⑥焉气衰力倦,弓拨矢钩⑦,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选自《西周策》)
(注释)①养由基:人名。②过:经过。③可教射也矣:可以教他射箭了。④支左屈右:支起左臂,弯曲右臂。⑤而不已善息:却不因射得好趁此时休息。已,通“以”,因。⑥少:过了不久。⑦弓拨矢钩:弓身不正,箭杆弯曲。
14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惟手熟尔________ ②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 ③左右皆曰“善”_________ ④一发不中,前功尽矣__________ 15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②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
第 6 页 共 11 页
16 .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B.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C.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D.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17 . (甲)(乙)两文都和射箭技术有关,但所揭示的道理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末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8 . 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第 7 页 共 11 页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19 . 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栽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起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六、名著阅读
20 .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三部经典小说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个叱咤风云、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作家在尽情书写英雄们的优点时,也敢于写出他们性格中的欠缺,这些不足之处反而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有血有肉,真实可信。请你从其中一部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小说的具体情节简要分析其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体会小说的艺术魅力。(100字左右)
七、综合性学习
21 . 综合性学习
(1)你在课外听了一场《世说新语》的讲座。在提问环节,你向学识渊博的教授请教《咏雪》这则故事中谢家小辈的两句诗优劣,道:“___________________”
(2)教材告诉我们要重视朗读,把握文章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因此你在读《金色花》中“你去哪儿了,你这坏孩子”这一句时,特别要抓住“_________”一词,用____________语气,方能正确体悟出母亲的情感。
八、作文
22 . 我为____点赞
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的学校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第 8 页 共 11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