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络总论2 - 图文
幻灯片52 五.十五络脉
? 概念: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15条,称为十五络
脉。又称“十五大络”、“别络”、简称“十五络”。 ? 分别以十五络脉发出处的腧穴命名。 ? 《内经》称为:某某经“之别”。
? 十五络脉较大,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之为“浮络”; ? 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称之为“孙络”(遍布全身,难以计数) 。
幻灯片53
五.十五络脉的分布特点与主要作用
? 十二经之络脉在四肢部从相应络穴分出后均走向相应表里经(并另有分布路线),主要
起沟通表里两经在四肢部联系和补充经脉循行不足的作用; ? 躯干部三络则分别分布于身前、身后和身侧,起渗灌气血,分别沟通腹、背、胁经气的
作用。
? 任脉的络脉从鸠尾穴别出后散布于腹部,主要沟通了腹部经气;
? 督脉的络脉从长强穴别出后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膀胱经,主要沟通了背部经气; ? 脾之大络从大包穴别出后散布于胸胁,沟通了侧胸部经气。
幻灯片54
? 2. 作用:
? ①十二经络脉沟通了表里经,加强了表里经之间的联系。
? ②躯干部的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从而输布气血以
濡养全身组织。
幻灯片55 六.十二经筋
? 概念: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部分,是附属十二经脉的筋膜系
统。简称经筋。
? 其分布范围与十二经脉大体一致。
? 是十二经脉之气渗灌、濡养、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 “筋”,《说文》解释为“肉之力也”,意指能产生力量的肌肉; ? 而“腱”是“筋之本”,是筋附着于骨骼的部分。
? 全身筋肉按经络分布部位同样分成手足三阴三阳,即十二经筋。
幻灯片56
六.十二经筋分布特点和作用
? 分布特点: 经筋各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骨骼和关节部,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
像经脉那样属络脏腑,也有的布散成片。
? 主要作用: 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维持人体正常的体位姿
势。
? 如《素问·痿论》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有刚筋、柔筋之分。刚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以手足阳经经筋为主;柔筋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以手足阴经经筋为主。
? 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頄(面部); ? 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 ? 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 ? 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幻灯片57
足太阴经筋示意图
幻灯片58 十二经筋特点
? ①有具体的循行路线,多按十二经脉循行分布,以十二经脉名称命名。如手太阴经筋。 ? ②均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头面躯干。 ? ③与脏腑无联系 ? ④筋有大小、刚柔:
? 阳经经筋多大而刚, ? 阴经经筋多小而柔。
幻灯片59 十二经筋特点
? 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
? 循股外上行结于頄(面部) ? 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
? 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