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6:01:29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XNSN-BCZL-AQ-3168)

1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根据《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2008)的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根据高处作业者工作时所处的部位不同,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可分为:

1.1.1临边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1.1.2洞口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1.1.3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1.1.4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1.1.5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1.1.6交叉作业高处坠落事故等。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公司生产区域内,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从事作业活动的人员,均可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1.3.1 指派无登高作业操作资格的人员或有等高禁忌症的人员从事登高作业。

1.3.2未经现场安全人员同意擅自拆除安全防护设施。

1.3.3不按规定的通道上下进入作业面,而是随意攀爬非规定通道。

1.3.4高空作业时未按规定穿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等。

1.3.5在临边作业或转移作业地点时因踩空、踩滑而坠落。 1.3.6作业场所安全防护设施的材质强度不够、安装不良、磨损老化等;

1.3.7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等用品因内在缺陷而破损、断裂、失去防滑功能等引起的高处坠落事故。 1.3.8发生高处坠落后,可导致人员轻伤、重伤,甚至死亡。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4.1从事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未按要求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或作业面下方没有架设安全护网。

1.4.2登高作业人员没有登高作业操作资格。

1.4.3作业人员存在登高作业禁忌或精神状态不佳、疲劳作业。 1.4.4作业平台安全防护设施缺失或存在缺陷。 1.4.5级大风以上户外登高作业。

1.4.6登高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存在缺陷。 1.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可能会引发物体打击或机械伤害、触电等事故。 2应急工作职责

2.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办

指 挥:事发部门负责人

成 员:事发部门副职 工段长 现场工作人员 安全员

2.2指挥办人员职责

2.2.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高处坠落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2.2事发部门副职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2.2.3工段长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2.2.4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受伤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2.2.5安全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并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3应急处置

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排险、控险 措施 人员受伤 是 是否严重 否 现场简单医疗处置 拨打120 采取必要救护措施后送医院 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并向工段长报告,工段长迅速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救援指挥部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大声向附近人员呼救,多人同时搬运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迅速检查判断受伤人员的情况。 3.2.2对于较浅的伤口,可用干净衣物或纱布包扎止血,较大的动脉创伤出血,还应在出血位置的上方动脉搏动处用手指压迫或用止血胶管(或布带)在伤口近心端进行绑扎;较深创伤大出血,在现场做好应急止血加压包扎后,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在止血的同时,还应密切注视伤员的神志、皮肤温度、脉搏、呼吸等体征情况。 3.2.3对怀疑或确认有骨折的人员应询问其自我感觉情况及疼痛部位,对于昏迷者要注意观察其体位有无改变,切勿随意搬动伤员,避免骨折端错位加重损伤。应先在骨折部位用木板条或竹板片于骨折位置的上、下关节处作临时固定;如有骨折断端外露在皮肤外的,用干净的砂布复盖好伤口,固定好骨折上下关节部位,然后等待救援。 3.2.4对于脊椎骨折的伤员搬运时应用夹板或硬纸皮垫在伤员的身下,搬运时要均匀用力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或导致死亡;如伤员不在危险区域,暂无生命危险的,最好待医务急救人员进行搬运。

3.2.5如怀疑有颅脑损伤的,首先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气管,发生

气道阻塞;对烦躁不安者可因地制宜的予以手足约束,以防止伤及开放伤口,然后积极组织送往医院救治。

3.2.6如受伤人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3.3事故报告

事发部门负责人立即向总经理汇报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当事故进一步扩大出现人员重伤、死亡时,由总经理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安监局等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信息;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重伤死亡人数等。 4注意事项

4.1进行心肺复苏救治时,必须注意受害者姿势的正确性,操作时不能用力过大或频率过快。

4.2脊柱有骨折伤员必须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

4.3搬运伤员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或两腿,绝对不准单人搬运,必须先将伤员连同硬板一起固定后再行搬动。

4.4用车辆运送伤员时,最好能把安放伤员的硬板悬空放置,以减缓车辆的颠簸,避免对伤员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搜索更多关于: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XNSN-BCZL-AQ-3168) 1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根据《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2008)的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根据高处作业者工作时所处的部位不同,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可分为: 1.1.1临边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1.1.2洞口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1.1.3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1.1.4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1.1.5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1.1.6交叉作业高处坠落事故等。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公司生产区域内,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从事作业活动的人员,均可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1.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