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领导力的本质-让人不断的成长-就是领导最伟大的爱教学文案
组织目标的制定以及实现的过程。
系统是否正常取决于各要素能否协调地发展。而协调发展的关键就在于领导者和其他成员之间的互动,能否使领导行为双方互动形成统一的认识,情感和行为活动,是领导力正确发挥的必要条件。 成为领导他人的人
领导力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组织的领导力,即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对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影响力。这个层面的领导力涉及组织的文化、战略及执行力等。
二是个体领导力,对于企业来讲,就是企业各级管理者和领导者的领导力。
组织领导力的基础是个体的领导力,如何突破和提升领导力,如何由一个领导自己的人成为一个领导他人的人,再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是当前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领导就是“给组织带来愿景,并带来实现愿景的能力。”
领导力的本质
现代领导力的本质,是领导者不基于职务赢得下属的信任、信赖、信服,同时互相成全,一起成长,共同提高,共同取得成就。它不仅要赢得下属自觉的追随、服从、忠诚,还要成就别人,完善自我,与下属一起成长,共同提高。为什么说这是现代领导力的本质?我们可以从领导力的内涵、领导力逻辑和领导者影响力的分析中得到答案,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1.领导力的内涵 (1)领导的含义。
最先明确提出“领导(leadership)”概念的是摩尔(1927年),“领导就是为赢得服从、尊敬、忠诚与合作而将领导者的意志施加于被领导者的一种能力”。这个概念已经不适合目前的发展趋势,因为,它只强调了领导是单向的影响而忽视了追随者的感受。随后有上百条不同的定义,有代表性的是,韦伯(1947年)认为,领导是一种影响他人的力量源泉。孔茨和欧唐奈尔(1965年)坚持“领导是说服人们合作以达到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在这个概念中,强调的是领导者与追随者
的共同目标。豪斯(1993年)指出,激励别人在团体利益的框架之内去实现个人利益的过程。这个概念也强调了共同利益。
笔者认为:领导就是不基于职位影响一群人在团体利益的框架之内去实现个人利益的能力、行为和过程。这里的关键词是不基于职位,影响,实现共同利益。 (2)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关于领导和管理的区别有很多论述,沃伦·本尼斯(Warren Bennis)认为:管理是寻求稳定、循规蹈矩、维持原状、注重企业结构、依赖控制、目光眼前、重视时间和方法、盯着结果。
领导是探讨革新、独辟新径、进行拓展、注重人力资源、激发信任、目光远大、重视内容和原因、看到希望。 (3)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
沃伦·本尼斯指出:管理者处理事物、复制品、注视着盈亏结算、摹仿、接受现状、目光短浅、是模范的好士兵、以正确的方法做事。 领导者改革、原创、广阔的视野、创新、挑战现状、目光远大、是自己的主人、做正确的事情。 (4)管理与领导的比较。
结合以上内容,从另外的分析角度,笔者把二者的比较做以下概括。
领导:
指导思想:形成理念,确定方向,注重全局把握;
协作:营造共享的文化和价值观,帮助他人成长,打破界限,双向;
关系:注重人力资源;激励和鼓舞员工;基础是个人影响力;角色是导师、教练、促进者、伙伴;不一定基于职位影响别人;
中介工具是目标愿景,价值理论,专长,行为榜样,认同; 目标是共同目标、利益,共同提高。 管理:
指导思想:制定计划,预算,注重细节控制; 协作:组织,调配,指导,控制,建立界限,单向; 关系:注重目标(产品的制造、销售、服务),基础是职位权力,角色是老板,基于职位;
中介工具是权力(强制性,使之服从其意志),组织(定职、定位,明确角色),交换;
目标是组织或管理者的目标,管理者提高。
笔者认为,管理与领导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是否不一定基于职位影响别人;是否共同目标和利益;是否双向互动,与下属互相成全、一起成长、共同提高。如果回答是,就是领导,回答否就是管理。第四点区别是,领导要确定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