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化学九年级(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
(1)请写出F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五、流程题
24.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常用化学试剂,主要用于化工、防腐及制药工业等。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为原料生产高锰酸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在“烘炒锅”中进行原料混合,发生的是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混合前应将软锰矿粉碎,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 。
(2)在平炉中发生反应得到K2MnO4,参加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 六、实验题
2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結合下列实验装置图 回答问题:
(1)上图B装置中,d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①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有③___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C装置来收集,验满的方法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常情况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里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NH3。实验室制取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①_______(填字母),若选择F装置利用排空气法收集NH3,气体应该从②______口(填“a”"或“b")进入。将NH3溶于水中可配制成氨水溶液,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③________色。 (5)适合用D装置收集的气体须具备的性质是_____ 七、计算题
26.某化工厂产生的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不考虑其它物质),为回收铜和硫酸亚铁,研究人员设计出“用铁处理”的方案,取100g上述废液,向其中加入2.8g铁粉,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求:
⑴回收得到铜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⑵回收得到硫酸亚铁的质量是_____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八、科学探究题
27.当把燃着的小蜡烛放入一个集气瓶中并塞紧胶塞时,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那么,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呢?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填答相关空格。
【提出猜想】猜想Ⅰ:蜡烛燃烧把集气瓶内的氧气耗尽,导致蜡烛熄灭。
猜想Ⅱ:蜡烛燃烧随集气瓶内氧气含量降低而变弱,放出的热量减少,使温度降至蜡烛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导致蜡烛熄灭。
猜想Ⅲ: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能灭火,导致蜡烛熄灭。
【进行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来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点燃蜡烛并连同胶塞上的其它仪器药品 一起放入集气瓶中,塞紧胶塞 蜡烛熄灭并静置冷却后,将铜丝上提,使盛白磷的铜网勺高于试管口,试管倒下,水流出。 【分析及结论】
(1)蜡烛熄灭前,要让白磷浸没在小试管所盛的水中,目的是_________。
(2)集气瓶中装入一些生石灰的设计目的,是让它发生反应提高瓶内的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瓶内的白磷能燃烧,证明猜想____和____不能成立。我们根据成立的猜想认为,应该把“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燃烧发生的条件补充完善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二、多选题 题号 答案 三、填空题
21.(1) __CO_____;
16 17 18 19 20 AD AC BD BC A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D C C C C C D D D D B A C 实验现象 蜡烛火焰逐渐变微弱最终____ 一会儿后,白磷着火燃烧,有大量____产生 (2) ____CO2________; (3) ___H2____________; (4) O2 ;
(5) ___CO2____, _CO__。 解析:(1) __CO_____; (2) ____CO2________; (3) ___H2____________; (4) O2 ;
(5) ___CO2____, _CO__。
22. SKIPIF 1 < 0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解析:CH4?2O2四、推断题
23.Cu 3CO+Fe2O3五、流程题
24.物理变化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MnO2、KOH、O2 六、实验题
25.长颈漏斗 B 2H2O2
2H2O+O2↑ 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 CaCO3+
2Fe+3CO2 CO2 +Ca(OH)2 =CaCO3↓+ H2O
点燃CO2?2H2O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2HCl===CaCl2+H2O+CO2↑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气体已收集满 A b 红 密度小于空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无毒(答出两点可给分) 七、计算题
26.2g 14.94g 八、科学探究题
27. 着火点 熄灭 白烟 防止白磷自燃 温度 CaO+H2O= Ca(OH)2 Ⅰ Ⅲ 燃烧需要氧气且要达到一定量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推导出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2:1 ④既可说明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又能说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A.①②③ 的是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
A.生成物的化学式可能是NH3 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3.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