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如皋市2017-2018学年苏教版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最新语文试题-附答案
....
他想起从前朋友们说过静物写生多么有意思,自己也曾学着玩儿;此时,说不得只好凭着这点玩艺儿在泰晤士河长堤上混混了。但是他怕认得他的人太多,老是背向着路中,用大帽檐遮了脸儿。他说在水门汀上作画颇不容易;最怕下雨,几分钟的雨也许毁了整天的工作。他说总想有朝一日再到戏台上去。
⑥画丐外有乐丐。牛津街见过一个,开着话匣子,似乎是坐在三轮自行车上;记得颇有些堂哉皇也的神气。据说话匣子等等都是赁来;他们大概总有得赚的。另一条冷街上见过一个男的带着两个女的,穿着得像刚从垃圾堆里出来似的。一个女的还抹着胭脂,简直是一块块红土!男的奏乐,女的乱七八糟的跳舞,在刚下完雨泥滑滑的马路上。这种女乞丐像很少。又见过一个拉小提琴的人,似乎很年轻,很文雅,向着步道上的过客站着。右手本来抱着个小猴儿;拉琴时先把它抱在左肩头蹲着。拉了没几弓子,猴儿尿了;他只若无其事,让衣服上淋淋漓漓的。
⑦牛津街上还见过一个,他大概赁话匣子等等的力量都没有;只蹲着,两只手穿梭般弹奏着。那是明灯初上的时候,步道上人川流不息;一双双脚从他身边匆匆的跨过去,看见他的似乎不多。街上汽车声脚步声谈话声混成一片,他那独弦的细声细气,怕也不容易让人听见。可是他还是埋着头弹他那一手。
⑧警察禁止空手空口的乞丐,乞可使都得变做卖艺人。若是无艺可卖,手里也得拿点东面,路角落里常有人拿着这类东西默默站着,脸上大都是暗淡的。其实卖艺,卖物,大半也是幌子;不过到底教人知道自尊些,不许不做事白讨钱。只有瞎子,可以白讨钱。又有一种人,在乞可非乞可之间。有一回我找一家杂耍场不着,请教路角上一个老者。他般勤领着走,一面说刚失业,没钱花,要我帮个忙儿。给了五个便士(约合中国三毛钱),算是酬劳,他还争呢。其实只有二三百步路罢了。跟着走,诉苦,白讨钱的,只遇着一次;那里街灯很暗,没有警察,路上人也少,我又是外国人,他所以厚了脸皮,放了胆子—一他自然不是瞎子。
1935年10月26日作。
注:①贾波林就是享誉世界的英国喜剧大师卓别林(1889年~1977年),民国把草别林泽作顶波林。 15.第①段中“此心同“此理同”中“心“理”分别指什么?(6分)
16.第⑤段写晚报上记着老伦“也认识贾被林”,请简要分析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4分) 17.请根据第⑤段简要概括乐丐的特点。(4分)
18.请简要分析作品结尾处“他自然不是瞎子”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1题。
习惯与改革 鲁迅
①体质和精神都已硬化了的人民,对于极小小的一点改革,也无不加以阻挠,表面上好像恐怕于自己不便,其实是恐怕于自己不利,但所设的口实,却往往见得极其公正而且堂皇。
②今年的禁用阴历,原也是琐碎的,无关大体的事,但商家当然叫苦连天了。不特此也,连上海的无业游民,公司雇员,竟也常常慨然长叹,或者说这很不便于农家的耕种,或者说这很不便于海船的候潮。他们居然因此念起久不相干的乡下的农夫,海上的舟子来。这真像煞有些博爱。
③一到阴历的十二月二十三,爆竹就到处毕毕剥剥。我问一家的店伙:“今年仍可以过旧历年,明年一准过新历年么?”那回答是:“明年又是明年,要明年再看了。”他并不信明年非过阳历年不可。但日
....
....
历上,却诚然删掉了阴历,只存节气。然而一面在报章上,则出现了《一百二十年阴阳合历》的广告。好,他们连曾孙玄孙时代的阴历,也已经给准备妥当了,一百二十年!
④梁实秋先生们虽然很讨厌多数,但多数的力量是伟大,要紧的,有志于改革者倘不深知民众的心,设法利导,改进,则无论怎样的高文宏议,浪漫古典,都和他们无干,仅止于几 个人在书房中互相叹赏,得些自己满足。假如竟有“好人政府”,出令改革乎,不多久,就早被他们拉回旧道上去了。真实的革命者,自有独到的见解,例如乌略诺夫先生,他是将“风俗”和“习惯”,都包括在“文化”之内的,并且以为改革这些,很为困难。我想,但倘不将这些改革,则这革命即等于无成,如沙上建塔,顷刻倒坏。中国最初的排满革命,所以易得响应者,因为口号是“光复旧物”,就是“复古”,易于取得保守的人民同意的缘故。但到后来,竟没有历史上定例的开国之初的盛世,只枉然失了一条辫子,就很为大家所不满了。
⑤以后较新的改革,就著著失败,改革一两,反动十斤,例如上述的一年日历上不准注阴历,却来了阴阳合历一百二十年。
⑥这种合历,欢迎的人们一定是很多的,因为这是风俗和习惯所拥护,所以也有风俗和习惯的后援。别的事也如此,倘不深入民众的大层中,于他们的风俗习惯,加以研究,解剖,分别好坏,立存废的标准,而于存于废,都慎选施行的方法,则无论怎样的改革,都将为习惯的岩石所压碎,或者只在表面上浮游一些时。
⑦现在已不是在书斋中,捧书本高谈宗教,法律,文艺,关术……等等的时候了,即使要谈论这些,也必须先知道习惯和风俗,而且有正视这些的黑暗面的勇猛和载力。因为倘不看清,就无从改革。仅大叫未来的光明,其实是欺病怠慢的自己和怠慢的听众的。 19.请筒要分析文中画线句的含意。(3分) 20.请简要概述第④段的论述层次。(6分)
21.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改革者对“习惯”应有的态度。(3分) 七、作文(7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赞扬,是对人数事的称赞表扬,是对过去的肯定,是对未来的期待。赞扬可以是一种激励的力量,也可能是一个无形的陷阱。
请以“说赞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字的议论文。
....
....
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3~25题。(10分)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劳者而后工也。
(节选自宋朝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23.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处)(4分) .4..
24.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散文家之首是 ;明朝人把 (散文流派)
的 (人名)称为“今之欧阳修”。(3分) 25.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穷者而后工”的原因。(3分) 二、名著选择题(10分)
26.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三国演义》中说二十八岁的刘玄德,在刘焉所发的招军榜前慨然长叹时,却听到张飞的厉声之言:
大丈夫应与国家出力,不必长叹。
B.年幼的曹操有权谋,多机变,曾设计取信于父亲曹嵩,故而恣意放荡,并曾获得南阳者许邵的评价: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C.刘备惊讶于太史慈星夜来见,只为救气谊相投、分忧共患的被管亥包围的孔融,也惊讶于北海太守
竟知自己,于是亲自领兵三千解围。
D.董卓大会文武,拨剑在手,命李儒读废孝灵、立陈留王之策,令帝北面长跪称臣听命,并让武士斩
首挥舞手中象筒直击自己的丁管尚书。
E.袁术称帝之心,听信杨大将之计,派纪灵、雷薄、陈兰等人率兵进攻刘备,领兵来救刘备的吕布一
箭正中画戟小枝,三处军马次日就散。
27.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领兵攻打南阳城、被贾诩将计就计大败的曹操行至襄城淯水边,放声大哭,哭大将典韦、侄曹安民
及长子曹昂、阵亡军士和大宛马。
B.曹操进攻下邳时,侯成、宋宪、魏续等生擒吕布,并献上吕布的赤免马,吕布求刘备念当年辕门射
戟之事,关羽、刘备极力教下张辽。
C.袁绍深恨斩杀了自己大将颜良、文丑的关羽,很想报仇,刘备却说可以让孙乾召关羽前来大家一同
效力,袁绍听罢大喜,结果就听从了。
D.曹操怜惜极为忠义的审配,将其葬于城北,又不杀曾为袁绍作檄文、列数曹氏罪行的祢衡这说明了
曹操都是想收买人心,显得极为奸诈。
E.诸葛亮在新野招募并教练民兵,用计在博望坡火烧曹军,大获全胜。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关羽、张
飞等人大为敬佩,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三、名著简答题(20分)
....
....
28.简答题
(1)《三国演义》第十因同“曹孟德移驾幸许都,吕奉先乘夜袭许郡”中曾操抚背曰:“子真吾之樊哙
也!”“子”指谁?曹操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4分)
(2)《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同“曹操仓亭破本初玄德荆州依刘表”中田丰临死前说“大丈大生于天地
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田丰是怎样“无智”的?请举田丰事奉袁绍的三例简要说明。(6分)
(3)《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国“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中《徐母费》:“贤哉徐母,流芳
千古。”请简述徐母“贤”的表现。(5分)
(4)《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中孔明曰;““疏不间亲”,亮
何能为公子谋?”……孔明上之曰:“已有良策。”请简述“不能为公子谋”的原因和“良策”的内容。(5分)
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
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3分)B
2.(3分)C(A.“之所以”要和“是因为”搭配;B.“所有”换为“其它”或在加“其它”;D.“宋徽宗赵
佶对书画的痴迷和身体力行的推动”在句中作状语,缺少“由于”或“在……下”) 3.(3分)C(没有比喻修辞) 4.(3分)C 5.(3分)A
6.(3分)D(适,应为“舒适”)
7.(3分)D(“奋发有为的积极心态”错误)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8.(3分)B(使用)
9.(3分)C(是跟“桀、纣”对比)
10.⑴(4分)君主也必须像驾车的人一样坐在车上,不要离开车子,那么所有做善事的人就都会尽心竭力
了,阿谀奉承、邪恶奸巧的人就无法藏匿其奸了。 评分建议:无、无所、窜、语句通顺各1分。
⑵(5分)有方法的君主,他驾驭臣子们的方法是也有“缰绳”。那“缰绳”是什么?辨正名称,明察职分,
这就是治理臣子们的 “缰绳”啊。
评分建议:所以、使、已(语气)、判断句式、语句通顺各1分。
11.(4分)人臣各尽其责,小人无法得势,拥有四方之地,行事得以善终,可以教人化世。
评分建议:一点1分,四点满分,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凡是君主,一定要明察君臣的职分,然后国家的安定才可以实现,奸诈邪僻的渠道才可以堵塞,浊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