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测试试题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
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 A.山间盆地
B.山前平原
C.山间峡谷
D.平缓高原
2.作者在“桃花源”所看到的不同地理事物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 A.灌溉系统
读图表,回答下列小题。
某城市郊区四种农作物生产、运费与市场价格资料 市场价格(元/千克) 生产成本(元/千克) 运费(元/千克·千米)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当地粮食作物农事安排
月1 份 水稻生产 休育秧 耕 秧 田间管理 割
收 插育 秧 秧 田间管理 收割 耕 休插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花卉 30 15 3.0 20 蔬菜 20 12 2.0 15 稻米 12 6 0.5 4 甘薯 6 2 0.2 10 B.气候地形
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
3.根据上表资料判断,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 A.美国中央大平原 B.西欧
C.潘帕斯草原
D.亚洲季风区
4.从经济效益考虑,该地区最适合经营的农作物是 A.花卉、甘薯
B.蔬菜、水稻
C.花卉、水稻
D.花卉、蔬菜
5.该地发展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①雨热同期 ②生产规模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④人口稠密 A.①④
6.读我国某地农产品产值百分比构成图,回答下题。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该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乳畜业
7.20世纪末鲁尔区调整工业布局,在莱茵河沿岸港口周边地区布局钢铁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主要原因是降低了
A.土地成本 B.能源运输成本 C.工资成本 D.原料运输成本
下表甲、乙两地终年盛行西风且纬度相当。分析两地的气候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8.根据表中资料推断甲地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温带荒漠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温带草原 9.下列有关甲与乙地气候特点的比较,正确的是
A.两地降水都集中于夏季 B.气温日较差:甲地小于乙地 C.两地降水都集中于冬季 D.气温年较差:甲地大于乙地 10.甲地发展水稻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 B.水源 C.土壤 D.光热 11.在甲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旱作农业 B.乳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灌溉农业
12.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 A.品种优良 C.灌溉水源充足
B.日照充足、日温差大 D.土地肥沃
中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于2017年5月5日在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进行首飞仪式。该飞机由36所高校参与研制,主要零部件及机载系统来自于西安、沈阳等飞机制造企业和16家跨国公司。C919国产化率约50%,发动机是由法国施奈克玛公司与美国通用公司合资的CFM公司研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3.C919飞机发动机从美法两国采购,是因为两国 A.信息网络便捷
B.采购价格低
C.交通便利
D.技术先进
14.中国推出C919客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市场前景广阔 C.航空技术先进
15.C919民用飞机的制造说明
A.随着科技进步工业联系趋向于全球化 B.零部件企业分散各地会增加生产成本 C.工业生产专业化会削弱企业间的联系 D.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多个企业走向集聚
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茶树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利于氨基酸积累,形成嫩、鲜、爽的茶质,因而有“高山出好茶”之说。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B.国家政策支持 D.劳动力成本低
16.仅从光照条件上考虑,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茶叶品质较差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7.与东南亚、南亚等地出产的茶叶比较,图示地区出产的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价
格偏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茶叶品质
读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回下列小题。
B.劳动力价格
C.茶叶品牌
D.关税壁垒
18.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C.丙——亚洲季风水田业 D.甲——城郊乳畜业 19.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
A.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从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0.能反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的是: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③→④→② D.④→①→③
21.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主要是因为
A.原料供应充足 B.消费市场扩大 C.劳动力廉价 D.技术水平较高 22.汽车产业中心的转移会使中国
A.环境污染加剧 B.就业压力增加 C.人口向内地集中 D.产业升级加快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