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对电子政务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现存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方案
一、电子政务的产生与基本内容
90年代后,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电子政务、电子政府等一些新的概念也很快产生,其含义是指在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如网络、电脑以及电话等工具,为企业、社会乃至公民个人提供政府信息和其他公共服务,并且打破了传统政府管理受到时间、空间限制的界限,改变政府管理方式。 1.电子政务的基本内容 (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② 电子公文系统 ③ 电子司法档案系统 ④ 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⑤ 电子办公系统 ⑥ 电子培训系统 ⑦ 业绩评价系统 (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迅速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主要包括:
① 电子采购与招标 ② 电子税务 ③ 电子证照办理 ④ 信息咨询服务 ⑤ 中小企业电子服务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的各种服务。主要包括: ① 教育培训服务 ② 就业服务 ③ 电子医疗服务 ④ 社会保险网络服务 ⑤公民信息服务 ⑥ 交通管理服务 ⑦ 公民电子税务 ⑧ 电子证件服务
当然,电子政务的上述业务内容并不是一出现就具备了的,而是在电子政务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当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二、全球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1.国内的电子政务的现状
对于我国来说,电子政务这个概念与电子商务一样是从国外泊来的。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与我国自己的信息化历程同步的,具体来说,我国的电子政务是循着“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这一条线展开的。 从总体上看,与其他国家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特点基本相同,但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就具体而言,我国的电子政务又与其他国家的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 (1)我国的电子政务的起点较低。这是由于我国总体上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而西方国家的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早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就完成了,而我国则基本上从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
(2)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的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这些差别主要是表现在地区差别、城乡差别、行业差别上,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在发展过程中,则是在中央政府的“推动”和需求的“拉动”下从一些行业管理部门开始的。另外,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的不平衡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发展较快,与这些重点部门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其它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的电子政务发展相对迟缓。
(3)我国的电子政务的目标和出发点更具有多样性。由于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政府对经济特别是企业的管理方式要进行彻底的改变,以及各级政府机构的精兵简政。这些客观环境的变化,必然造成对政府政务活动的影响,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势必要满足或保障这些目标的实施。实际上,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不仅仅是提高效率和树立形象的问题,其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促进政务活动的改革。 2.国外的电子政务的现状 (1)美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美国的政府网站建设已经相当完善和成熟。美国联邦政府一级机构已全部上网,州一级政府也全部上网,几乎所有县市都建有自己的站点。美国的政府网站内容非常丰富,以人口调查站点为例,用户可以通过直观地图的形式,查看到州一级甚至县一级人口的极其详尽的统计数据,包括当地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口组成等等。 (2)加拿大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加拿大的电子政务虽然起步较晚,但进程较快。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加拿大政府大力推广和加大电子政务在各行业的应用,不仅实现了教育、就业、医疗、电子采购、社会保险等领域的政府电子化服务,而且根据需要不断增加和集成新的政府门户网站,先后建立了加拿大政府门户网站、加拿大出口资源网站、加拿大青年网站等诸多政府网站。 (3)法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法国政府部门的网站内容很丰富。从部长栏中,可查到部长简历、部长办公室主要人员,部长活动日程、讲话、新闻发布等,其他栏目有宏观经济数据、企业生活、公众生活、欧洲与世界、地区经济,还有远距离服务、实用信息、论坛、资料摘要等。网民如果需要
订阅新闻,只须填写网上的表格便可免费发送。此外,各部门也有内部网络,供部内有关人员查询。
(4)英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英国的成年网民中,有18%的人使用政府机构网站获取服务或官方文件等信息,政府机构网站的总数目前已达1000多个,每星期的访问请求超过2000万。人们现在可以通过网络使用多项政府服务而无须再排长队。以“英国在线”为例,该网站自2000年12月开通以来,已经整理了1000多个政府机构网站的信息,帮助用户迅速、方便地寻找所需网站,帮助用户获取关于就业、理财、旅行、生活等方面的政府信息与服务。其后它又开通了一些新的网上政府服务。
(5)德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尽管德国开展的电子政务项目还不多,但一些与企业及百姓密切相关的事务,如申报纳税、企业增值税号的查询、企业向统计局上报外贸统计资料、大学生申请优惠贷款等都可直接在网上操作。按照计划,德国将逐步推出350项网上业务,与公民有关的事务除了必须面谈的之外,都可上网办理。 (6)日本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日本的电子政务工程主要有五大方面的基础建设。①政府机关(中央和地方)内部因特网以及情报信息化的基础作业。②综合行政互联网的相互连接。③申请、发出手续的在线化。④地区情报信息基础作业。⑤居民户口管理互联网系统的建设。从上述五大方面的基础建设项目内容可以看出,电子政务对硬件的功能要求非常高,对高速信息平台的容量和载体通过能力要求非常大,只有以光纤为主要材料的超级宽带网才能承担。现已进入实用化的宽带网,再加上日本第三代移动电话已开始提供服务,预计日本电子政府的建设步伐将会大大加快。
(7)韩国的电子政务现状
韩国在实施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围绕下述工作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建设工作。①建立、完善电子政务的法律与制度保障。②实现政务信息数字化,建立公用电子资料库。③重视政务信息的公开。④政府信息公开。⑤再造行政业务,提高公务员的能力和素质。 (8)电子政务的全球发展总体现状
从电子政务在全球的发展来看,表现出这样一些特点:
第一、电子政务在各国的发展起步时间大致相同,即大多数的国家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
第二、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基本上都是指向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 第三、电子政务的出发点基本上都是以满足国民对政府经济事务的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为主。
三、我国电子政务现存的问题 1.观念上的误区 (1)OA就是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过程。而绝非只是简单的政府上网、“三金工程”或办公自动化(OA)。它所需要的早已不是安装几台电脑(PC),连接打印机和扫描仪,处理文件和打印报表,甚至也不仅是建立门户网站,收发电子邮件,无纸化办公等。 (2)电子政务是上级的指令
对电子政务的理解不能仅仅被动地停留在指令的执行层面。上级部门做了网站,我也照猫画虎来上一个;上级部门设计了哪些栏目,我也机械照搬拷贝(COPY)过来。这种执行任务的认识思路和上下对口的设计模式,完全忽视了行政工作的不同特点,使电子政务流于形式,可谓认认真真走了过场。 (3)电子政务是一种补充
政府办公方式的转变让很多人在心理上难以适应,许多人在心理上不愿接受电子政务的洗礼,他们认为电子政务只是政府信息部门的职责,是传统政务管理的一个补充,是非主流业务,不愿利用网络完成文件的形成和实现其功能,他们留恋并习惯于传统公务文书形式,宁愿手写文件并亲自呈送领导。在许多人看来,只有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才最可靠。
(4)项目资金应用于购买设备
“轻调研重上马”、“轻计划重实施”是电子政务建设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因为国家为电子政务建设进行的专向拨款数额越来越大,所以资金来源已不再是主要困难。但这些资金应该首先用于调研、计划、培训等基础性准备工作。否则,再先进的设备也难以发挥其作用。更何况IT领域里设备更新速度极快,盲目建设很可能会带来资源的极大浪费。
2.信息资源的利用缺陷 (1)“死库”资源开发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五多五少”现象,即原始信息多,加工整理信息少;孤立分散的信息多,交流共享的信息少;传统载体方式信息多,电子载体方式信息少:行政性开发的信息多,市场化开发的信息少;静止状态的信息多,动态反馈的信息少。在国内数以千计的信息库中能保持不断更新和有效利用的只占一成左右,其他一些信息库均处于瘫痪与半瘫痪状态。实施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激活这部分“死库”,使它们能够借助政府的力量或市场的作用,逐渐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若能充分利用好这部分巨大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流通和共享,必然会有力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