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可能性
世界货币 人民币走向强热货币的必然选择
2005年06月28日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内容提要]作者从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发展的角度研究了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意义及可能性。认为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是对世界范围内的资源进行的一种有利于中国的配置。由于多元世界货币的竞争态势决定了人民币在发展成为世界货币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风险,因而,规避风险的根本出路在于永久性地稳定人民币的币值,提升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随着人民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参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必然朝着世界货币的方向发展。
一、引 言
如果说,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预期以每年7.5%的速度向前推进,那么到2006年,中国的整体综合国力将会排列在世界第四位,到2012年,将会排列在世界第三位。那时——乃至更远,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怎样?人民币是否会改变世界货币体系格局乃至影响世界资源配置?进而,人民币的自身安全与国家金融安全的关系如何?中国对此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这些都是我们今天不得不思考的货币发展的战略问题。
今后,无论人民币怎样发展,而世界经济形势的外部压力都将使人
民币面临着一个更加国际化的问题,即人民币能否成为世界货币的问题,这是所有的强势货币在其发展道路上都面临过的问题,也是人民币在其发展道路上将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然而,国际上许多知名学者认为,“人民币将要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之后的第四大货币,人民币有潜力作为未来亚洲统一货币的候选货币之一”,这引起了笔者的关注。笔者从亚洲货币和世界货币组成结构的不同以及亚洲经济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差异这两个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分析,认为人民币目前更有必要为未来成为世界货币而努力,而不是作为未来亚洲统一货币的候选货币。本文尝试对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意义及可能性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是中国整体经济实力发展的必然
所谓世界货币就是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计价、结算、购买、支付的货币。所谓亚洲货币就是可以在亚洲范围内计价、结算、购买、支付的货币。就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货币看,世界货币是由多种货币组成的货币,至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世界货币不存在统一为一种货币的可能。例如,在欧元出现以前,世界货币主要是由美元,其次是日元、英镑、马克、法郎等组成,在欧元出现以后,世界货币便改为了由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组成。而亚洲货币则不可能是由多种货币组成,亚洲货币可能效仿欧洲货币的模式,在亚洲货币出台以前,亚洲各国均有自己的货币,在亚洲货币出台以后,这些国家的货币全部被收兑,统一流通为一种共同认可的可接受的货币。
由于世界货币是由多种货币组成,而亚洲货币仅是一种单元货币,且目前的世界货币除欧元外都不是区域货币,由此可以认为,一种货币要成为世界货币,其过程不必先成为区域货币再成为世界货币,而是可以直接成为世界货币的,它不受现有世界货币币种组成的限制。这是自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牙买加协议》以来,世界货币体系所形成的一种多元化格局,而这种格局则使一种货币要成为世界货币可以不受现有世界货币币种的限制,其过程也不必先成为区域货币再成为世界货币。
但是,区域货币的实现,是必须先设计出一种货币,或者在区域内各国现有的货币中选定一种货币来作为区域内统一流通的、代替原来各国流通的货币,这就说明了区域货币的实现是一件非常复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功夫、克服许多困难、解决许多问题的大事情。众所周知,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居世界前茅的欧洲,欧元从酝酿到诞生都要花费40多年的时间,而亚洲如果实行货币一体化出台“亚元”,必定需要花费比欧元更长的时间。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亚洲各国间的政治、经济差异比欧洲要大,经济一体化水平比欧洲要低,且在政治上还潜在着一定的战争风险,由此造成了亚洲地区无论是在生产要素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融合程度方面,还是在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性方面都远未达到统一货币的可能。因此,就这一点进行分析,如果人民币要发展成为亚洲货币,其过程必将是非常漫长或遥遥无期的。
可见,一种货币要成为世界货币的可能性比该种货币要成为亚洲货
币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而从利益上分析,可能性实现的本身就包含着利益,没有可能性也就没有利益。更何况目前充当世界货币的几种货币之所以成为世界货币,其根本原因就是货币发行国凭借其自身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经济实力,实现了其货币转变为世界货币的跨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经济总量不断翻番,先后跃上了4个新台阶:1978年我国GDP为3624亿元人民币,1986年突破1万亿元大关,上了第一个台阶;1992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上了第二个台阶;1995年突破5万亿元大关,上了第三个台阶;2002年又突破了10万亿元大关,达到102398亿元,已占世界GDP总额的3.1%,上了第四个台阶。2003年达到116700亿元,比上年增长9.1%。2004年更是达到136 515亿元,比上年再增长9.5%。
从国际视角来看,20世纪90年代全球GDP年平均增长率为2.6%,2001年为1.1%,2002年为1.7%;20世纪90年代全球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2%,2001年为-0.1%,2002年为0.5%。因此,无论是从总GDP增长率还是从人均GDP增长率来看,我国都是全球第一,大大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率。我国已经跃身世界经济大国的第六位。
在对外贸易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翻番,先后跃上了5个新台阶:197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 206亿美元,1984年突破500亿美元大关,上了第一个台阶;1988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上了第二个台阶;1994年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上了第三个台阶;2000年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上了第四个台阶;2003年突破8000亿美元大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