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金华何氏三杰:何炳松、何炳棣、何德奎(笔录)

金华何氏三杰:何炳松、何炳棣、何德奎(笔录)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5 7:34:23

在哈佛期间曾研读马克思《资本论》等,并在美国银行实习,1924年回国。先后任杭州盐务中学英文教员和上海光华大学、大同大学、南洋大学(交通大学)教授,并担任光华大学商学院院长。1928年夏,他辞去所有大学教职,担任上海公共租界纳税华人会英文秘书,维护华人纳税人的权益。同时他被中华民国政府聘为金融及外交方面几个委员会的顾问。

1931年英、美两国控制下的公共租界工部局增添一席永久性的华人“会办”,国人称之为“华总办”,首任“华总办”即何德奎。他认为应利用这个机会尽量为中国人争权益、为公众服务。当时公共租界内的华童公学(工部局小学前身)由英国人管理,照搬英国小学教材来教育中国儿童,家长反应很大,他在工部局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力争华人教育自主权,最终英国总办同意增设华人教育处,改华童公学为工部局小学,争得了华人教育自主权。

何德奎聘请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为华人教育处处长,确定办学方针为面向普通市民。陈鹤琴担任教育处长后为工部局小学编写了适用的教材,重新调整了教学人员。经过改革后,工部局小学的管理和教学质量有很大提高,并且学校收费低廉,使公共租界内低收入人群的子女都能受到高质量的教育。陈鹤琴处长还充分利用小学校舍在学生放学后开办夜校,开展平民教育,提高国人素质。至1941年日军进驻公共租界前,公共租界已有7所公办小学,还筹建了工部局女中(1938年招生,现上海第一女中前身),为广大上海市民子女提供了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

1932年上海1.28事变时,何德奎请求英、法当局开放租界与华界的六扇大铁门24小时,以便让身处门外的难民进入租界躲避战火,并号召工商界捐款救济。1932年起,何德奎多次当选民国时期最著名的经济学术团体——中国经济学社的理事,并经常到国立交通大学等高校作《中国币制问题》等讲座。1934年,共产党员江青被捕,后经何德奎、陈鹤琴出面保释得以释放。后江青离开上海前往延安。1936年何德奎升任工部局副总办,负责工部局华人事务及卫生、教育和人力车问题。他是工部局中为数极少的华人高级职员,民间有“租界副市长”之说。他到工部局任职前,曾作“中国人在中国地方为中国人办事”的自我表白。何德奎任职期间廉洁守法,对公共租界的穷人特别照顾,如限价平售面粉,办食米公仓等。努力主导租界内的教育权,并把租界内的许多中学、小学、幼稚园办成了一流的学校。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中日双方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了长达3个多月的大会战。当坚守四行仓库的抗日将士最后撤退到公共租界时,何德奎安排民众前去慰问并送上平民服装,以便壮士顺利转移。凇沪抗战失败后,何德奎掩护国民党军队谢晋元团残部撤退入上海公共租界,他们被软禁在一所工部局小学里,由外籍士兵看守。何德奎组织许多群众团体轮流去慰问,在慰问活动中悄悄把带去的便装让事先商量好的士兵换上,再让士兵

混在人群中跟出,并由国民党派人秘密送出上海。就这样悄悄送走不少谢晋元团官兵。

1937年前后,一些爱国的民族工商业人士为了推销国货,发展民族工业,需要筹建一个专门销售国货的公司。何德奎利用他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工作的职权给予大力支持,让中国国货公司在上海公共租界繁华的南京路上顺利开张。何德奎对民族工商业者大力支持,鼎力相助,为他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

1938年秋,法国驻沪总领事强令除交通大学外的其它战时迁入法租界的公私立大学均须迁出,租界内各学校一时群情惶惑。 11月,何德奎帮助国立暨南大学租得公共租界康脑脱路528号作为校舍,暨大师生当月全部迁入上课。1943年,何德奎因汪伪政权即将接收上海工部局而辞职。1945年抗战胜利后,何德奎任三青团联合招待盟邦集中营侨民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政府房地产处理委员会委员、上海房屋租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担任上海市副市长。市政府改制不设副市长后,何德奎转任秘书长,与吴国桢市长一起实施大上海都市计划。1947年离职赴广州任广东省政府顾问。1949年辞职,先后赴香港、巴西、美国、加拿大,并在教育界任职,还考察各地的经济、教育状况。1958年回香港担任苏浙公学首任校长。一年后辞去校长,专门研究香港的地质及金刚石矿、黄金矿等。 1974年,何德奎在周恩来总理的函召下,从香港回到上海。 1977年12月被增选为上海市政协委员,并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1983年逝世。其夫人杨闰康系出江苏名门。杨闰康姑姑杨荫榆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其妹杨季康即杨绛,是钱钟书夫人。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何氏一门诞生了三位在中国现代史上颇具影响的人物:何炳松、何炳棣、何德奎,他们乃南宋理学家“金华四先生”之一的何基后裔,才学如海,彪炳青史。何氏一家四房,何炳松属二房,何炳棣属三房,何德奎属长房。何炳棣虽然出生和读书都在北方,但受何氏家族的影响仍然深广。何炳松年长何炳棣27岁,自孩提时代起,何炳棣就时常从父亲口中得知这位堂兄的早慧,因此何炳松一直是他攀登模拟的对象。何德奎是何炳松、何炳棣堂侄,属长房,虽年长何炳棣22岁,但在三人中辈分最小,他是何家第二位留美学成归国的成名者。北山苍苍,婺水泱泱,何氏三杰,世人敬仰。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在哈佛期间曾研读马克思《资本论》等,并在美国银行实习,1924年回国。先后任杭州盐务中学英文教员和上海光华大学、大同大学、南洋大学(交通大学)教授,并担任光华大学商学院院长。1928年夏,他辞去所有大学教职,担任上海公共租界纳税华人会英文秘书,维护华人纳税人的权益。同时他被中华民国政府聘为金融及外交方面几个委员会的顾问。 1931年英、美两国控制下的公共租界工部局增添一席永久性的华人“会办”,国人称之为“华总办”,首任“华总办”即何德奎。他认为应利用这个机会尽量为中国人争权益、为公众服务。当时公共租界内的华童公学(工部局小学前身)由英国人管理,照搬英国小学教材来教育中国儿童,家长反应很大,他在工部局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力争华人教育自主权,最终英国总办同意增设华人教育处,改华童公学为工部局小学,争得了华人教育自主权。 何德奎聘请儿童教育专家陈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