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1:47:03

姓名:唐伟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201010111122

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民生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见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晚上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在这里我向大家浅谈一下自己对这个国家级的社会问题的片面看法,我将重点谈谈目前我了解得更多的教育与就业问题,以此来阐述自己对改善民生的重要性的认识。

一、教育的重要性

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水平已经是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最重要依据。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有事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把教育放在发展的战略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现今中国,包括国观,有许许多多的人在羡慕西方国家,他们科技水平为什么那么高,生活条件为什么那么好,城市为什么那么美

1

丽,国力为什么那么强盛??对此我们有那么多的为什么,我认为造成这一切从根本上源自教育水平的高低问题。

正是因为有良好教育的国民,他们才能在城市、人文、法制、经济等领先于全世界,在西方国家,大多数人都有大学甚至更高的学历。德国为什么两次大战都战败又奇迹般的恢复,正是有了几千万受过良好教育的国民,知识才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才能更快速地推动社会的发展,优秀的教育才是社会繁荣富强、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石、助推剂。因此欲改善民生,必须以改革、完善教育为首要任务,真正做到改善民生,建设社会。

二、民生之本——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这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条件。同时,扩大就业的压力颇大,就业形势严峻将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要坚持实施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

目前国内各行业的就业形式都不容乐观,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在两年后同样也得面对当今严峻、复杂的就业问题,对于其他行业的就业形式,以我现在片面的知识、见解,还不能全面、详细的对此分析,所以我只能对当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浅谈一二。

大学生必须面对此刻严峻的就业形势,现在所谓的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言论,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那么大学生就业究竟面临怎样的

2

难题呢?

据网上数据了解,多数人无法一次应聘成功:2.7%的人应聘次数在5次以内;2成的人应聘次数在6—10次。而且人们在求职的过程中花费很大:2/3以上的人不足500元;将近2成的人花费在500—999元之间。在求职成功后,据不完全统计:10.8%的人很满意;52%的人比较满意;不满意者仅占3.2%。另外,求职时间长也是一个因素:20%的人在1个月之内就找到了工作;24.8%的人在1—2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22.9%的人在2—3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人均费时3.13个月,有的甚至成为“校飘族”。

专业面太窄;缺乏社会关系;信息不足;性别歧视;是我认为造成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四大症结。

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态度,不愿自己找时间、找机会去学习与自己所学专业之外的知识,只是纯粹的为完成任务而学习,更有甚者,连自己主修的专业都无法学好,如此还怎么能拥有足够宽广的知识面呢?

缺乏深层的社会关系,没有足够的家庭背景,在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时,这类人往往以面试失败而告终,说得直白一点,现在的社会在绝大数情况下是拼爹的时代,拥有一个好爹,足够好的关系网,也许比你寒窗苦读二十余载更容易应聘成功。

信息不足,很多大学生在面试工作之前,缺乏准备,没有足够的去了解相关方面的信息,造成无法正确的解答面试官的考题,为最后的面试失败留下了伏笔。

3

性别歧视,也是部分大学生就业面试时所遇到的难题,很多职位只招男性或者女性,而且很多职位是不需要限制性别,可是为了满足面试官或者老板的某种要求,造成了这样的局面,确实很令人无力。

现在就业难的问题已经不只只是困扰着当代大学生,更是蔓延在当今整个社会,若这样的局面长期僵持而不得到有效的改变,定会造成社会的一些动荡,令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受阻,最后令民生得不到真正的改善,从根本上阻碍了社会的建设发展。

为改变现在的局面,国家、政府必须做到:1.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2.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劳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3.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4.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环境保障,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善民生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体现;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改善民生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改善民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现实需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21世纪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具有着很强的时代特征和极其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为改善民生,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启动农村最低生

4

活保障制度??在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推动下,农村大地发生了新的巨变。

为改善民生,中央在不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金融体制、财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大江南北,从东到西,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为改善民生,中央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众之间医疗卫生服务差距,加快完善有利于人民群众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的医疗卫生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为改善民生,国家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校准,推出低收入家庭经济适用房,建立民工工资保障机制,总理还亲自为民工讨拖欠工资。 为改善民生,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社会就业总量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改善民生的任务一定能够得到充分的完成,中国的社会会建设得更加美好、完善,中国的全体人民会更加的幸福安康,全国人民为建设和谐社会、最后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姓名:唐伟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201010111122 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民生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见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晚上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在这里我向大家浅谈一下自己对这个国家级的社会问题的片面看法,我将重点谈谈目前我了解得更多的教育与就业问题,以此来阐述自己对改善民生的重要性的认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