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卷-副本
试卷教案
【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解答】解:
A、鞋底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
B、浴室内地面上的防滑垫,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矿泉水瓶盖上的细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冰箱底下安装的小轮子,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
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
6.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不发生偏转 B.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
C.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铜棒后磁性增强
D.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蹄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分析】(1)首先由安培定则可以判断出螺线管的磁极,则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得出小磁针静止时的N、S极的指向.
(2)能够被磁化的物质只有铁、钴、镍等软磁体,从这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3)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和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相似. 【解答】解:(1)从图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右端是N极,左端是S极;
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小磁针S极向左转动.故A错误、B正确;
(2)磁化是指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铜不是磁化材料,不能被磁化,故C错误.
(3)螺线管通电后,通电螺线管周围产生磁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一样.而不是和蹄形磁体的磁场相似,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小磁针静止时的N、S极指向是由于受到了通电螺线管的磁极的作用,因此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7.如图所示,分析小球从A点自由摆动到C点的过程,不考虑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教案
A.小球从A点摆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小球摆动到最低点B时动能为零 C.小球摆动到C时重力势能最小 D.小球在整个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 【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3)动能和势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动能和势能合称机械能,不考虑能量损失,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总量守恒. 【解答】解:
A、小球从A点摆动到B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所以动能增大.此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此选项错误;
B、小球摆动到最低点时速度最大,所以动能最大.此选项错误;
C、小球摆动到C点时,高度最大,所以重力势能最大.此选项错误;
D、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往复摆动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但总能量(机械能)保持不变,也就是机械能守恒.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动能和势能大小变化的分析,抓住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两灯泡均发光,且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通过灯泡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 )
A.1.2A 1.2A B.0.3A 0.3A C.1.2A 0.3A D.1.5A 0.3A
【分析】分析电路可知:两灯并联,电流表A1测的是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的是L2所在支路的电流;
由于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流表A1选用的应该是大量程(0~3A),A2选用的是小量程(0~0.6A);
然后根据相应量程下的分度值和指针位置来进行读数.结合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即可求出通过各灯的电流大小.
【解答】解:经分析可知,电流表A1选择的量程是0~3A,分度值为0.1A,所以电流表A1的示数为I总=1.5A,即干路电流为1.5A;
电流表A2选择的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I2=0.3A,即通过灯L2的电流为0.3A;
试卷教案
那么通过灯L1的电流大小为:I1=I总﹣I2=1.5A﹣0.3A=1.2A. 故选C.
【点评】对于这类题目要先分析电路的构成,然后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电表的读数方法进行分析.
9.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击打前,最上面的棋子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棋子被击打出去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最下面的棋子所受的压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 【分析】(1)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A、击打前,最上面的棋子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棋子具有惯性,但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B错误;
C、棋子被击打出去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错误;
D、最下面的棋子所受的压力和支持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且大小不相等,不是相互作用的力.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惯性和力的作用效果,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10.如图所示的装置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跟滑杆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一个漂在油面上的浮子.小明想在此装置中接入一块电压表,使油量增加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应并连接在图中的( )
A.AC之间 B.CD之间 C.AD之间 D.AO之间
试卷教案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根据油量的变化可知浮子移动的方向,进一步可知滑片移动的方向,从而得出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然后判断电压表的位置.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
油量增加时,浮子上移,滑片下移,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由U=IR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 因油量增加时电压表示数变大,
所以,电压表应并连接在定值电阻两端,即图中的CD之间,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压表位置的确定,会分析油量变化时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是关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小丽在北湖边游玩,看到岸边的垂柳在水中形成的倒影,这个倒影是垂柳的 虚 (选填“实”或“虚”)像;同时她闻到阵阵花香,这是 扩散 现象. 【分析】(1)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是物体的虚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解答】解: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平面镜,而平面镜成像又是虚像,则岸边的垂柳在水中形成的倒影自然是虚像了.
闻到花香是花香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 故答案为:虚;扩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以及扩散现象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2.手机是靠 电磁波 传递信息的;使用手机时,其外壳因摩擦带 电 而经常粘有灰尘.
【分析】手机是靠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工作的;
不同物体相互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解答】解:
使用手机通话时,手机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使用手机时,手机外壳因与其他物体摩擦而起电,带上了静电,从而吸引灰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