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试题(含答案)
反应条件已略去)
(1)C的化学式是______。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D→G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4)H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
18.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7种物质,相互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能转化,“一”表示能发生反应, 部分产物已路去)。其中A和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F和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气体,D和E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图中涉及到的反应都是本学期的知识内容)。
(1)物质C是_____,G的一种用途是_____。 (2)写出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3)反应B→D所属的基本类型是_____反应。
四、实验题
1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三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请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若用B装置收集由KMnO4分解产生的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发现B中的水有显紫色的现象,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气体时,可以用C装置盛放______来干燥制得的CO2气体;
(4)若由C装置的a端管口通入某气体进行收集,则该气体具备的特点是___。 20.碱式碳酸锌的组成测定。为确定碱式碳酸锌[aZnCO3·bZn(OH)2·cH2O]的组成,现称取35.9g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①Zn(OH)2加热至125℃、ZnCO3加热至350℃分别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该碱式碳酸锌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与Zn(OH)2的分解温度接近。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NaOH溶液能充分吸收CO2,碱石灰能充分吸收CO2和H2O。 (1)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______________。
(2)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氮气,停止加热后继续通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A中样品加热。测得装置B、C的质量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测得A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装置 B C
实验前/g 198.0 221.0 实验后/g 205.2 225.4
①m=________g。 ②a:b:=_________。
③如缺少装置D,会导致________(选填“a”、“b”或“c”)测定结果偏大。
五、计算题
21.某同学想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某食醋的质量分数。他从一瓶刚开启的食醋中取出30g样品,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8g,恰好完全反应(反应方程式:CH3COOH+NaOH=CH3COONa+H2O)。
(1)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_________。 (2)计算食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_______。
22.某化工厂实验室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4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量的石油产品中含H2SO4多少克?
参考答案
1.D 2.D 3.D 4.B 5.C 6.B 7.A 8.D 9.B 10.C 11.B 12.D 13.Fe + H2SO4 == FeSO4 + H2↑;Fe + Cu Cl2==FeCl2 + Cu; 14.(1)无水醋酸、氢氧化钠固体不会使硅胶变红色 (或证明无水醋酸、氢氧化钠固体中不含水); (2)1、2硅胶不变色,3中硅胶由蓝变红; (3)酸性.
15.氢氧化钙或Ca(OH)2 干冰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CD 16.3 9.8 2.408×1023 BC 88 铁锈消失,溶液变黄色,有气泡产生 Fe2O3+3H2SO4???Fe2(SO4)3+3H2O或Fe+H2SO4???FeSO4+H2↑ BaCl2 /Ba(NO3)2 /Ba(OH)2溶液
17.CaCO3 Ca(OH)2+2HCl=CaCl2+2H2O 2H2O通电2H2↑+O2↑ 化合反应 帮助燃烧、医疗急救、炼钢等
18.氧气 作气体燃料等 CO2+Ca?OH?2=CaCO3?+H2O 化合 19.2H2O2
2H2O+O2↑ 试管口未放棉花 浓硫酸 密度比空气大
20.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防止液体倒吸 24.3 1:2 a 21.0.8g 4% 22.7.35g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