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外智慧城市研究发展分析
国外智慧城市研究发展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率逐年稳步提升。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我国的城镇化率从1960年的16%攀升到了2015年的56%[1],有预测表明,在2030年前后我国城镇化率将接近70%,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与此同时,科技革命带来的信息技术成为新兴生产力的突出代表,推动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信息化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互相渗透融合已成为提升城镇发展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动力。而随着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智慧城市”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与新动力已毋庸置疑,同时更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正借由“智慧城市”这一主题交相融合。
国外对“智慧城市”的研究大约兴起于上世纪末,经过10多年的发展,对智慧城市的理论研究已较为成熟,在实践环节也有所突破。国内学者对智慧城市的关注开始于2009年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本文将采用java语言,通过词频统计对智慧城市相关研究领域主题进行分析,调研相关外文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评述国外智慧城市相关研究情况,并分析“智慧城市”中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情况,以期望对我国智慧城市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有所借鉴。
1 文献统计分析概述
英文中表达“智慧城市”的词汇有三个,分别为SmartCity、IntelligentCity和WisdomCity,国外相关研究在描述智慧城市时,主要使用SmartCity和IntelligentCity.其中“SmartCity”一词在我国同样被较多使用;而“IntelligentCity”则更加强调信息技术在城市中的运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于城市信息化和数字城市的概念;“WisdomCity”则鲜有国外学者使用,大部分使用该词的都是我国学者。因此,在统计与智慧城市相关文献时,笔者采用检索式“TI=Smart*Cit*ORTI=IntelligentCit*”在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经合并剔除重复和非相关论文后,得到697篇结果。其中绝大部分文献出现在2011年及以后,共602篇。国外关于智慧城市的研究虽然开始较早,但是近几年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