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1)
教 学 流 程 互动展示 1、讨论方向的相对性。 2、分别展示各个方向的相对性,东对西,南对北。 3、位置的相对性,怎样在语言中显示出来。 4、讨论绘图的方法。 东---------西 南---------北 东偏南------西偏北 北偏东------南偏西 探究提升 出示正方形图,连接对角线 A B 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上? 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上?B当角度呈45℃时,我们可以说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B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上。 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达标测评 1,能根据同学的描述,绘制出路线示意图吗? 展示学生所画示意图。你是怎样边听边绘制的? 2、22、23页做一做 3、练习四1、2 四 年 级 下 册 导 学 案 四 年级 1 班
13 / 27
学习内容 本节目标 重难点 设疑导入 教 学 流 预习提纲 程 P28/例1(加法交换律) P29/例2(加法结合律) 1、知道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情景图导入 出示27页情景图,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1、如何列式。 2、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它们的结果是怎样。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4、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来。 5、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 6、例2的式子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有几种方法。 7、不同的方法计算结果怎样。 8、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来。 9、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4 / 27
教 学 流 程 互动展示 1、将讨论的式子的关系向各组同学展示。 2、各小组展示自己小组记定律的方法。 3、分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运算定律的。 4、讨论为什么要学习运算定律。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 探究提升 (△+☆)+○=△+(☆+○)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 +☆=☆+△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归纳反思 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 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达标测评 (69+172)+ ○69+( +28) 300+ =600+ A+B= + +36=25+ P28/做一做 P31/4、1 四 年 级 下 册 导 学 案 四 年级 1 班
15 / 27
学习内容 本节目标 重难点 设疑导入 教 学 流 预习提纲 程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旧知导入 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能不能使用加法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1、出示:例5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 城市A→B A→B 115千米 第五天 城市B→C B→C 132千米 第六天 城市C→D 118千米 第七天 城市D→E 85千米 根据上面的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 2、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式,想一想,这个式子能够怎样计算,各种计算的结果是不是一样的。 3、上面的计算方法,哪一种简单些,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定律。 为什么要先交换位置后使用结合律。 4、讨论,在一些计算题中,为什么要使用运算定律。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6 / 2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