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一大联考2015一2016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 - 图文
天一大联考2015一2016学年阶段性测试(一) 高二地理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之和。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某年年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第1-3题。
省区 甲 乙 丙 丁 耕地总面积(万公顷) 521 231 85 1220 有效灌溉面积比例(%) 91.5 61 31 44 1.甲乙两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具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类型差异 B.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C.降水差异 D.劳动力数量差异
2.与乙、丙两省区相比,丁省区农业增产潜力较大的原因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科技水平更高
C.机械化水平高 D.后备土地资源丰富 3.与乙省区相比,甲省区( )
A.油气资源丰富 B.土地肥沃 C.气温年较差小 D.河网密布
山东省东营市盐碱化土地分布广,湿地资源丰富。因唐太宗东征时,曾在此安营扎寨,设东营、西营而得名。1983年因胜利油田建设设置东营市。下图为东营市位置图。据此完成4-5题。
4.东营市建市之前,对 东营市农业产量影响最 大的地理环境要素是( ) A.降水量不足 B.人口数量少 C.土壤肥力低 D.交通不发达
5.东营市未来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 )
A.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发展石油农业 B.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 C.利用黄河入海口优势,发展出口农业 D.利用优越位置和交通,发展特色农业 现代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理环境的研究,服务于人类日常生产生活。下图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某地遥感图像(图中方块为农田,圆点为村落)。据此完成6-7题。 6.判读该图像中甲地的地貌类型 ( )
A.风积沙丘 B.风蚀洼地
C.河口三角洲 D.山前冲积扇
7.该图像的用途主要是( )
A.监测水资源利用状况,评估水源灌溉效率。 B.监测流动性沙丘移动,分析预测沙丘动向。 C.分析地形和地貌特征,开展土地资源调查。 D.规划城镇和乡村规模,确定城乡发展方向。
读某种植植被类型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图(数字为面积占全国比重,单位:%),完成8-9题。
8.该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草地 B.落叶林 C.荒漠 D.阔叶林 9.该植被的类型和产量取决于( )
A.气温高低 B.降水多少 C.地表形态 D.人类活动
起动风速又成为临界风速,是指能使地面沙粒开始移动的风速。大于起动风速的风叫起沙风。在起沙风的作用下,沙粒随气流移动前进。治沙措施的一个重要途经是控制近地面风速,使之小于起动风速。下图为某地区灌丛迎风坡和背风坡沙粒起动风速随灌丛密度变化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据图可知( )
A.灌丛密度对沙粒起动风速影响不大
B.迎风坡沙粒起动风速与灌丛密度呈正相关 C.灌丛密度为12%-15%时防风固沙效果最佳
D.两坡沙粒起动风速与灌丛密度关系的影响差异较大
1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遏制荒漠化,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是( ) A.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B.加强邻国间的合作 C.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又有人说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下面左图为雨林生
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右图为生态防护林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从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看,造成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A.134增加 B.234增加 C.123增加 D.124增加 13.生态防护林图反映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A.净化空气 B.保持水土 C.防风固沙 D.保护农田 读亚马孙地区的开发计划图,完成14-16题。
14.20世纪50年代以前亚马孙河地区一直未被开发,其主要原因是( ) A.崎岖的地表和奔腾湍急的河流 B.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 C.脆弱的雨林生态和稀少的人口 D.闭塞的交通和落后贫穷的经济
15.1970年,巴西政府正式公布了亚马孙河流大规模开发计划,其开发的背景主要是( ) A.丰富的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 B储量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 C.人口增长,贫穷及发展需求 D.发达的科学技术和雄厚的外资 16.针对亚马孙雨林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未来开发的主要方向是( ) A.收益性开发 B.毁灭性开发 C.持续性开发 D.保护性开发 读山西省大同煤矿集团塔山循环经济园区产业链示意图,完成17-19题。 17.与图中数字对应正确的是( ) A.1-水泥厂 B.2-综合电厂 C.3-甲醇厂 D.4-污水处理厂
18.与煤炭外运相比,该产业链产生的效益主要是( )
A.增加当地的就业岗位 B.保护当地的环境
C.增加调入区的经济收入 D.提高科技水平
19.从长远来看,该地经济发展的方向是( )
A.扩大煤炭开采量B.土地复垦,发展牧业C.从国外进口煤炭进行深加工D.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新兴产业读黑龙江省煤炭工业空间结构发展轴图,完成20-21题。
20.黑龙江省煤炭工业空间结构发现轴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A.煤炭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丰富 D.水源充足
21.黑龙江省为了实现煤炭工 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产业结 构方面做出的努力有( ) A.大力扶持新兴产业 B.治理环境污染
C.进一步完善交通 D.发展科技
读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德国鲁尔区图,完成22-23题。 22.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经常洪水泛滥,其自然原因不包括( )
A.上游坡度较大,来水较快 B.降水较丰富,年径流量大 C.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D.植被破坏淤积严重
23.为继续发挥区域优势, 两区域开发治理采取的共 同措施是( )
A.调整产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有色冶金 D.进行产业转移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下图示意红水河位置。据此完成24-25题。
24.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错误的是( ) A.发展旅游业 B.发展金属冶炼工业 C.发展航运业 D.发展水力发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