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部分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03文言文阅读
概括;甲文中朱买臣"置园中,给食之”的原因,乙文中有一种说法是“ (2) ”,而宋妻认为是“ (3) ”
19.乙文是对甲文中哪一内容的具体解系?(▲)(2分)
A.好读书 B.不治产业 C.求去 D.妻自经死 20.用自已的语言概括朱妻的人生经历。(2分)
21.甲乙两文或显或隐地写了朱妻之羞,请分别写出她因何而羞。(4分) 18.(1)通达(贵)(2)仁者之用心(不忍) (3)矜于一妇人(矜) 19.D
20.(1)离朱而去(2)被朱收留
21.(1)羞于买臣歌讴道中,且阻止之后愈益疾歌。 (2)羞于自己在买臣饥寒勤苦、胸怀大志时离开了他。 (3)羞于被买臣收留。 绍兴
清白堂记(节选)
[宋]范仲淹
一日,命役徒芟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乃扃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文余,绠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
宝元二年记。
【注释】①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②芟(shān):除草。③扃(jiōng):关锁。④绠(gě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⑤饵:吃。⑥忝(tin):玷污。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绠不可竭 ▲ (2)三日而后汲视 ▲ (3)悦人襟灵 ▲ ...15.给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用“/”断三处)(3分)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曲线句子的意思。(2分)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⑤
③
④
②
①
【参考】规:①谋划,规划;②典范,榜样;规劝,谏诤。(《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17.文中的“嘉泉”有何特点?作者为何详写“嘉泉”之“嘉”?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18.下列两个句子一“叹”一“问”意蕴丰富,你从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范仲淹?请简要分析。(4分)
(1)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清白堂记》)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参考】庶几:①或许,可能;②但愿,希望。(《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19.结合《清白堂记》的相关内容,阅读王十朋的《清白堂》,品析画线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14.(1)完,尽 (2)打水,取水 (3)使(人的心情)愉悦 15.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16.我喜爱它(井泉)的清白和有德义,(它)可以成为官吏们效法的榜样。 17.井泉特点:晶莹澄清,味道甘美,渊然不竭;暑凛冬暖,应于名源;以茗试之,甘液华滋,悦人襟灵。详写“嘉泉”之“嘉”是为了突出它的美好品质,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为下文作者阐述为官之道作必要的铺垫。
18.读到了一个爱国爱民、有着高尚为官节操和远大政治理想的范仲淹。第一句感叹句,作者极力希望自己没有玷污“清白”这个名节,努力做一名清明廉洁、克己奉公的好官。第二句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努力追随“古仁人”的强烈愿望,学习他们忧国忧民,奋发向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伟大精神。
19.作者在清白堂,联想到命名者范仲淹和会稽太守刘宠,赞美他们清正为民的风范;勉励自己,也告诫后继者应该秉承二贤遗志,以清白自律,教化百姓。 台州
温州
柳 陌 [明]祁彪佳
①
出寓园,由南堤达豳圃,其北堤则丰庄所从入也。介于两堤之间,有若列屏者,得张
②
灵墟书曰“柳陌”。堤旁间植桃柳,每至春日,落英缤纷,微飔偶过,红雨满游人衣裾,予
③④
以为不若数株垂柳,绿影依依,许渔父停桡碧阴,听黄鹂弄舌,更不失彭泽家风耳。此主⑤⑥
人不字桃而字柳意也。若夫一堤之外,荇藻交横,竟川含绿,涛云耸忽,烟雨霏微,拨棹临流,无不率尔休畅矣。
(选自《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
【注释】①豳圃:与文中的“寓园”“丰庄”均为地点名称。②落英缤纷:语出《桃花源记》,意在表现桃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景象。③桡:与下文的“棹”都指船桨。 ④彭泽家风:指像陶渊明归隐后那样的生活风貌。⑤主人:作者自称。⑥荇藻交横: ▲ 。 7.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意思相同的一项。(4分)
(1)予以为不若数株垂柳(▲) .
A. 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 B.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2)拨棹临流(▲) .
A.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B.把酒临风(《岳阳楼记》) ..8. 文中多处借用前人佳句。参照注释②,完成注释⑥。(3分)
9. 结合语境,说文解字,赏析语句,选择正确的理解。(4分) (1)微飔偶过,红雨满游人衣裾(▲)
A.“飔”为形声字,形旁为“风”,其意为“风”。此句生动写出了风吹雨打,花瓣纷纷飘落,洒满游人衣襟的情景。 B.“飔”为形声字,音同“思”。“飔”读音轻柔,传达出柔和细腻之感。此句生动表现微风吹拂,红花如雨一般飘落,撒满游人衣襟的情景。 (2)许渔父停桡碧阴,听黄鹂弄舌(▲)
A.“弄”有“演奏乐器”之义,写出了黄鹂鸣叫如乐音清脆,悦耳动听,惹人喜爱。 B.“弄”有“戏耍”之义,写出了黄鹂在枝头吵吵闹闹,声音嘈杂,让人听了心生厌烦。 16.作者为什么将种着桃柳的那条路取名“柳陌”?结合全文,加以分析。(4分) 13.(4分)(1)A (2)B
14.(3分)示例1;语出《记承天寺夜游》,意在借交错纵横的水草表现堤外湖水的清澈。 示例2;语出《记承天寺夜游》,意在表现堤外水中水草纵横交错,柔美飘逸。 15.(4分)(1)B (2)A
16.(4分)在作家看来,桃花“缤纷”不及垂柳“绿影依依”,绿树绿荫还可以让渔夫停舟小憩,这种景象,颇有“彭泽家风”,让作者很是自得。如此意境,轻松舒畅。作者取名“柳陌”,正是想表现自己与陶渊明心灵相通,寄托他闲适括谈的人生志趣。 舟山
(五)文言文阅读(1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19题。
青衣捕盗
有聂姓者,以人命诬服。公昭雪之,献女书儿为婢。公鉴其诚,纳之。公夫人御下严,箕帚而外,课以针指。书儿不能学,日加鞭挞,俯首顺受而已。
后公以挂误,解组归。时枣树林有盗首曰赛张青刘标。公稔之,戒备而行。时已薄暮,闻林中鸣镝声,公股栗,夫人色如土。侍从仆御,无不色变。书儿从容进曰:“么么鼠辈,何敢犯大人驾?如渠不欲生,婢子手戮之可也。”乞公前骑,徒手而去。叱盗曰:“贼狗奴,识得河南聂书儿否?”盗笑臼:“我辈但要得钱儿钞儿,书儿何所用哉!”书儿怒曰:“若辈死期至矣,敢戏言!”盗亦怒,骤发一弹,书儿右手启两指接之;又一弹,接以左手; 第三弹至,以口笑迎之,噙以齿,腾身而起,吐口中丸,大笑曰:“贼奴技止此耶?”一盗解铁拐而前,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笑曰:“尔娘灶下棒,亦持来恐吓人,大可笑也。”群盗罗拜马前乞命。书儿曰:“汝等何足污我手。”喝令去。
从容回骑,禀白于公曰:“托大人福庇,幸不辱命。”公及夫人皆异之。继而问曰;“汝具此妙技,何不能拈一针?”书儿曰:“长枪大剑,婢子年十一二时,搏弄惯矣。一针入手,不知作何物,是以不能学耳。”又问:“鞭挞时何便俯首受?”曰:“老父命婢子来报公大德,小有忤犯,是报怨也,婢子何敢!”
【注释】①选自清代沈起风《谐铎》,有删减。青衣,古代指牌女。②针指:此处指缝纫、刺绣等针线活。③挂误:这里指官吏受牵累被处分撤职。④稔(rěn);熟悉。⑤渠:第
⑤
③
④
②
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