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计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费用 8 800 财务费用 2 000 营业外支出 10 000 14.借:所得税 14 520
贷:应交税金 14520 借:本年利润 14520
贷:所得税 14520 15.借:利润分配 14 740
贷:应付利润 14 740 (三)解:
1.借:银行存款 25 000
贷:产品销售收入 25 000 2.借:材料 18 700
贷:银行存款 18 700 3.借:管理费用 450
贷:银行存款 450
4.借:银行存款 35 000
贷:应收账款 35 000 5.借:应付账款 15 000
贷:银行存款 15 000 6.借:其他应收款 2 000
贷:现金 2 000 7.借:营业外支出 50 000
贷:银行存款 50 000 8.借:管理费用 1 500 现金 500
贷:其他应收款 2 000 9.借:待摊费用 8 000
贷:银行存款 8 000 10.借:应付福利费 600
贷:现金 600 11.借:财务费用 3 200
贷:预提费用 3 200 12.借:银行借款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 13.借:生产成本 35 000 制造费用 5 000 管理费用 10 000
贷:应付工资 50 000 14.借:固定资产 50 200
贷:银行存款 50 000 现金 200 15.借:应交税金 18 000
贷:银行存款 18 000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略)
(四)解:
(1)先进先出法。
发出存货成本=1 000×100+2 000×110+1 000×120=440 000(元) (2)后进先出法。
发出存货成本=1 500×110+1 000×120+1 500×110=450 000(元) (3)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单价=(100 000+220 000+120 000+165 000)/(1 000+2 000+1 000+1 500) =110(元) 发出存货成本=(1 500+2 500)×110=440 000(元) (4)移动平均法。
5月7日存货平均单价=(100 000+220 000)/(1 000+2 000)=106.67(元) 5月10日发出存货成本=1 500×106.67=160 005(元)
5月19日存货平均单价=(100 000+220 000+120 000-160 005)/(1 500+1 000) =112(元)
5月24日存货平均单价=(100 000+220 000+120 000+165 000-160 005) /(1 500+1 000+1 500)=111.25(元) 5月27日发出存货成本=2 500×111.25=278 125(元)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160 005+278 125=438 130(元) (五)解: 运费的分配:
分配率=160/(50 000+30 000)=0.002 A分摊的运输费=50 000×0.002=100(元) B分摊的运输费=30 000×0.002=60(元) 安装费的分配:
分配率=1 120/(50 000+30 000)=0.014 A分摊的安装费=50 000×0.014=700(元) B分摊的安装费=30 000×0.014=420(元) 编制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A 50 940 ——B 30 580
贷:银行存款 81 520 (六)解: 运费的分配:
分配率=560/(3 000+5 000+6 000)=0.04 A材料分摊的运费=3 000×0.04=120(元) B材料分摊的运费=5 000×0.04=200(元) C材料分摊的运费=6 000×0.04=240(元) 其他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7 000/(600 000+500 000+2 400 000)=0.002 A材料分摊其他费用=600 000×0.002=1 200(元) B材料分摊其他费用=500 000×0.002=1 000(元) C材料分摊其他费用=2 400 000×0.002=4 800(元) 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材料采购——A材料 601 320 ——B材料 501 200 ——C材料 2 405 040
贷:现金 560 银行存款 3 507 000 (七)解:
1月末,估计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登记入账: 借:其他应收款 700 贷:管理费用 700
2月末,估计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登记入账:
借:其他应收款 700
23000040000?期末存货成本2期末存货成本?6000(元)6? 贷:管理费用 700
3月末,估计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登记入账: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172000?6000?11200(元)借:其他应收款 700 贷:管理费用 700 速动资产11200速动比率???:1.4 3月末,登记本季度实际银行存款利息
流动负债8000 借:银行存款 2 200
赊销收入净额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周转率? 2 200 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 3月末,将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的实际数与估算数的差额登记入账:
借:其他应收款 100 2 贷:管理费用 100 40000??8(八)解:4800? 5000
2(九)解:
利润总额72001.借:预付账款 80 000 销售成本利润率??100%??100%?24%产品销售收入30000 贷:银行存款 80 000
2.借:银行存款 50 000 贷:预收账款 50 000 3.借:材料采购 150 000 贷:预付账款 80 000 银行存款 70 000 4.借:材料采购 50 000 贷:应付账款 50 000 5.借:预收账款 50 000 应收账款 50 000
贷:营业收入 100 000 6.借:应收账款 200 000 贷:银行存款 200 000 7.借:应付账款 50 000 贷:银行存款 50 000 8.借:银行存款 200 000
贷:应收账款 200 000 (十)解:
1.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实收资本 1000000 2.借:材料__甲材料 20000 __乙材料 6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 3.借:生产成本__A产品 21 000 __B产品 28 000 管理费用 300
贷:材料 49 300 4.借:生产成本__A产品 25 000 B产品 15 000 制造费用 3 000 管理费用 7 000
贷:应付工资 50 000 5.借:生产成本__A产品 3500 __B产品 2100 制造费用 420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8000?2.15?17200(元) 管理费用 980
贷:应付福利费 7000 6.借:制造费用 780 管理费用 1200
贷:累计折旧 1980 7.借:现金 800
贷:银行存款 800 8.借:管理费用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9.借:管理费用 2500
贷:待摊费用 2500 10.借:财务费用 6400
贷:预提费用 6400 11.借:管理费用 150
贷:现金 150 12.借:待摊费用 12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13.借:银行存款 6000
贷:应收账款 6000 14.制造费用=3000+420+780=4200元 借:生产成本__A产品 2625 __B产品 1575
贷:制造费用 4200 六、问答题:
1.答:会计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实物量度、劳动量度为辅;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连续性:对经济活动按它们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进行记录。系统性:对各项经济活动既要进行科目的分类,又要进行相互联系的记录。全面性:应对企业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进行全面、完整的记录,不能有任何遗漏。综合性:对各项经济业务用货币作为统一、综合的计量尺度,提供各钟价值指标。);具有一套专门的方法(即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帐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2.答: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3.答:在原始凭证审核中,如发现有不符合要求,有错误或不完整之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1)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2)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经办人员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更正、补充。
(3)对有错误的原始凭证,要按照规定进行错误更正。
(4)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凡涂改过的原始凭证均应视为无效凭证,不能作为填制记账凭证或登记会计账等的依据。
(5)原始凭证开具单位应当依法开具准确无误的原始凭证,对于有误的原始凭证,负有更正或重新开具的法律义务,不得拒绝。
4.答:体现总体性要求的一般原则有客观性 (基本要求)、可比性原则(同期的横向比较)、一贯性原则(不同期的纵向比较)、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具体来说:
(1)客观性(objectivity)原则(基本要求) :是指会计还是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包括三层含义: 真实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