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第二轮复习 专题二基本理论
若任意状态下的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的比值为Qc,则Qc>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Qc=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c ①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②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4)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平衡浓度、转化率、体积分数等。 三、常考题型要明了 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 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考查化学平衡图像及化学平衡常数 [典例] 某恒定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 4C(?)+2D(?),“?”代表状态不确定。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 典例 演练1 演练2 生成1.6 mol C,且反应的前后压强之比为5∶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4?C?·c2?D?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3 c?A?·c2?B?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35%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C,B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探规寻律]———————————————— “三段式法”解答化学平衡计算题 1.步骤 (1)写出有关化学平衡的反应方程式。 (2)确定各物质的起始浓度、转化浓度、平衡浓度。 (3)根据已知条件建立等式关系并做解答。 2.方法 如mA(g)+nB(g) pC(g)+qD(g),令A、B起始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b mol/L,达 到平衡后消耗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x mol/L。 mA(g)+nB(g) pC(g)+qD(g) 起始(mol/L) a b 0 0 变化(mol/L) mx nx px qx 平衡(mol/L) a-mx b-nx px qx ?px?p·?qx?q K= ?a-mx?m·?b-nx?n3.说明 25 (1)对于反应物:c(平)=c(始)-c(变); 对于生成物:c(平)=c(始)+c(变)。 (2)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反应物转化的浓度 (3)转化率=×100% 反应物起始的浓度 [演练1] (2013·四川高考)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数据如下表: t/min n(Y)/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 mol·L1·min1 - - - 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 2 0.12 4 0.11 7 0.10 9 0.10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演练2] (2013·海南高考)反应A(g) - B(g) +C(g)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A的 初始浓度为0.050 mol·L1。温度T1和T2下A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的温度T1________T2,平衡常数K(T1) ________K(T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若温度T2时,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70%,则: ①平衡时体系总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②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③反应在0~5 min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v(A)=________。 变量探究型实验题常以表格的形式给出多组实验数据,让考生找出每组数据的变化对反应的影响,或给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几种因素,让考生设计实验分析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该类题目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对于图表的观察、分析以及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因而在这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 26 [典题] (2013·安徽高考)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K2Cr2O7。光照下,草酸(H2C2O4)能将其中的 3Cr2O2某课题组研究发现,少量铁明矾Al2Fe(SO4)4·24H2O即可对该反应起催化7转化为Cr。 - + 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 (1)在25°C下,控制光照强度、废水样品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相同,调节不同的初始pH和一定浓度草酸溶液用量,作对比实验,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测得实验①和②溶液中的Cr2O27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 初始pH 4 5 5 废水样品体积/mL 60 60 60 草酸溶液体积/mL 10 10 蒸馏水体积/mL 30 30 (2)上述反应后草酸被氧化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实验①和②的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①中0~t1时间段反应速率V(Cr3)=__________ mol·L1·min1(用代数式表示)。 + - - (4)该课题组对铁明矾[Al2Fe(SO4)4·24H2O]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Fe2起催化作用; +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 ??? (5)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 (除了上述实验提供的试剂外,可供选择的药品有K2SO4、FeSO4、K2SO4·Al2(SO4)3·24H2O、Al2(SO4)3等。溶液中Cr2O27的浓度可用仪器测定) - 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名师支招] 变量控制实验题的解题策略 1.确定变量 27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理清影响实验探究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2.定多变一 在探究时,应该先确定其他的因素不变,只变化一种因素,看这种因素与探究的问题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样确定一种因素以后,再确定另一种因素,通过分析每种因素与所探究问题之间的关系,得出所有影响因素与所探究问题之间的关系。 3.数据有效 解答时注意选择数据(或设置实验)要有效,且变量统一,否则无法做出正确判断。 [针对训练] 1.(2012·广东高考)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某兴趣小组用0.50 mol·L1KI、0.2%淀粉 - 溶液、0.20 mol·L1 K2S2O8、0.10 mol·L1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 - - 222响。已知:S2O28+2I===2SO4+I2(慢) I2+2S2O3===2I+S4O6(快) - - - - - - (1)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________耗尽 2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2O23与S2O8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 - - 2足的关系为:n(S2O23):n(S2O8)=________. - - (2)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表中Vx=________ mL,理由是________。 (3)已知某条件下,浓度c(S2O28)~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 体积V/mL K2S2O8溶液 10.0 9.0 8.0 水 0.0 1.0 Vx KI溶液 4.0 4.0 4.0 Na2S2O3溶液 4.0 4.0 4.0 淀粉溶液 2.0 2.0 2.0 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请在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c(S2O28)~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 - 2.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如下反应:MnO4+H2C2O4+H——Mn2+CO2↑ - + + +H2O(未配平)。用4 mL 0.001 mol/L KMnO4溶液与2 mL 0.01 mol/L H2C2O4溶液,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改变的条件如下: 组别 Ⅰ Ⅲ 10%硫酸体积/mL 2 2 2 1 温度/℃ 20 20 30 20 其他物质 10滴饱和MnSO4溶液 1 mL蒸馏水 (1)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