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第二轮复习 专题二基本理论

高考第二轮复习 专题二基本理论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12:35:04

)=c(A)+c(OH)知,c(K)-c(A)=c(OH)-c(H),B项错误;因为HA为弱酸,如果与

--+--+

等体积等浓度的KOH溶液混合,溶液显碱性,若溶液显中性,则在两溶液体积相等的条件下,加入的HA溶液的浓度应大于0.2 mol/L,所以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0.1 mol/L,C项正确;实验②反应后溶液显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式c(H)+c(K)=c(A)+c(OH

--

),且c(H)=c(OH),则c(K)=c(A),即c(K)=c(A)>c(H)=c(OH),D项正确。 [答案] B

———————————[探规寻律]—————————————————————

“一个比较”“三个守恒”破解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

1.“一个比较”

同浓度的弱酸(或弱碱)的电离能力与对应的强碱弱酸盐(或对应的强酸弱碱盐)的水解能

+-+-+-+-

力。

(1)电离能力大于水解能力,如: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所以等浓度的CH3COOH与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同理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4水解的程度,等浓度的NH3·H2O和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

(2)水解能力大于电离能力,如:HClO的电离程度小于ClO水解的程度,所以等浓度的HClO与NaClO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反之如果等浓度的HClO与NaClO溶液等体积混合的溶液显酸性,那么可知HClO的电离程度大于ClO的水解程度。

(3)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取决于酸式盐的电离能力和水解能力哪一个更强。如在NaHCO3溶液中,HCO3的水解大于电离,故溶液显碱性。

2.“三个守恒” (1)电荷守恒:

阴离子所带相等阳离子所带

――→

负电荷总数正电荷总数

如在Na2CO3溶液中存在着Na、CO23、H、OH、HCO3,它们存在如下关系:c(Na)

+c(H)=2c(CO23)+c(HCO3)+c(OH)。

(2)物料守恒:

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水解或电离,离子种类增多,但某些关键性的原子总是守恒的。

c(Na)=2[c(CO23)+c(HCO3)+c(H2CO3)]

(3)质子守恒:

将上述两个守恒式相减可得质子守恒式:c(OH)=c(H)+c(HCO3)+2c(H2CO3)。

41

——————————————————————————————————————

[演练1] (2013·广东高考)50 ℃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4的醋酸中:c(H)=4.0 mol·L1

B.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Na)=c(HCO3)

C.饱和食盐水中:c(Na)+c(H)=c(Cl)+c(OH) D.pH=12的纯碱溶液中:c(OH)=1.0×102mol·L1

+-

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了电离与水解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辨析与推理能力。pH=4的醋酸中,c(H)=1.0×104 mol·L1,A项错误;在溶液中,HCO3会发生水解,故c(Na

)>c(HCO3),B项错误;C项是电荷守恒式,正确;D项在常温下正确,而本题题设中指明

在“50 ℃时”,D项错误。

[演练2] (2013·安徽高考)已知NaHSO3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HSO3+H2OHSO3

H2SO3+OH ①

H+SO23 ②

-1

向0.1 mol·L

的NaHSO3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金属Na,平衡①左移,平衡②右移,溶液中c(HSO3)增大 1++---B.加入少量Na2SO3固体,则c(H)+c(Na)=c(HSO3)+c(OH)+c(SO23) 2c?SO2c?OH?3?C.加入少量NaOH溶液,-、+的值均增大

c?HSO3?c?H?

D.加入氨水至中性,则2c(Na)=c(SO23)>c(H)=c(OH)

解析:选C 加入少量金属Na,溶液中c(H)减小,平衡②右移,溶液中c(HSO3)减小,A项错误;加入少量Na2SO3固体,根据电荷守恒有c(H)+c(Na)=c(HSO3)+2c(SO23)+

+-

c?SO2c?OH?3?c(OH),B项错误;加入少量NaOH溶液,c(OH)增大,平衡②右移,-、+均c?HSO3?c?H?

增大,C项正确;加入氨水至中性,根据物料守恒:c(Na)=c(HSO3)+c(SO23)+c(H2SO3),

则c(Na)>c(SO23),D项错误。

一、小试能力知多少(判断正-误)

(1)(2013·天津高考)CaCO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

(2)(2012·江苏高考)向浓度均为0.1 mol·L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说明Ksp(AgCl)>Ksp(AgI)(√)

42

(3)(2012·北京高考)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l+S2

===Ag2S↓+2Cl (√)

(4)(2012·浙江高考)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 ②0.1 mol/L盐酸 ③0.1 mol/L氯化镁溶液 ④0.1 mol硝酸银溶液中,Ag浓度:①>④=②>③(×)

(5)(2013·重庆高考)AgCl沉淀易转化成AgI沉淀且Ksp(AgX)=c(Ag)·c(X),故Ksp(AgI)<K(AgCl)(√)

二、必备知识掌握牢

1.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 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MmAn(s)

mMn(aq)+nAm(aq),其溶度积Ksp=cm(Mn)·cn(Am)。

-+

2.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沉淀的溶解和生成:当溶液的浓度商Qc大于Ksp时,会生成沉淀;当Qc小于Ksp时,沉淀会溶解;

(1)沉淀的溶解: ①酸溶法,如向CaCO3(s)

2

Ca2(aq)+CO23(aq)平衡体系中加强酸(HCl),CO3与H反

应生成CO2和H2O,减小了c(CO23),平衡右移,CaCO3溶解。

②盐溶法,如向Mg(OH)2(s)

Mg2(aq)+2OH(aq)平衡体系中加NH4Cl(s),NH4与OH

反应生成NH3·H2O,减小了c(OH),平衡右移,Mg(OH)2溶解。 ③氧化法,如向CuS(s)

Cu2(aq)+S2(aq)平衡体系中加浓硝酸,S2被浓硝酸氧化,

使c(S2)减小,平衡右移,CuS溶解。

④配合法,如向AgOH(s)

Ag(aq)+OH(aq)平衡体系中加入浓氨水,因Ag+

+-+

2NH3===[Ag(NH3)2]而使c(Ag)减小,平衡右移,沉淀溶解。

(2)沉淀的转化:

转化沉淀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①溶解度或Ksp大的易向溶解度或Ksp小的难溶电解质转化。

②当溶解度或Ksp悬殊不是很大时,也可以发生由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大的转化。 三、常考题型要明了

考查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的含义 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考查Ksp的计算

[典例] (双选)(2013·江苏高考)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3(M:Mg2、Ca2、Mn2)

典例 演练1 演练2 2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pM=-lg c(M),p(CO23)=-lg c(CO3)。下列说法

43

正确的是 ( )

A.MgCO3、CaCO3、MnCO3的Ksp依次增大

B.a点可表示MnCO3的饱和溶液,且c(Mn2)=c(CO23)

C.b点可表示CaCO3的饱和溶液,且c(Ca2)

D.c点可表示MgCO3的不饱和溶液,且c(Mg2)

[解析] A项,pM 、p(CO23)与pH一样,图线中数值越大,实际浓度越小。因此,

MgCO3、CaCO3、MnCO3 的Ksp依次减小。B项,a点在曲线上,可表示MnCO3的饱和溶液,又因在中点,故c(Mn2)=c(CO23)。C项,b点可表示CaCO3的饱和溶液,但图线中数值越

大,实际浓度越小,故c(Ca2)>c(CO23)。D项,c点在曲线上方,可表示MgCO3 的不饱和

溶液,且图线中数值越大,实际浓度越小,故c(Mg2)<c(CO23)。

[答案] BD

[演练1] (2013·北京高考)实验:①0.1 mol·L1AgNO3溶液和0.1 mol·L1NaCl溶液等体

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

②向滤液b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

③向沉淀c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AgCl(s)B. 滤液b中不含有Ag

C. 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转化为AgI D. 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及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及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理解能力。由实验现象和反应原理可知,浊液a为含有AgCl及硝酸钠的浊液,滤液b为硝酸钠溶液(含极少量的Ag、Cl),白色沉淀c为AgCl,②中出现的浑浊为AgI,③中的黄色沉淀为AgI。浊液a中存在AgCl的溶解平衡,A项正确;由选项A可知滤液b中含有Ag,B项错误;③中的黄色沉淀为AgI,是由AgCl电离出的Ag与I结合生成的,C项正确;实验②和实验③均说明AgI比AgCl更难溶,D项正确。

[演练2]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已知Ksp(AgCl)=1.56×10

44

-10

Ag(aq)+Cl(aq)

+-

,Ksp(AgBr)=7.7×10

-13

搜索更多关于: 高考第二轮复习 专题二基本理论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c(A)+c(OH)知,c(K)-c(A)=c(OH)-c(H),B项错误;因为HA为弱酸,如果与--+--+等体积等浓度的KOH溶液混合,溶液显碱性,若溶液显中性,则在两溶液体积相等的条件下,加入的HA溶液的浓度应大于0.2 mol/L,所以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0.1 mol/L,C项正确;实验②反应后溶液显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式c(H)+c(K)=c(A)+c(OH-++--),且c(H)=c(OH),则c(K)=c(A),即c(K)=c(A)>c(H)=c(OH),D项正确。 [答案] B ———————————[探规寻律]————————————————————— “一个比较”“三个守恒”破解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