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毕业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作 者:杨少春
学 校:博州广播电视大学 专 业:13春汉语言本科 年 级:2013年春季班 学 号:1365001207885 指导教师:李东梅 2014年9月
1
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目 录
一、习作中出现的问题-----------------------------------------------3页
1、不理解习作要求--------------------------------------------------3-4页
2、不知道如何把内容写具体------------------------------------------4页
3、段落、语言表达顺序混乱------------------------------------------4页
二、针对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4页
1、写实际生活,激发习作兴趣。--------------------------------------4页
2、重视单元习作的指导----------------------------------------------4-8页
3、注重周记的指导--------------------------------------------------8页
4、课文教学中渗透习作指导------------------------------------------8页
5、对学生的个别指导------------------------------------------------8-11页
2
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摘要:习作是学生灵感的涌现、语感的展现、生活的积累,是学生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综合素质的整体表现,是一个迸发着智慧的过程,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更是检验教师指导有效性的唯一途径。根据多年的指导经验,我们认为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同时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更要引导学生用心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生活的点滴,作文教学就一定会有起色。
关键词: 阅读教学;课外阅读;生活体验;习作水平; 一、习作中出现的问题
“习作”顾名思义,便是学习写作。新课标指出:“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使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并“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新课标对写作的“评价建议”中指出:“应重视对写作过程、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这些要求的主要精神,就是倡导学生作文的个性化。根据新课标精神,我们要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开放课堂教学内容,提倡课外练笔,让生活走进作文,让作文走进生活。教师可从校内活动、班级交流、师生谈话、媒体观看、事件反思、多元评价、作品展示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争议、思考,从而张扬个性,乐于表达,写出富有个性化的习作。
通过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第一学段使用的词语是“写话”,而第二、三学段把“写话”改为“习作”,说明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学生要系统地学习习作了。第二学段的“习作”既承接了第一学段的“写话”,又为第三学段的“习作”打下基础,是学生习作起步的重要阶段。所以对三年级上学期习作起步阶段的学生,教师的习作指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刚刚步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写好作文困难重重,在习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不理解习作要求
第一学段“写话”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可从第二学段开始,单元习作和考试题目都对学生的习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而学生还是依照“写话”的要求进行“习作”,导致习作内容与习作要求相距甚远。
3
(二)不知道如何把内容写具体
习作起步阶段的学生,没有段落、篇章的概念,更不知道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写具体。例如:一名学生想通过妈妈照顾生病中的她这件事情表达出妈妈对她的关心,可写妈妈照顾她只用了几句概括性的语言:“妈妈给我倒水,把药放到我的手上,让我吃完药好好睡一觉就好了。我起来的时候妈妈问我好点没有,我说好多了。”
(三)段落、语言表达顺序混乱
第一,习作段落顺序混乱。比如有些学生在写《小白兔》这篇习作的时候,第一段写小白兔的外形,第二段写小白兔的习性,第三段又写猫的外形。
第二,语言顺序混乱。在描写小白兔的外形这一段落时语言颠三倒四,例如:“我家的小白兔有两个大大的眼睛和两个长长的耳朵。它的毛是白色的。它还有三瓣嘴。”
二、针对以上习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有针对性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写实际生活,激发习作兴趣。
在习作教学中力求以情感人,唤起说的兴趣,以说带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
(二)重视单元习作的指导
习作起步阶段,每一个单元的习作指导都至关重要。每一单元的习作都要经历以下指导过程:当堂指导学生写,写完之后当堂指导修改,修改之后抄写习作,然后教师批阅并当堂评价学生的习作。
1、习作前——做好“写提纲”的充分准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单元主题,确定要写的题目,然后让他们思考段落顺序,对文章的段落安排有初步的思路,接着再引导他们关注每段的写作顺序,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并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自己的写作思路。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