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练习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版历史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4)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对下表中汉代政策变化的结果推断正确的是
A. 官营政策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大一统基础使秦代国富民强 C. 汉代各封国的冶铁工业发达 D. 汉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剧 【答案】A
2、公元前445年,魏文候即位。他礼贤下士,先后起用魏成子、翟璜、李悝为相,乐羊为将,吴起为西河郡守。战国时期的招贤养士之风,可以说是由魏文侯开启的。这体现出当时的发展趋势是
A. 任人唯贤取代任人唯亲 B.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 唯才是举取代德才兼备 D. 世袭制度取代禅让制度 【答案】B
【解析】根据“礼贤下士,先后起用魏成子、翟璜、李悝为相,乐羊为将,吴起为西河郡守”,打破了按血缘关系做官的政策,体现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发展趋势,B正确;AC表述过于绝对,错误;禹死后,启继承王位,世袭制度取代禅让制度,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礼贤下士,先后起用魏成子、翟璜、李悝为相,乐羊为将,吴起为西河郡守”,联系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知识分析解答。 3、下图列出了1645年、1725年、1843年、1865年四个年份上海道台职能的变化情况。此
1
图主要反映了上海道台
A. 渐变为近代化的行政官员 B. 职务管辖范围越来越大 C. 在时代驱动下的被动转型 D. 逐渐具备近代洋务思想 【答案】C
4、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答案】A
2
【考点定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图片史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本题四次工业革命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的阅读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的能力,学生可以运用排除法进行,因此在备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和学习和解题方法。
5、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前。大多数国家采取金本位制。1931年,英国首先放弃金本位,使英镑贬值近1/3。到1935年,世界很大部分地区分裂成5个货币集团,主要是英镑区、美元区、黄金本位区.日元区和德国统治下的外汇控制区。这种做法主要导致了 A. 国际格局发生急剧变化 B. 资本主义国家转嫁危机 C. 货币汇率混乱无序竞争 D. 伦敦失去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答案】C
【解析】世界很大部分地区分裂成5个货币集团,相互之间汇率难以统一,造成货币汇率的混乱和无序竞争。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B、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6、
图4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3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考点定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漫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材料和情景新颖,以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学生对苏联经济建设的认识和理解。本题有一定难度,但是学生可以巧用排除法,如苏俄与苏联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可排除A;题干中没有体现二战,而且二战属于选修内容,按理不可能是答案,可排除C;“水力发电站开始建设”可说明“实现工业化”的说法以偏概全,因为工业化实现毕竟还需要一个过程,可排除B, 所以答案只能是D。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加强对图片等材料分析能力的锻炼,要擅于运用排除法,切忌出现主观臆断的情况。 7、在欧债危机的倒逼下,一方面,欧盟各国签订《财政契约》,成立“欧洲稳定机制”,还初步建起了银行业联盟;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为赢得选票,又不得不实行“带有民族国家色彩”的政策。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 A. 欧盟国际地位得以提高 B. 欧洲一体化进程曲折 C.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 欧盟政治一体化加强 【答案】B
【解析】““欧洲稳定机制”,还初步建起了银行业联盟体现出欧盟政策的一致性,“带有民族国家色彩”的政策又体现出欧盟政策的不能完全一致性,说明欧洲一体化进程曲折性,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欧盟内部政策,不是国际地位提高,A错误;材料没有其他世界力量对比,得不出多极化趋势信息,C错误;材料论述的是欧盟经济政策,不是政治一体化,D错误。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