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终稿(熊晶晶) - 图文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思路
本文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营运资本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展开探讨。在理论分析层面,提出一个全面且符合现状的理论性解释,来挖掘营运资本—盈利能力的作用机制。在实证分析层面,通过借助计量模型、统计分析、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段,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营运资本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解释。
本文分五章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营运资本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进而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第一章为前言。主要介绍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目前国内外关于该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思路。
第二章为营运资本与盈利能力相关性的理论分析。本章分析了营运资本与盈利能力的相关理论、房地产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的特点以及营运资本的管理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营运资本与盈利能力的关系进行了重点分析。
第三章为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营运资本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的实证分析。本章通过假设建立模型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营运资本与盈利能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其实证分析结论有:流动资产比率与企业盈利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流动比率与企业盈利能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预收账款周转率与企业盈利能力正相关,但不显著;现金周转期与企业盈利能力显著负相关。总而言之,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营运资本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是存在的,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显著。
第四章提出了提高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营运资本运行效率的对策及建议:优化营运资本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营运资本政策;加强营运资本管理,提高营运资本的周转效率;拓宽融资渠道,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度;借鉴国外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经验。
第五章为结论。通过前述营运资本与盈利能力相关性的理论分析和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营运资本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的实证分析,总结出论文的研究结果,并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在研究对象方面,我国学者对于营运资本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分行业的进行研究,但是关于房地产行业的相关文献甚少,本文基于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选择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在研究内容方面,目前对营运资本或盈利能力的研究较多,而营运资本与盈利能力相关性方面的研究较少,营运资本与盈利能力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将营运资本和盈利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营运资本成为评析盈利能力的又一因素。
在分析方法方面,关于营运资本与盈利能力的研究大多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对比较缺乏。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假设,建立模型,运用了
5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线性回归、统计分析等定量法进行研究。
在研究数据方面,本文采用近几年(2007年至2010年)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最新数据资料,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营运资本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实用性较强。
6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第二章 营运资本与盈利能力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2.1 营运资本与盈利能力理论综述
2.1.1 营运资本相关概念界定
营运资本作为一个财务概念是1993年我国实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会计制度以后引入我国的。“营运资本”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的解释。广义营运资本的意义就是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即企业对于短期资产的投资,如现金、有价证券、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及存货等。这个概念主要在研究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周转状况时使用。狭义的营运资本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减去各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即企业长期资本中用于生产经营周转的部分,也称净营运资本。它只是企业一定时期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差额,并不特指某项资产,而此差额的确定,完全要视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而定,它是判断和分析企业资金运作状况和财务风险程度的重要依据。通常会计学所考察的是净营运资本,以衡量企业避免发生流动性问题的程度。 2.1.2 营运资本管理策略
营运资本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减去各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营运资本作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项财务资源,其规模大小与运营效率的高低将会对企业的绩效产生重大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运资本的管理和运转情况,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对营运资本实施有效管理,需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两方面着手。
流动资产管理,也称营运资本投资策略。目的在于确定一个既能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又能在减少或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给企业带来尽可能多利润的流动资产水平。企业对流动资产的投资,可以用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进行衡量。一般而言,企业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越大,则在流动负债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净营运资本越多,支付到期债务的能力越强,风险越小。然而,在某一特定的销售水平下,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越大,其闲置资金就越多,盈利能力也就越低。
营运资本投资策略一般包括以下三种:
⑴ 稳健型:在稳健型的营运资本投资策略下,企业较多的将资金运用于流动性较强的投资项目上,如现金、有价证券等。一方面,这些资产能及时满足企业各方面流动性需要,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将过多的资金用于防备风险,而非高盈利的投资项目上,从而流动性强而收益性较低,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⑵ 适中型:适中型的营运资本投资策略体现为风险与收益的均衡,营运资本持有量恰好能够满足企业各方面的资金需要。适中型的营运资本投资策略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策略,是企业确定营运资本的指导理念。当企业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到未来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时,可采用该策略。而实际上,营运资本水平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7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如销售水平、存货及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等,我们很难通过数量模型准确确定企业的营运资本持有量。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对未来进行合理预测,在未来环境变化不大,预测结果比较可靠的前提下,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尽量相匹配,使其接近最佳营运资本持有量水平。
⑶ 激进型:激进型的营运资本投资策略以收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尽可能的减少资金在低收益投资项目上的占用,而投资到高报酬的项目上。在激进型的营运资本投资策略下,企业营运资本持有量较低。除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需要外,一般不留有多余的现金;应收账款水平较低,以减少资金占用,避免由于应收账款过多而造成的机会成本与坏账费用的增加;存货也被压缩到最低水平,以减少资金占用,节约成本。随着流动资产周转率提高,相应地企业收益也会增加。可以看出,激进型的营运资本投资策略风险大,而收益高。在外部环境比较稳定,企业能准确预测未来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该策略。
流动负债管理,也称营运资本融资策略。流动资产可分为临时性的流动资产和永久性的流动资产;同样地,流动负债也可以分为临时性的流动负债和自发性的流动负债。营运资本融资策略主要就如何安排临时性的流动资产和永久性的流动资产的来源而言,一般分为以下三种:
⑴ 配合型:配合型融资策略是指将资产与负债的期间相配合,以降低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并尽可能降低债务的资金成本。配合型融资策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对企业有着较高资金使用要求的营运资本融资策略。对于临时性的流动资产用临时性的流动负债筹集资金以满足其资金需要;对于永久性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用长期负债、自发性的流动负债和权益筹集。
⑵ 激进型:激进型融资策略是一种风险和收益均较高的营运资本融资策略。在激进型融资策略下,临时性负债所占比重较大,不但融通临时性的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还解决部分永久性资产的资金需要,而临时性负债的资金成本一般低于长期负债和权益资本,因而该政策下的资金成本较低,且收益较高。然而,为了满足永久性的长期资金需要,企业必然要在临时性负债到期后重新举债或申请债务展期,这样企业会更为经常地举债和还债,从而加大筹资的困难和风险,还可能面临由于短期负债利率的变化而增加企业资金成本的风险。
⑶ 稳健型:稳健型融资策略是一种收益和风险均较低的营运资本融资策略。稳健型融资策略下,临时性负债所占比重较小,临时性负债只融通部分临时性的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另一部分临时性的流动资产和永久性资产则由长期负债、自发性的的流动负债和权益作为资金来源,因而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较低,同时蒙受短期利率变动的风险也较低。然而,由于长期负债的成本高于临时性负债的成本,生产经营的淡季仍需负担长期负债的利息,从而会降低收益。
总的来讲,营运资本管理中营运资本的投资政策和融资政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